暨大首设校级荣誉奖 打造符合“双一流”大学建设需要的师资队伍
“非常荣幸能获得这一奖项。我也有信心在未来产出更好的成果,推动暨大脑科学不断发展。”中国科学院院士、暨南大学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院长苏国辉说。
9月9日,暨南大学举行2020年庆祝教师节暨表彰大会,包括苏国辉院士在内的80名个人、暨大援鄂医疗队等10个集体获颁首届校级荣誉奖。该奖被称为暨南大学“最高荣誉奖”,每两年组织一次评选。
“学校决定设立荣誉奖,表彰作出突出贡献、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优秀教师,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和视察暨南大学时的嘱托、响应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要求的重要举措。”暨南大学党委书记林如鹏说,学校将继续突显人才培养是根本任务、教书育人是教师第一使命职责、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价值导向,打造符合“双一流”大学建设需要的师资队伍。
6道关卡严格考核 “优中选优” 正向引领
2020年6月,暨南大学启动首次校级荣誉奖项评选工作,奖励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教辅、学工、思政、医务等领域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所设奖项共计十类。
“我们希望能选出覆盖各个岗位的,真正有代表性、先进性和示范性的优秀典型,充分发挥奖励和表彰的导向作用,进一步提升暨南大学教学、科研与管理服务水平,增强教职工团队的幸福感、荣誉感和引领作用。”暨南大学校长宋献中说。
自2015年开展高水平大学建设以来,暨大人事制度改革全面启动,推出“暨南千人引智计划”和“暨南精英师资计划”,实施教职工准聘长聘制、分类管理制和多元薪酬制,建设一批综合改革示范区,盘活教师队伍资源、推动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
“教职工荣誉体系的设立,是人事制度改革的新举措之一,也是师德师风建设的新举措。”王兵副校长表示,学校出台《暨南大学教职工荣誉体系实施办法(试行)》,主要是希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高校教职工队伍,建立健全导向鲜明、制度规范、积极有效的教职工激励机制。
暨大出台《暨南大学教职工荣誉体系实施办法(试行)》
荣誉体系主要由荣誉奖项、荣誉奖项评审机构和荣誉仪式三部分组成。学校成立暨南大学教职工荣誉奖项评审委员会,由学校党委书记、校长担任主任,分管党委教师工作部校领导担任副主任,其余校领导担任委员,负责全校教职工荣誉奖项评选工作的全面领导。
“荣誉奖项的评选优中选优、严把标准关。”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处处长陈振强介绍,每一个获奖者都经过了“个人申报-组织推荐-师德师风评价-评审委员会审议-学校校长办公会、党委常委会研究-公示”共6道关卡。考核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以师德师风为教师评价的首要标准,严格执行公开公平公正的评选程序,实事求是、宁缺毋滥。
用知识浇灌灵魂:不忘初心 做“四有”教师
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师范大学,强调全国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在暨南园里,一大批教师深入贯彻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四有”要求。讲台之上,他们学识精湛、教学本领过硬,讲台之下,他们投身科研、言行表率。
在国际学术刊物发表高水平论文470余篇、斩获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奖与广东高等教育科技奖殊荣、主持科研项目获批广州市2020年度重点领域研发计划立项……苏国辉院士被授予“十佳科研先进个人”,可谓众望所归,实至名归。从香港到内地,扎根暨大数十载,苏国辉筚路蓝缕开展脑科学研究,并带动一批有志之士投身其中。不断壮大的“苏国辉团队”,在实验室中展开着追赶世界速度的研究并屡产硕果,使得暨大神经生物学学科“异军突起”,有力支撑了学校“双一流”学科的建设。
苏国辉院士指导学生做科研
说起“十佳优秀教师”卫海英,无论是学院里的学生,还是企业发展研究所的年轻教师,无不对其称赞有加。在暨大从教34年,卫海英坚持教学、科研两手抓。作为老师,她精心准备授课内容,耐心指导学生研究,带领的学生曾获广东省优秀学生称号。作为企发所所长,她定期组织学术沙龙、讲座,为企发所教师团队输送最新的知识与理念,使团队在四年内斩获11项国家级课题。她说,“我始终不会忘记作为一名老师的初心,将坚持不懈地践行教书育人的使命。”
作为千里驰援武汉抗疫的队员,黄卫在此次表彰中获得”十佳医务工作先进个人”。兼任医生与教师双重身份的他,无论身居何处,始终牵挂着自己的学生。即使在武汉抗疫前线,他仍利用轮休时间在酒店大堂为暨大医学生上专业网课。不断优化PPT、四处测试驻地信号、线上实时解答学生提问......黄卫从未懈怠生命中的任何一节课,他说,“我既是医生,也是教师,实在舍不得停掉教学。”黄卫爱岗敬业的精神深深感染着他的学生,2016级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梁天怡动情地说,“黄老师就是我以后想成为的人。”
“十佳教学名师”、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田明的课堂可用“场场火爆”来形容。田明深刻意识到,只有自身对教学内容理解透彻,才能足够自信地传授给学生。于是,他把每个教学知识点都融入自己的理解,并转换成通俗易懂的道理,便于学生的吸收。他的课堂座无虚席,学生毕业后仍喜欢向他寻求人生指点,他也因此收获2019年广东高校我最喜爱的思政课教师等称号。将“思想政治”讲成“网红课”,扭转思政课以往刻板老套的形象,田明为暨大的思政课程带来了一股新风。
以师爱浸润心灵:“三全”育人创新里添温度
本次评选还针对思政、学生、管理服务和教辅工作队伍,设立专门的荣誉奖项,以表彰为学校全面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典型。“学校的发展离不开任何一支教职工队伍。他们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工作,为推进学校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创造独特的价值。”陈振强说。
