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荣获第十四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5项全国一等奖(图文)
8月15日至18日,“兆易创新杯”第十四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总决赛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成功举行。我校5支参赛队伍获得全国一等奖,1支参赛队伍获得全国二等奖,罗安、黎福海、王俊、帅智康等4位教师获评“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学校再次获评“优秀组织奖”,参赛作品《宽频带阻抗在线测量装备—为新能源并网发电“把脉”》获得“最佳论文奖”。我校所获一等奖数量位居全国参赛高校并列第二,在去年基础上再创佳绩。
我校部分参赛队获奖情况统计
队伍名称 | 参赛成员 | 指导老师 | 作品名称 | 所获奖项 |
新能源阻抗测量队 | 伍文华,谢志为,王海宁,郭健,徐元璨 | 罗安 教授 | 宽频带阻抗在线测量装备一为新能源并网发电“把脉” | 技术赛一等奖 最佳论文奖 |
莲城兴趣小组 | 彭子舜,欧玲,彭小桂,刘增 | 王俊 教授 | 基于Si/SiC混合器件的模块化逆变系统研制 | 技术赛一等奖 |
铁甲小宝 | 王伟,杨雪,李熬波,赵峰,段红,何东 | 帅智康 教授 | 超快速大容量直流固态断路器 | 技术赛一等奖 |
直来直网 | 王伟,杨雪,李熬波,赵峰,段红,何东 | 帅智康 教授 | 超快速大容量直流固态断路器 | 商业赛一等奖 |
湖南大学一队 | 沈鹏辉,罗庆春,郑川,李俊 | 黎福海 教授 | 基于场源重构的高精度阵列天线测试系统 | 技术赛一等奖 |
我校参赛队伍合影
本届竞赛于2019年3月正式启动,共有来自全国8大分赛区的3393支队伍参赛。经过激烈角逐,比赛最终评选出132所高校的400件最新电子科研成果和智能硬件创新产品参与总决赛。参赛作品覆盖电路与嵌入式系统类、机电控制与智能制造类、通信与网络技术类、信息感知系统与应用类、信号和信息处理技术与系统类、人工智能类、技术探索与交叉学科类等7个参赛方向。
参赛队员伍文华参加TOP10竞演
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覆盖了电子信息领域的主要前沿学科,是“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活动”主题赛事之一,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国电子学会联合主办。竞赛始终坚持“激励创新、鼓励创业、提高素质、强化实践”的宗旨,旨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
颁奖典礼
部分获奖作品展示
作品名称:宽频带阻抗在线测量装备—为新能源并网发电“把脉”
竞赛单元:技术竞赛
指导老师:罗安 教授、陈燕东 教授
团队成员:伍文华、谢志为、王海宁、郭健、徐元璨
作品简介:随着新能源并网发电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火电机组被大量替代,导致新能源发电装备与电网间的交互作用加剧,引发频率从2Hz至2000Hz的宽频带振荡问题。这些宽频带振荡问题造成风光机组大面积脱网和火电机组切机,已经严重威胁我国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新能源并网消纳能力。针对该问题,团队提出了宽频带阻抗在线测量装备的系统方案,包括阻抗测量方法、扰动注入装置的拓扑结构、宽频带线性输出控制方法、投切控制方法和故障保护方法。研制出了单相220V/1kVA、三相380V/100kVA和10kV/500kVA的系列化宽频带阻抗在线测量装备,可在线测量新能源并网发电设备的宽频带阻抗特性,为新能源并网发电“把脉”,诊断引发振荡问题的本质原因,从而可“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优化新能源发电设备的阻抗特性,解决新能源并网发电的宽频带振荡问题。
作品名称:基于Si/SiC混合器件的模块化逆变系统研制
竞赛单元:技术竞赛
指导老师:王俊 教授
团队成员:彭子舜、欧玲、彭小桂、刘增
作品简介: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逆变电源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通信基站、新能源微电网、航空航天以及船舶等设备系统中。然而,这些复杂与特殊的应用环境对逆变电源在功率密度、效率、容量、稳定性以及可靠性等方面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为有效提升逆变电源的性能和可靠性,本课题以由大容量Si IGBT和小容量SiC MOSFET并联组成的Si/SiC混合器件为核心,结合智能启发式算法和无互连线并联控制技术,研制出基于Si/SiC混合器件的模块化逆变系统。该系统因具有大容量、高频率、高冗余以及高可靠性等特点,有着广泛的运用前景。
作品名称:超快速大容量直流固态断路器
竞赛单元:技术竞赛
指导老师:帅智康 教授
团队成员: 王伟,杨雪,李熬波,赵峰,段红,何东
作品简介:随着近年来直流输电工程、分布式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及直流负载的增多,直流微电网受到广泛关注。然而缺乏有效的直流保护技术阻碍了直流系统的进一步发展。直流断路器作为解决直流系统故障保护的关键设备之一,是直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本项目设计出了一种基于常通型SiC JFET的超快速大容量直流固态断路器,实现了微秒级直流微电网的故障检测与无弧开断。此外,本项目通过主开关JFET串并联技术提高断路器的工作容量,解决了器件串联均压、并联均流的技术瓶颈。同时通过搭建直流故障实验平台,验证了新型直流断路器对故障的检测与隔离性能。超快速大容量直流固态断路器的设计将为实现直流微电网故障检测、快速隔离、无弧关断等目标提供有效途径,同时其在直流系统保护的应用给宽禁带半导体器件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市场。
