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科学研究院博士后张鹏圆满完成北极科考任务
近日,大气科学研究院博士后张鹏圆满完成了北极国际科学考察任务,载誉归来。
张鹏与韩国、俄罗斯、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克罗地亚、印度等国家的科考队员一起,搭乘韩国“Araon”号破冰船进行了北极科考之旅。此次科考的任务包括观测与研究北冰洋大气、海洋环境和海洋地质变化,收集北极地区内东西伯利亚海、楚克奇海、波弗特海海域的海洋生物、海洋化学及海洋矿产资料及样本。张鹏负责无线电探空仪观测任务,在克服了天气、航道变化带来的困难和危险后,经过53天的艰苦作业,累计升空探空气球150余次,圆满完成北极上空大气状况的观测任务。此次获得的观测数据资料,能够很好地弥补由于北极地区缺乏固定探空观测设备、大气观测资料严重不足的现状,为北极地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此次科考活动得到复旦大学大气科学研究院和阿拉斯加大学国际北极研究中心的联合支持。
在当前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北极大气显著增暖,且增暖幅度是中纬度地区的二倍左右,这被称为“北极放大效应”。与之相伴的是北极海冰加速消退,极地风暴活动加强并对欧亚及北美大陆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影响愈发显著,这些现象已经引起了来自社会和科研人员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实际参与极地科考,能够加深科研人员对极地的直观认识,激发极地研究的兴趣。
据悉,这也是我校首次参与国际北极科考实验活动。我校于2016年3月成立大气科学研究院,研究院的专家团队一直密切关注两极地区对全球和区域环境、生态、天气、气候的重大影响,积极开展极地研究工作。以张人禾院士为首席科学家开展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北极海-冰-气系统对冬季欧亚大陆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影响及机理”和武炳义教授主持开展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北极海冰融化对夏季欧亚大陆中、高纬度大气环流变率以及极端天气事件的影响”都聚焦该领域。研究院还先后举办了上海“极地海-冰-气系统及其影响”学科前沿研讨会、“北极海-冰-气相互作用及其与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联系”国际研讨会等,联合国内外同行共同开展研究,优势互补,强强联合,为极地研究贡献力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大气科学研究院博士后张鹏圆满完成北极科考任务
相关推荐
- 沉痛悼念著名政治学家、复旦大学教授王邦佐!
-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复旦大学党员领导带头讲好主题教育专题党课
- 系统揭示中华文明发生发展关键点,姜义华教授《中华文明三论》再版
- 【壮丽七十年 奋进“双一流”】扎实推进复旦计算机学科发展更上一层楼
- 匈牙利国家银行行长毛托尔奇率团来访复旦大学
- 市人大杨浦代表组调研复旦、同济“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情况
- 教育部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推进会
-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教授当选为第五届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理事
- 复旦大学新增4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
- 复旦大学类脑研究院团队合作提出酗酒行为成因新机制: 强迫与冲动,同一个神经调控通路的正反面
- 商飞党委书记、董事长贺东风一行来复旦考察调研
- 我校研究落实2020秋季学期开学后勤保障工作
- Jim Schnell:不出国也能当“留学生”?疫情令在线国际教育迎来新契机
- 樊嘉院士荣膺第三届“世界杰出华人医师霍英东奖”
- 上医老书记陈同生长女陈淮淮与学子座谈
- 孙立坚:打好“三张牌”,确立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体系
- 听抗美援朝、解放战争老战士讲述亲历故事!书画作品展开始展出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方志来团队在p型氧化镓深紫外日盲探测器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 郑长忠:推进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
- 代谢分子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潘东宁课题组揭示PWWP2B蛋白在调控脂肪组织产热功能中的重要作用
新闻公告
- 全体复旦人,请收好这份防疫温馨提醒 03-15
- 复旦上医2022年2月科研成果一览 03-15
- 复旦上医,共克时艰! 03-14
高考招生
- 复旦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2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0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