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实习实践】我校深入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图文)
近日,学校扎实开展以“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按照“目标精准化、工作系统化、实施项目化、传播立体化”和“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双向受益”的原则,学校22个学院组织了100余支团队奔赴祖国各地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覆盖了万余名在校师生。
我校师生们的足迹踏遍祖国各地,把寻访的身影留在山山水水、寻常巷陌,以脚踏实地的实地调研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诠释笃行实干的真谛。注青春正能量,担时代新重任,湖大学子以独特的青春魅力,在社会实践中书写着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奋斗的理想信念,谱写着弘扬青春正能量的美好诗篇。
看伟大成就,坚定理想信念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师生们聚焦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重大成就、重大变化、重要经验等,组建了20支“三下乡”队伍开展考察新农村建设、学习体验优秀传统文化、专项调研新中国伟大成就等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切身感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新农村经济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
工商管理学院调研团赴井冈山,感悟井冈山精神,开展革命传统体验式教育模式的推广性研究,该项目入选团中央“井冈情·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调研团赴延安市清凉山探索当地红色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建筑学院调研团前往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寻访革命人物和红色故事,学习传承崇高的革命精神;公共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和经济与贸易学院的历史成就调研组分别赴山西省太原市和湖南省郴州市、益阳市等地调研新农村成就以及“十三五”规划的实施情况;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岳麓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和土木工程学院分别前往贵州省凯里市、江苏省南京市、湖南省怀化市和益阳市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再度唤醒祖国大地上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文化基因。
师生们在实践中深入理解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树立了远大理想,厚植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的爱国情怀。
讲中国故事,唱响时代旋律
围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各学院选拔了一批政治素养好、理论水平高、表达能力强的师生骨干,组建了22支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青年师生理论宣讲团队,深入河北省石家庄、江西省吉安市、湖南省长沙市、益阳市、邵阳市、常德市、湘西州等地的社区、乡村,通过走村入户的小规模、互动式、接地气的面对面交流,结合微视频展播、问卷访谈等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和展示手法,进行政策宣传、法治教育、榜样传播等宣讲活动。
马克思主义学院已是第七年开展该主题宣讲活动。七年来,在60多位思政课教师的指导下,先后有2000余名学生参与。今年,马克思主义学院还特别组建了博士生理论宣讲团,在院长张国祚的带领下,从理论武装、意识形态、文明创建等角度展开调研宣讲。法学院也结合专业优势,围绕“美丽乡村,法治先行”的主题,前往西柏坡、张家界等地展开普法宣讲,提供法律咨询服务,以提升基层群众的法治素养,充分发挥法治在三大攻坚战和“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服务和保障作用。
各学院实践队伍深入学习理论,结合专业知识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讲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故事,弘扬主旋律,唱响新时代。
展青春风采,助力乡村振兴
青年是乡村振兴的受益者,也是重要建设者,更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生力军。湖南大学围绕精准扶贫、美丽中国建设等国家战略,组建了45支“三下乡”队伍赴全国各地农村开展农技培训指导、农村环境治理、农村经济建设、文化艺术展演等实践活动。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博士团赴永州市新田县健康风险智能评估,该团已连续6年参与湖南省百名博士赴大湘西创新创业帮扶社会实践活动,科技人文并举,同心共铸健康中国;经济与贸易学院博士创业指导服务团,以各农村的资源为依托,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通过宣讲新产业新业态,实现绿色引领、创新驱动;金融与统计学院赴双牌县,开展金融知识宣讲,提高农民金融素养;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美丽中国建设实践调研团,宣讲环保知识,探索提升农村环保质量,改善农村环境的新举措、新办法、新机制;建筑学院设计下乡至韶山乡,进行农村人居环境设计改造,提升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水平;设计艺术学院成立枫林山泉艺术设计乡村振兴实践团,前往隆回县进行素材采集与内容设计,推出枫林山泉之鸣泉系列产品,并对企业生产、扶贫等相关情况制作宣传视频;化学化工学院、生物学院皆成立科技支农实践团,分别结合弼时镇、五盖山镇的自然资源,优化当地扶贫攻坚的农业项目,为农户解决实际生产过程中所遇的难题等。
