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主页

哈工大(深圳)应对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学科成立两周年

2019-12-31 0 新闻公告 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新闻网

【哈工大(深圳)宣】(李珏/文)11月29日,应对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学科成立两周年暨中期审核会议召开。该学科由哈工大(深圳)与深圳市发展改革委共同设立,旨在凝聚国内外科研力量和团体,共同打造的高水平学术研究基地和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

该学科设立两年来,在交叉学科视角下,致力于通过经济学、环境科学、金融学和管理学相融合的构建路径,将应对气候变化这项十分复杂的且具有挑战性的主题,从科研研究、环境保护、能源节约、经济发展和政治建设等多角度协同多方利益,综合多种应用措施,主攻应对气候变化经济学、低碳技术经济与产业经济、能源经济与金融、城市规划与低碳发展四个方向,旨在为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等相关单位输送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充分整合和利用已有科研队伍和相关资源,构建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的科研梯队;促进低碳环保产业发展,提高城市低碳竞争力。

大师引领 智者同行

当前,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对地球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生存发展带来的不良影响,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广泛关注的环境问题。聚焦该领域发展,哈工大(深圳)应对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学科已组建了一支强有力的教师队伍

由深圳市原副市长、哈工大(深圳)经济管理学院唐杰教授,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哈工大(深圳)经济管理学院邹骥教授,哈工大(深圳)经济管理学院研究员王东,哈工大(深圳)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蒋晶晶为学术带头人,已经建设了一直拥有教授6名、副教授5名、助理教授6名、博士后5名的学科科研队伍。编写、参编应对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学科书目有:《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深圳绿色低碳实践》、《中国经济的转型与发展》、《中国中长期低碳发展战略目标与实现路径研究》、《高质量绿色发展:深圳创新之路》、《The story of Shenzhen》、《中国城市温室气体排放2015》等;发表SCI/SSCI一区/二区论文14篇,另有7篇在投;培养产出硕士11人,博士3人;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举办相关学术报告和讲座20余场;与中国科学院、中国社科院、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际实验室、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节能协会、深圳市云计算协会、碧桂园等国内外机构建立产学研联盟。

成果丰硕 谱写新篇

在哈工大(深圳)党委书记吴德林教授、唐杰教授的带领下,学科骨干完成了《深圳市碳排放达峰、空气质量达标、经济高质量增长协同“三达”研究》、《深圳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以及《深圳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引入拍卖机制研究》等多项具有影响力的研究,市领导做出批示,课题研究提出的政策建议将在编制“十四五”规划研究工作中吸纳。《深圳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也已在年初发布。

学科配套建设的深圳低碳大数据工程中心基本落成,目前已搜集整理国家、省、市碳排放数据库信息120万条,深圳市碳交易数据近1万条;与深圳市盐田区生态环境局、深圳碳排放交易所、深圳市环境科学院建立环境监测数据共享平台;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共同发布《中国绿色低碳城市评价研究报告》,以第三方视角对全国169个地级以上城市进行多维度评估。

今后,学科团队将在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发力:与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和国际合作研究中心共同深化“三达”研究;试点开展深圳生态资本核算项目,与深圳市政府、深圳市碳市场交易所等机构共同探索生态价值(“生态元”)的市场化定价和交易机制;与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推进深圳市近零碳排放示范区的规划与可行性研究;集结全球学术力量探索实现2050深圳碳中和路径研究。(编辑 常溪)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哈工大(深圳)应对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学科成立两周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