学术造诣颇高的马义,也愿意沉下心来开展党建与思政工作,把“高校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牢记心中。早在生物医药研究院教职工党支部任组织委员时,他便主动提议组建“生物医药研究院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团队”。成为支部书记以后,他积极发展高知群体和优秀青年教师党员,开展党建思政教育工作经验交流,其工作室获批广东省首批“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当选“十佳思政工作先进个人”,马义感慨道,“只要坚持不懈地探索创新,讲好身边故事、做好身边事,就能让师生感受到思政教育工作的温度。”
为学生们送去温暖的还有“十佳学生工作先进个人”刘潇潇。暨大堪称学生中的“小联合国”,而华文学院更是暨大留学生密度最高的地区。作为华文学院的学工办主任,刘潇潇深知,外事无小事,关涉学生的事也无小事。她为此练就了十八般技艺:提高自身的外语表达能力,更新对各国民俗文化的认知,将外事条例了然于胸......她为学子们付出的爱也换来了大家对她的尊敬,每逢节假日她总能收到毕业生们从世界各地寄来的明信片。刘潇潇还积极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在全校开展“中华文化大讲堂”等文化项目,让世界暨南人了解中国,感知中国。
中华文化大讲堂学员唱诵《弟子规》
近年来,暨南大学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新药成果转化、国家级军工项目立项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亮眼成绩的背后,离不开管理服务与教辅人员的默默付出。“十佳管理服务先进个人”史进程积极参与科技管理建章立制、资源协调、项目申报等,在处领导的领导下,开创性地具体负责建立了几大军工科研管理体系和军工保密管理体系。“十佳教辅工作先进个人”陈少涌,负责并参与系列软硬件平台和业务信息系统建设,为学校教学、科研与管理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数字支撑。他们与众多管理服务人员一起,通过兢兢业业地工作,服务于学校“双一流”建设。
正如林如鹏书记在表彰大会上所说,暨南大学历经三落三起五次播迁而依旧基业长青,靠的正是一代代暨南教师的坚守和奋斗。未来,暨大教师将继续坚守初心,传承暨南精神,为擦亮暨南金字招牌作出暨南人应有之贡献。
(文/新闻中心 李伟苗 苏倩怡 图/来自新闻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暨大首设校级荣誉奖 打造符合“双一流”大学建设需要的师资队伍
相关推荐
- 学校党委召开校级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标杆二级党组织、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中期建设报告会
- 【擦亮暨南金字招牌】2019年我校国际科技合作再创佳绩
- 暨南大学举行学生返校疫情防控模拟演练
- 深化“放管服”改革 打造“暨大特色”科研服务机制
- 珠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肖展欣一行莅校调研 加强市校合作共促珠澳创新发展
- 林如鹏书记带队赴篛过村开展扶贫红色公益之旅
- 我校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排名全国第3
- 教育部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副主任舒刚波一行来校调研 我校港澳教育研究中心揭牌
- 暨南大学潮州文化研究院成立 致力建成全球研究潮州文化的高端平台
- 我校多个课题获省高校2019年党建研究课题立项
- 我校三位教师入选第十届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 【暨南主题教育进行时】中央统战部第二批主题教育第一指导小组到珠海校区检查指导 督促各级党组织聚焦问题促整改、精准发力抓落实
-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集体学习会议 专题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 汇聚国内资深专家 把脉学校“冲补强”提升计划建设
- 中国会计学会会计教育专业委员会2022年新会计与专业课程思政研讨会在我校举办
- 张鸿巍:对于性侵男女童者,刑法都无需再谦抑
- 共享千门优质慕课!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在线开放课程联盟助力湾区高校“停课不停学”
- 如何发挥特色,立足大湾区、服务国家战略,打好暨南国际交流合作的“侨”牌
- 暨南大学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部署大会
- 全国政协副主席万钢任暨南大学董事会董事长
新闻公告
- 我校召开《中西文明根性比较》研讨会 03-14
- 第三批“广东省绿色学校”公布 暨南大学上榜 03-11
- 暨南大学师生热议2022年全国“两会” 03-09
- 陈志平:书法的学术脉络和学科走向 03-09
高考招生
- 暨南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4年暨南大学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5年暨南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6年暨南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3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0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1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2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09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07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