作品名称:基于场源重构的高精度阵列天线测试系统
竞赛单元:技术竞赛
指导老师:黎福海 教授
团队成员:沈鹏辉、罗庆春、郑川、李俊
作品简介:本作品设计并制造了一款用于卫星通信阵列天线的快速测试系统。该测试系统提供基于物理模型的场源重构近场测试方法,在已知被测阵列信息的前提下,采用偶极子阵列作为等效源进行场源重构,还原出被测天线的实际辐射特性,并以此推出其远场方向图,采用这种方法的测试精度可达±1dB左右;另外,对于大规模阵列天线、同型号大批量测试或同一被测阵列天线的多波位状态测试,譬如上千波位的测试,可以只对10个以上的波位进行采样,即可重构出等效的源,并快速计算出被测阵列天线的远场方向图,测试速度提升可达60倍。该测试系统通过算法保证速度,通过硬件保证精度,可实现在小空间内的较大阵列天线的高精度快速测量。又由于是近场测试,该测试系统在尺寸上会很小,不需要土建,不占地,大大节省建造成本与时间。
作品名称:超快速大容量直流固态断路器
竞赛单元:商业计划书专项赛
指导老师:帅智康 教授
团队成员: 王伟,杨雪,李熬波,赵峰,段红,何东
作品简介:随着近年来直流输电工程、分布式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及直流负载的增多,直流微电网受到广泛关注。直流断路器作为解决直流系统故障保护的关键设备之一,是直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为解决现有直流系统危害大、直流断路器无法满足需求的两大痛点问题,本项目推出了一种超快速大容量直流固态断路器,可以实现微秒级直流微电网的故障检测与无弧开断。本项目充分分析了该项目的产品优势、团队实力、融资计划、股权分配、市场前景等多个方面的问题,为该产品迅速投入并占领市场提供了充分保障。该产品可广泛用于直流牵引、新能源等多个行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同时随着全球直流固态断路器市场活力凸显,该产品投入市场后将具有良好的收益。
责任编辑:唐皖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我校荣获第十四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5项全国一等奖(图文)
相关推荐
- 湖南大学荣获教育部2019教育政务新媒体四类奖项
- 【记者连线-金统院】张强:讲台上的不老巾帼
- 【记者连线-金统院】彭建刚:紧扣时代脉搏的“金”牌“严”师
- 教职工瑜伽协会迎新联谊会举行
- 李东教授在光电集成器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图文)
- 发展联络处:32名学子获湖南大学“欣然励学金”
- 中建八局华南分公司向我校捐赠10000个医用口罩
- 化工院董盛谊和赵万祥团队在基于氢键作用的超分子黏附材料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图文)
- 我校与香港城市大学正式签署校际学术合作备忘录(图文)
- 我校设计研究院在全国勘察设计行业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推举活动中荣获佳绩
- 唐珍名研究员受邀参加全国教育新闻舆论工作研讨会
- 我校8名学生志愿者担任首届中非经贸博览会翻译工作(图文)
- 【暑期实习实践】我校深入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图文)
- 【中国航天日·逐梦航天】“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开幕 邓卫现场接过“中国航天日”旗帜(视频-图文)
- 【发展巡礼】土木院:加强学科高水平队伍建设 助力“双一流”发展(图文)
- 【两学一做】物电院教工党支部开展“探寻伟人故里 砥砺党性修养”主题党日活动(图文)
- 曾晓燕:衔泥二十载 无悔育英才
- 体育学院:我校在2019湖南省大学生游泳比赛中获佳绩
- 邓卫与辅导员一起畅谈学生党建工作(图文)
- 师生热议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胜利召开(图文)
新闻公告
- 学校“双一流”建设周期自评工作会议召开 09-14
- 2020级本科生新生开学典礼举行 09-14
- 七旬退休教师勇救落水女孩 09-13
- 校领导看望2020级新同学 09-13
- 王柯敏和黄晋团队在纳米耀斑探针取得研究进展 09-12
- 思政课教师说|讲好讲透伟大抗疫精神 09-11
- 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许达哲来校调研慰问 09-11
- 学校举行教职工代表座谈会 09-11
- 学校开展教师节慰问活动 09-10
高考招生
- 湖南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湖南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湖南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湖南大学2014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湖南大学本科招生章程(2015年) 08-05
- 湖南大学2013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湖南大学2011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湖南大学2012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湖南大学2010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湖南大学2009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