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报道我校毕业生的“最后一堂思政课”
近日,我校2021届2133名毕业生迎来了他们的德育答辩。
我校开展的德育答辩,是毕业生大学里的“最后一堂思政课”,让每名毕业生在告别母校、走向社会之前,认真梳理四年的大学生活,总结反思大学阶段的成长收获,科学规划个人的人生未来,是一次对个人思想品德行为和德育素质方面的全面测试。
师生共叙情谊 真情话别
站在讲台上,望着坐在下面的老师同学,在一张张熟悉的面孔的注视下,回顾大学生活的点点滴滴。往事历历在目,仿佛就发生在昨日。那日才在家长的庇护下进入辽传的校园,今天的我们将再次背上行囊,去征服更加广阔的世界。德育答辩的过程成为师生真情话别共叙情谊的过程,进一步密切了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增强了教育的感染力和亲和力。
德育答辩这种新颖的毕业教育方式在毕业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一位毕业生的感触颇具代表性:“在离校前夕,能有这么一个机会与教育、帮助、关心我们四年的老师、共同学习生活的同学进行一次坦诚的沟通,实在是很难得。他们不仅帮我分析了优缺点,还给了不少中肯的建议,对我走向社会大有益处。”增加一道大学生“出口”检验关
今年已是我校在毕业生中组织德育答辩的第10个年头。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处、教务处高度重视和周密策划及各系部的共同努力下,今年的德育答辩工作有条不紊,各答辩组老师都能够按照学校要求,依照答辩流程组织答辩。学生梳理回顾、倾心交流、真情话别、共叙情谊、寄情母校,许多同学答辩中几度哽咽,流下了激动的热泪。事实表明,德育答辩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式,是对大学德育效果的全面检验,是对学生在校期间思想状况的全面考核,是大学毕业生德育状况评价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通过德育答辩,学校增加了一道“出口”检验关,通过这种“出关”,更增强了大学生理性思考的能力,更增添了大学生毕业走向社会的信心。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中国日报报道我校毕业生的“最后一堂思政课”
- 上一篇:喜讯!我校北校区图书馆荣获“辽宁省优质建设工程”
-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推荐
- 我校校领导参观学生期中作品展
- 我校召开2019年度模拟合格评估专家反馈会
- 我校举行团学表彰大会暨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颁奖典礼
- 用目标管理,用结果说话——我校副校长王东辉为管理干部培训
- 我校党委召开“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
- 我校第一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暨第一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 我校四面孔子雕像寓意何在?辽宁省作家协会主席滕贞甫在人民日报发表解析
- 我校召开新学期教学工作部署会议暨新教师入职宣誓仪式
- 我校与辽宁广播电视集团(辽宁广播电视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沈阳市政协副主席于龙一行来辽宁传媒学院视察调研
- 我校2020年度模拟合格评估工作圆满结束
- 汇聚摄影大家,聚焦实践成果|我校摄影专业前沿实践考察作品展开幕
- 辽宁日报北国网报道我校党史学习“有‘新’更走心”
- 喜讯!我校北校区图书馆荣获“辽宁省优质建设工程”
- 我校召开2019年度工作总结大会
- 教育部部署做好2020年艺术类专业招生考试工作
- 我校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
- 2020年全省教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
- 校领导深入课堂随机听课 加大力度推进教风建设
- 我校举行庆祝建党100周年“两优一先”表彰暨新党员宣誓大会
新闻公告
- 喜讯!我校北校区图书馆荣获“辽宁省优质建设工程” 06-17
- 辽宁日报北国网报道我校党史学习“有‘新’更走心” 06-17
- 我校大学生讲思政课,献礼建党百年 06-07
- 中国日报报道我校毕业生的“最后一堂思政课” 06-04
高考招生
- 辽宁传媒学院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辽宁传媒学院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辽宁传媒学院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辽宁传媒学院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辽宁传媒学院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辽宁传媒学院2018年招生计划 08-05
- 辽宁美术职业学院2013年各地分专业招生计划 08-05
- 辽宁美术职业学院2010年招生计划 08-05
- 辽宁美术职业学院2013年招生计划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