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教师与大学生“结对子” 我校“思想引航·导师工程”正式启动
10月28日下午15时,“思想引航•导师工程”暨“德育档案”建档启动仪式在我校志存楼301报告厅隆重举行。夏敏副校长、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各二级学院学工负责人及全体辅导员和部分学生代表参加了启动仪式。启动仪式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裴宇星主持。
启动仪式现场
启动仪式上,裴宇星院长宣布自2020至2021学年第一学期开始,正式启动“思想引航•导师工程”,马克思主义学院每名专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都要与一个二级学院建立“对口”关系,担任所教专业的两个教学班的兼职辅导员,并与至少三名大学生结成对子,帮助指导学生四年成长成才。每名导师应发挥专业优势指导对口学院开展“课程思政”建设;配合蹲点班级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党建、团学活动;帮助学生圆满完成学年学业。
思想引航·导师工程 “手拉手”
同时,作为我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载体创新的重要成果——大学生“德育档案”,在经历了多年的实践摸索后终于建档启用。从2020级新生开始,学校为每名学生建立“德育档案”,全程、全面记录和评价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涵盖政治理论课学习、第二课堂、社会实践、日常行为养成的成绩和表现,既是承载“三全育人”“实践育人”功能的重要载体,也是积极引导、有效管理、客观评价大学生思想行为、成长成才的依据和抓手。
夏敏副校长发表讲话
夏敏副校长在讲话中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长期工程,思政课教师深入持久地开展与专业院系对口、与大学生“结对子”,既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常规工作也是进一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落实“三全育人”理念的有效举措。希望通过“结对子”工作,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育人的实效性,以“导师”的师风引领学生的“学风”,推动形成良好的“校风”。
夏敏副校长指出,“德育档案”的建立是我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创新之花结出的一枚硕果,为“三全育人”理念的实现提供了制度保障,希望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各二级学院的学工部门真正贯彻落实“大思政”理念,形成育人“合力”,运用好这个“抓手”,发挥好“德育档案”在管理、考核、评价、引导中的作用,将“德育档案”这个载体建好、建优、见效,真正使“三全育人”理念由观念形态变为现实。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思政课教师与大学生“结对子” 我校“思想引航·导师工程”正式启动
相关推荐
- 辽宁广播电视台副台长韩冰一行来我校洽谈合作
- 喜讯!我校北校区图书馆荣获“辽宁省优质建设工程”
- 我校召开本科通识课建设工作推进会
- 青春心向党,共筑辽传梦——我校第六届校园文化艺术节开幕
- 喜讯!我校获批新增8个本科专业
- 防控疫情 人人有责 行动起来 从我做起 -----辽宁传媒学院致全体学生的一封信
- 2021年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召开
- 我校成功举办2020届毕业生校园招聘会
- 我校召开2019年度模拟合格评估专家反馈会
- 辽宁省政协副主席许波一行到我校调研
- 辽宁传媒学院2020年教师节寄语
- 我校召开2021年教学督导工作会议
- 我校召开2019-2020年全校科研工作会议
- “消”除隐忧,“防”患未然| 我校组织冬季消防演练
- “五四”表彰大会,向青春榜样看齐!
- 我校“阳光晨练,活力无限”学生晨练活动在学校体育场正式启动
- 辽传开讲啦!我校教职工共上一堂法治课
- 牢记入党誓言,永葆入党初心|我校举行新党员宣誓大会
- 500余万奖助学金表先奖优 辽传学子彰显青春榜样力量
- 党史讲堂|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新闻公告
- 喜讯!我校北校区图书馆荣获“辽宁省优质建设工程” 06-17
- 辽宁日报北国网报道我校党史学习“有‘新’更走心” 06-17
- 我校大学生讲思政课,献礼建党百年 06-07
- 中国日报报道我校毕业生的“最后一堂思政课” 06-04
高考招生
- 辽宁传媒学院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辽宁传媒学院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辽宁传媒学院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辽宁传媒学院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辽宁传媒学院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辽宁传媒学院2018年招生计划 08-05
- 辽宁美术职业学院2013年各地分专业招生计划 08-05
- 辽宁美术职业学院2010年招生计划 08-05
- 辽宁美术职业学院2013年招生计划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