隆回县是湖南大学对口扶贫点,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体育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等12个学院的实践团分批次前往扶贫点进行多维度全方面的精准扶贫。
乡村振兴服务团的成员们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主动担当国家和民族责任,把学习奋斗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结合起来,将小我融入大我,用实际行动诠释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做时代榜样,激扬青春梦想
党的十九大报告围绕“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出全面部署,并指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我校师生一直践行在支教扶贫助力脱贫路上,今年共组建23支教育关爱实践队伍,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开展学业辅导、亲情陪伴、自护教育、素质拓展等形式的精准关爱志愿服务。
电气工程学院赴湖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扶志扶智,运用深入浅出的实验介绍我国领先的科学技术,帮助孩子们开阔眼界、树立理想;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数学与计量经济学院分别选拔一批优秀学子,前往贵州铜仁和湖南怀化的多所中小学进行学习经验分享;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的志愿者们在结束线下帮扶后,还将以每周一电,每月一信的形式与孩子们继续联络,以朋友身份继续关怀孩子们的生活学习;公共管理学院成立(流动人口)政策调查组,针对河南省卫辉市城郊乡留守儿童现状提出改善意见;外国语与国际教育学院则从心理健康切入,通过和留守儿童的接触和陪伴,结合学科背景,建立短期和长效两种心理辅导机制等。同时,我校选拔化学化工学院易荣楠、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关沛文、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温铭、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甘畅、法学院陈劲宏5名优秀学生骨干前往中国人民最高法院、国务院参事室、生态环境部、中国日报社进行暑期实习,教育科学学院吴婷婷等17名优秀同学赴社区挂职锻炼。
湖大师生结合实际情况创新性地提出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脱贫思路,用榜样力量激发农村孩子的“飞”的意识和“先飞”的行动,鼓励其努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是青年学生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受教育、长才干的重要时期。
责任编辑:蒋鼎邦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暑期实习实践】我校深入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图文)
相关推荐
- 信科院青年教师曹达的论文被国际顶级会议ACM MM 2019录用(图文)
- 设计艺术学院文创消费扶贫助农增收(视频-图文)
- 【青春为祖国歌唱】湖大人唱响《浏阳河》 青春奋进新时代(视频-图文)
- 后勤服务总公司:举行“后服知心话”师生茶叙会
- 研究生院研工部党支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党课
- 湖南大学博士生理论宣讲团成立(图文)
- 金统院本科毕业生海外升学逾八成问鼎世界前100位名校(图文)
- 第十四届“恩智浦”杯智能车竞赛(华南赛区)在我校开赛(图文)
- 【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大讨论】艺术教育中心:以文化人、以美育人,推进艺术通识课程建设
- 物电院:“云端”院长午餐会 师生共话人才培养
- 赵卓瑶参加湖南卫视《我们的旗帜》录制:走进大山体验“湖南好人”奋斗生活(图文)
- 2019年招生工作动员会举行(图文)
- 土木院: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学院发展双胜利
- 陈政清院士走进周南中学 分享科技创新故事
- 我校在湖南省高等院校服务脱贫攻坚推进会上作典型发言(图文)
- 校党委召开全委会
- 【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大讨论】招标与采购中心:从采购发力做好服务和保障
- 我校学子在第二届全国环境实践“虚拟仿真”创新大赛中斩获一等奖(图文)
- 公管院:湖南省涉侨理论创新研究中心揭牌仪式举行
-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课程育人类:普通物理课程思政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新闻公告
- 学校“双一流”建设周期自评工作会议召开 09-14
- 2020级本科生新生开学典礼举行 09-14
- 七旬退休教师勇救落水女孩 09-13
- 校领导看望2020级新同学 09-13
- 王柯敏和黄晋团队在纳米耀斑探针取得研究进展 09-12
- 思政课教师说|讲好讲透伟大抗疫精神 09-11
- 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许达哲来校调研慰问 09-11
- 学校举行教职工代表座谈会 09-11
- 学校开展教师节慰问活动 09-10
高考招生
- 湖南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湖南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湖南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湖南大学2014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湖南大学本科招生章程(2015年) 08-05
- 湖南大学2013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湖南大学2011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湖南大学2012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湖南大学2010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湖南大学2009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