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基于IPv6的5G虚拟校园网建设”项目入选“2021年中国IPv6优秀创新案例”
复旦大学“基于IPv6的5G虚拟校园网建设”成功入选由中央网信办信息化发展局和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指导举办的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优秀案例。
10月11日-12日,以“创新赋能 筑基未来”为主题的2021中国IPv6创新发展大会在北京举办。会上对“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优秀案例”进行了发布并颁奖。大会期间还举办了网络前沿技术、政务领域、网络安全、央企信息化、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教育科研、互联网应用设施与服务等7个分论坛。我校案例在“教育科研分论坛”中展出。
IPv6是新基建的“基石”,我校始终高度重视IPv6网络环境建设,一直在深入贯彻落实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将其作为推动“双一流”建设和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基础设施。我校是CNGI-CERNET2的核心节点之一,从2002年开始建设IPv6网络,通过IPv6-CJ项目建成我校首个IPv6试验网。2003年参与建设CNGI-CERNET2,并全面改造我校网络基础设施,使校园网支持IPv6接入。如今,复旦大学已申请的IPv6地址数量达到65,538个/48地址块,在国内高校排名前列。校园有线网、无线网均支持IPv4/IPv6双栈接入。
在5G的建设方面,已基本完成室外区域全覆盖,并逐步推进室内5G信号覆盖工程。在2021年3月,我校率先建成5G虚拟专网,实现“三个第一”:全国首个落地的5G校园专网、首个实现跨域跨省的校园专网,首个覆盖全部基础运营商的校园专网。该校园虚拟专网有效利用5G切片技术和边缘计算技术,满足学校业务、连接、计算、安全等需求的、可管可控可感知的专用云网服务,具有高可靠、低成本、大并发、提供主动智能服务的特点。最终达到“一部手机走遍复旦,一张网络覆盖全国”。
此次入选案例“基于IPv6的5G虚拟校园网”建设是以校园网为承载平台、IPv6协议为基础技术、5G为接入方式,充分利用IPv6协议的海量地址和高安全性,结合5G技术带来的高带宽、低时延、大并发、广覆盖、高可靠等优势建立的无边界虚拟校园网。该项目在教学科研、后勤管理等方面有诸多适用场景,为学校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网络基础设施支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复旦大学“基于IPv6的5G虚拟校园网建设”项目入选“2021年中国IPv6优秀创新案例”
相关推荐
- 《中国青年报》: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教育部举办“七一”表彰大会暨党组书记专题党课
- 法国驻沪总领事纪博伟一行访问复旦大学
- 助力校园防疫攻坚 疫情防控医学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在行动
- 军训一周,同学们收获了什么?校党委书记焦扬走访慰问军训师生
- 热烈庆祝党的百年华诞,复旦儿女心潮澎湃
- 学校第五十九届田径运动会暨第三届教工趣味运动会举行
- 上海市副市长陈群调研我校
- 复旦大学与嘉善县人民政府合作启动仪式举行
- 孙鹏、郑长忠:为决胜战“疫”而筑牢家庭防线
- 复旦大学“杨咏曼楼”揭幕仪式举行
- 郑长忠: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要求妇联工作强化组织性、群众性、创新性和统筹性
- 李志青:从环境经济角度看疫情防控
- 校长面对面:倾听心声,答疑解惑,徐雷副校长与新生代表举行午餐会
- 张涛甫:中国的发展要有中国话语保驾护航
- 复旦挂职干部:为永平好物带货 为乡村振兴接力
- “眼见为实”:袁正宏课题组“绘制”乙肝病毒在肝细胞内的复制时空动态全景图
- 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复旦上医主题话剧《山河无恙》开演
- 建言献策,共话发展!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举行2021届毕业生座谈会
- 复旦大学2018年敬老节庆祝大会举行
新闻公告
- 全体复旦人,请收好这份防疫温馨提醒 03-15
- 复旦上医2022年2月科研成果一览 03-15
- 复旦上医,共克时艰! 03-14
高考招生
- 复旦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2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0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