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凯:高水平打造世界人才高地,加快建设新时代人才强国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重要战略抓手及战略举措,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在建党百年和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重要历史节点上,在系统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人才理论创新和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深入研判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全面分析国际科技竞争态势、科学分析全球人才流动和竞争格局基础上提出的科学论断,为我国广开进贤之路,广聚天下英才,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绘就了新时代人才发展蓝图。
从战略高度深刻领悟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科学回答了新时代人才工作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明确了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举措。总书记以“八个坚持”,首次系统概括了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和新举措,是对我国人才事业发展规律性认识的深化,是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鲜明表现,不仅要始终坚持,更要不断丰富和发展。
“八个坚持”中,“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是我国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坚持人才引领发展战略的战略地位”“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是我国人才工作的价值导向和指导原则;“坚持全方位培养用好人才”“坚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则是从人才的集聚、培养、使用、激励等人才价值链各环节破题,形成人才强国战略的主要内涵和重要举措;“坚持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环境”“坚持弘扬科学家精神”则成为新时代人才战略的战略支撑条件。
“八个坚持”是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人才理论和工作经验基础上形成的科学论断,而如何在理论和实践上找到创新型的实现路径和方法对于其加快实施落地至关重要。比如在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才引领发展方面,深圳、山东、浙江等地近年来探索整合国有资本各条线分散的人才服务职能建立国有人才集团,形成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相结合的人才服务集成平台和市场化的人才服务综合体,从而在机制上实现了有益的探索。同时,在长三角等区域探索建立国有人才集团还有利于吸纳区域内不同省市的国有人才资本加入,从而有效地改善跨区域人才治理结构,真正做到以人才一体化高效赋能区域经济一体化。另外,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和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等均为我国人才工作长期面对的课题和难题,也需要以创新性的思路和方法真正实现破题。
把握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形成人才发展战略布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需要形成人才发展战略布局。在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体系中,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战略是极为重要的战略目标,也是关键的战略抓手和战略举措,要实现这一宏伟的战略目标,首先要做好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
在时间维度上,总书记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安排。2025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大幅增长,科技创新主力军队伍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到2030年,适应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制度体系基本形成,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显著提升,对世界优秀人才的吸引力明显增强;到2035年,形成我国在诸多领域人才竞争比较优势,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高水平人才队伍位居世界前列。
在空间维度上,在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同时,要集中国家优质资源重点建设支持建设一批国家实验室和新型研发机构,发起大科学计划,为人才提供国际一流的创新平台,加快形成战略支点和雁阵格局。
上海、北京等龙头城市是否能够高水平建设“世界级”人才高地是雁阵格局的战略关键点,决定着其能否胜任雁阵的领头雁角色,决定着其是否能够以更为卓越的领导力和担当将“中国号”人才巨轮带得更快、更远,才能够为我国早日建设成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作出应有的贡献。因此,上海、北京等龙头城市要高起点、高水平建设人才高地,真正建成“世界级”人才高地,才能够有利于我国形成有力的战略支点和高质量雁阵格局,为人才强国战略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
以上海为例,高水平建设世界级人才高地就要求上海具有世界级人才高地所应当具有的人才高度(高层次人才占比)、人才青度(青年人才占比)、人才浓度(学术和科技交流密度和频度)、人才甜度(卓越的人才文化和品牌)、人才温度(开放包容大气的人才氛围),在此基础上内在地要求上海要结合上海人才工作实际,重点突出全球视野,对接和借鉴国际标准,大力推进人才规则、规制、标准、治理和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型和开放性创新,有勇气提出或建立世界一流的人才标准体系、人才培养制度和体系、人才管理和治理标准,打造世界一流的全球人才地图和人才大数据库,创新世界一流的人才集聚和流动模式、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人才生态动力循环系统,形成富有上海特色、独一无二的人才文化品牌和开放包容的城市人才文化。并以浦东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建设为契机,率先在全国乃至全球提出更多前瞻性、突破性的政策与创新举措。
以卓越执行力高效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为了更好地落实中央人才会议精神,亟需科学塑造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执行力,高效推进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
首先要根据中央人才大会会议精神和人才强国战略的科学内涵,精准制定我国人才强国战略实施的评价指标体系,借助各类评价工具从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人才需求和满意度、人才治理体系科学化、全球人才竞争力等各维度自上而下地制定和实施指标体系,具体落实到国家、省市等各级政府部门,以及主要的国家企事业单位、高校和其他各类社会组织,并健全和完善相关考核机制和指标体系。
其次在实施目标体系的基础上建立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实施监测指数,对标三个阶段的战略定位,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动态地监测各级政府和各地的人才强国战略实施情况,通过及时反馈及时了解促进人才强国战略实施中存在的堵点和难点,及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改进,培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人才战略执行力。另外,长三角一体化、京津冀协同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区域发展战略是连接国家人才强国战略和各地人才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和战略支撑点,以之为突破点可以有效推动各地人才战略实施的协同性和一体化,建议将上述区域级人才战略的推动实施情况作为考察和推动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抓手和监测平台。
(作者系复旦大学全球科创人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人才理论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教授。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大数据时代国际人才集聚及中国战略对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姚凯:高水平打造世界人才高地,加快建设新时代人才强国
相关推荐
- 丁纯:欧洲防疫效果如何?COVID19疫情再审视
- 复旦大学“冬季送温暖”校领导慰问活动顺利开展
- 《变局与调适:复旦国际战略报告2019》发布
- 从青春战疫到服务进博,复旦上医“小叶子”有话说
- 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程炜团队国际合作研究揭示家庭环境与儿童行为问题关系的脑结构基础
- 复旦大学获批设立国际灾害风险综合研究计划国际卓越中心
- 复旦大学双创示范基地位列全国高校第二
- 持续深化、久久为功,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复旦大学党史学习教育总结会议召开
- 复旦大学附属中小学“望道”党史研习社成立 党史主题教育思政现场课开讲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学者获第33届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青年科学家奖
- 校会传达学习教育部 2020 年部门预算培训会精神
-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开门抓教育 调研求实效 复旦大学在调查研究中破解难题
- 米博华:“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在“中共一大会址”前的遐想
-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华克勤教授获2019年度上海市质量金奖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福建医院今天建成开诊
- 全体复旦人,请收好这份防疫温馨提醒
- 复旦大学举办“章培恒先生逝世十周年纪念”座谈会
- 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高等学术研究院与剑桥大学卡莱尔学堂学院签署访问学者项目协议
- 今天,复旦大学校园降半旗志哀
- 坚定理想信念,矢志拼搏奋斗!复旦大学党委常委(扩大)会召开专题学习会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
新闻公告
- 全体复旦人,请收好这份防疫温馨提醒 03-15
- 复旦上医2022年2月科研成果一览 03-15
- 复旦上医,共克时艰! 03-14
高考招生
- 复旦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2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0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