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湖南大学 > 新闻公告 >

【思政教师话精神】孙宏云:努力做一名优秀的思政课教师(图文)

2019-03-25 0 新闻公告 来源:湖南大学新闻网

 

 

 

 

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我最大的体会和感受是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习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对于新时代思政课教师应该是什么样的,总书记给出了一张“标准照”,归纳起来就是“六个要”,即“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 这既是对全体思政课教师的期待,也是全新的要求。

 

众所周知,思政课的作用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它引导大学生三观正确,立鸿鹄志,做奋斗者。但怎么把思政课上好,把大道理讲得深入浅出,能被学生接受,怎么使我们所讲的理论有更大的亲和力,有更强烈的感染力,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仍记得十多年前,我第一次站在湖南大学的讲台上,给同学们上《思想道德修养》课。精心准备的两节课的内容,却被我用超快的语速讲完,还剩下近半个小时,不知该如何是好。在与学生们大眼瞪小眼半分钟后,无奈宣布“剩下的时间大家自习吧”。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仍然在给大一的新生们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但第一堂课,我通常不会跟同学们讲太多的理论,而是用轻松的口吻,与同学们聊我们的湖南大学,聊湖南大学的前世今生,聊湖南大学的风景、大牛甚至食堂。我会给同学们讲讲我和我所在的马院,也会请同学们谈谈他和他所在的学院。会与同学们聊一聊初入大学的不适和迷茫,以及大学生宿舍里那些不得不说的人和事。在这之后,我们再来联系实际谈人生,谈理想,论道德,说法治。尽管我不具备网红教师们那样的人格魅力,在课堂上我也没法做到妙语连珠、金句不断,但我仍希望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学生们感受到,其实大学里的思政课,并不是大家想像的那样枯燥沉闷、毫无用处。相反,思政课也可以是轻松有趣的,它与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它对我们的成长是有帮助有启发的。我希望学生们能慢慢消除对思政课的偏见和误解。尽管,这也并非易事。

 

前几年,为了帮助同学们抵制手机的诱惑,有些班的班长上课时会带手机袋,挂在教室的门后,要求同学们把手机都放在手机袋里,下课后再来取。坚持了几个星期后,某天上完思修课,班长召集同学们开班会,宣布以后只在上高数和工图课时上交手机,其它课程就免了。同学们对着还在讲台上收拾东西的我哄堂大笑,班长顿悟,赶紧补救般地冲我说:“老师,我们不是针对思修课!”好吧,班长不管我们只好自己管。于是,我和同事们开始努力学习如何使用课堂派、雨课堂等教学工具,尝试利用新媒体技术来辅助教学。现在的思政课上,同学们也时常会通过手机来更多地参与课程,丰富课堂。当然,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只是为了激发课堂活力,给学生更深刻的学习体验,最终目的是为了让我们的教学内容更能被大学生所接受,以更好地实现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赢得学生。

 

相较于专业课,思政课的教材修订是频繁的。一个教案用N年,对思政课教师来说是不可思议的。形势在变,政策在变,理论在发展,学生也不同。我们的讲义和教案,也需要与时俱进。我们的课堂,每一个班级,每一个教室,都会有变化。上午的用过教案,下午针对另一个专业的学生可能要稍做调整;昨天的热点新闻,今天可能就会成为课堂上的讨论主题……以变应变,是思政课教师的必备技能。终不变的,是信仰、信念和诲人不倦!

 

作为一名最普通、最平凡的思政课教师,我时常会因自己的一段讲解,让学生豁然开朗而欣喜;我也会因自己的一祯视频,让学生潸然泪下而感动;我会因自己的一个案例,让学生自省而欣慰;我也会因自己的一幅图片,让学生开怀而满足。无论是激情澎湃,还是娓娓道来,我坚守着我的阵地,自律、客观、守正。尽管各种尴尬和窘迫没少出现,比如学生突然问的某个问题,我得查阅相关资料并请教同行和师长后才能回答;比如学生向我咨询法律实务,我却得紧急求助在律所工作的同学;比如偶遇早已不记得我姓甚名谁的学生,被笑着称呼为“思修老师”甚至是“马克思老师”……但我从不沮丧,更不气馁。因为思政课教师的学习,“永远在路上”!

 

我会对照习总书记提出的“六要”要求,努力加强自身修养,坚定理想信仰,保持家国情怀,拓宽教学视野,创新教学方法,争取成为一名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政课教师。我会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崇高的使命感,认真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努力将思政课堂打造成学生愿听、想听、乐听、乐学的生动课程,为民族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责任编辑:刘子勤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思政教师话精神】孙宏云:努力做一名优秀的思政课教师(图文)

相关推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