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学者获第33届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青年科学家奖
近日,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岳冬晓博士和宋倩博士因在合成孔径雷达图像解译方面的研究成果获第33届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URSI GASS)青年科学家奖。
岳冬晓的获奖项目“合成孔径雷达图像(SAR)杂波的物理表征模型”从物理建模角度深入分析了杂波的产生机制,结合深度神经网络创新性的提出了物理杂波的生成机制,为复杂自然环境下的SAR图像解译提供了理论基础。
宋倩的获奖项目“小样本合成孔径雷达图像的表征与分类”针对实际应用中SAR图像样本量少的关键科学问题,创新性的提出了SAR图像的高维空间表征方法,提高了目标分类与识别准确率,在SAR图像的解译与应用中具有重要价值。
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成立于1913年,是国际科学理事会下属的科学组织,负责促进和协调国际无线电相关领域的科学交流与合作,学术研究的讨论与传播,在国际无线电科学学界具有崇高的科学地位和社会影响。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大会与科学研讨会(URSI GASS)是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的三大旗舰会议之一,每三年举办一次,迄今已有近百年历史,今年由于新冠疫情于8月29日至9月5日在线举行。
青年科学家奖由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于1969年设立,每三年评选一次在无线电科学领域有突出贡献的青年研究人员,每次全球约100名35岁以下青年学者获奖。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学者获第33届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青年科学家奖
- 上一篇:芮明杰:面向未来的产业竞争力
- 下一篇:三位复旦人荣获第十二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
相关推荐
- 复旦上医领导班子召开2020年春季务虚会
- 杨庆峰:疫情中的知识与记忆
-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复旦大学党委举行对照党章党规找差距专题会议
- 复旦大学党建研究院揭牌成立 第一届“新时代依规治党与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学术研讨会举行
- 登《自然》主刊!“穿”在身上的电池:复旦大学彭慧胜团队实现纤维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新突破
- 思政不下线,关爱不断线!复旦学生党团组织线上行动 为战“疫”汇聚青年力量
- 青浦区与复旦大学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共同打造复旦青浦医学园区和国际医疗中心
- “把每一台手术都当成自己的第一台手术!”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华克勤这样说
- 重庆医科大学校长黄爱龙一行来访复旦上医
- 复旦上医领导分赴附属医院调研医学生临床实习工作情况
- 学好《新中国史》 重走“进京赶考路”
- 复旦大学党委常委会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
- 志德书院原创老校长大师剧《马相伯在1913》面向新生上演
- 全国人大代表、复旦大学校长许宁生:因应时势之变,扎根中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 芮明杰:打造高端高新高效的现代产业体系
- 听音频!这首好听的《Mojito》,复旦学子改编!获得周董授权!
- 朱良玉光荣入党 “革命家庭”延续红色基因
- 科研攻关课程教学两不误,新冠前沿成果走进医学生课堂
- 生物医学研究院和附属肿瘤医院柳素玲团队研究为三阴性乳腺癌提供潜在的治疗新策略
- 复旦大学金力团队揭示汉藏语系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起源于中国北方
新闻公告
- 全体复旦人,请收好这份防疫温馨提醒 03-15
- 复旦上医2022年2月科研成果一览 03-15
- 复旦上医,共克时艰! 03-14
高考招生
- 复旦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2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0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