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复旦新同学!复旦大学迎来2019级本科新生



今年,复旦大学为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推出了“赴旦之约,为国奋斗”的主题迎新教育活动。以德为先、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将全过程育人嵌入迎新工作的各个环节,不仅引导新生深入了解复旦文化历史、治学传统、校情校貌、国际交流,实现“复旦人”的身份转变,更帮助他们及时掌握学习生活等各类信息资源,迈入大学时光的崭新隧道。
9月1日当天,“我和我的祖国”三行情诗现场朗诵活动在校内火热举行。新生们深情诵读对新中国70岁华诞的美好祝福,开启与祖国同行、与时代奋进的新征程。投稿征集将于9月底截止,并陆续将以文字、声音、视频等形式在复旦大学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展示。
同时,学校优化整合全校教育资源,协同书院导师、学工队伍和朋辈力量,在新生入学之前就开展了多渠道、多手段、多方面的新生教育。暑假期间,借助网络育人新模式,通过在线入学教育考试、迎新系统“新生特供”栏目等,让新生们对复旦校史校情和各类教育学习资源“先睹为快”。作为试点书院,腾飞书院专门组织书院骨干导师编写先导讲义并寄送给新同学,引导他们在暑期就培养自学能力,有效衔接大学学习新阶段。
迎新季中,学校将从学习、心理和生活角度入手,抓住“第一周”、“第一个月”和“第一个学期”等关键点,重点围绕学习动力、习惯养成和时间管理等内容举办系列专题讲座、工作坊和实践体验活动,开展新生适应教育,系统化、专业化指导新生“解锁”复旦新生活。学生发展中心和各书院将组织各专业优秀学长学姐开设课程辅导班,利用课余时间为新生答疑解惑,更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迎接新面孔:报到创意亮点多 五大书院展新颜
“希与卿度,任志腾飞”,以复旦历史上著名的五位校长命名的复旦书院——志德、腾飞、克卿、任重、希德书院,是新生们报到的第一站。今年,“00”后出生的复旦本科新生达到总数的约96%。在校园里,象征多彩书院体验和多元复旦生活的五色风车和彩旗迎风飞扬,热情问候着复旦的“萌新”们。
园区导引、答疑解惑、行李搬运……身着统一白色T恤的书院迎新志愿者早早地等候在报到现场,为学弟学妹们提供周到热情的服务。秉承“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教育理念,今年,五大书院的学生组织以五种主题颜色、书院Logo和不同书院的吉祥物为元素,精心设计了美观实用的书院生活介绍册、笔记本、扇子、钥匙扣等,制成书院专属的特色“大礼包”发放给每位新生,帮助复旦“萌新”们熟悉复旦文化,融入校园生活。
身着白色T恤的书院迎新志愿者
五大书院礼包
当天,精彩纷呈的迎新创意遍布校园各个角落。在“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的展架前,以“旦”字为基础设计的两个萌趣邮筒邀请新生们写下心语,为复旦新旅程许下愿望。不少新生和家长来到以五位老校长卡通形象为主体的创意区合影,记录下与复旦第一天“亲密接触”的珍贵瞬间。“少时梦想已握手中,我当跻身星空发光热”,两个月前,复旦大学发起“与录取通知书合影”创意活动,收到了全国各地500多名新生的积极响应。当天的主题摊位上,新生们领取了印有他们与录取通知书合影的专属明信片,收藏下复旦对他们的开学祝福。开学新风尚:5G直播观复旦 绿色环保进校园百年复旦,与时俱进。今年迎新报到,增添了诸多与众不同的新元素:既有“高大上”的5G高清网络直播、AI机器人、“刷脸”报到等先进技术,更有“接地气”的上海垃圾分类知识普及,引领了科技智慧、绿色环保新风尚。
为充分发挥复旦大学作为上海市教育信息化应用标杆校的示范作用,本次迎新工作利用5G网络等资源优势,让2019级新生与家长零距离感受智慧校园的方便与迅捷。当天上午举行的新生家长见面会上,通过5G网络和无人机航拍全景呈现的复旦校景和迎新直播,清晰地呈现于相辉堂大屏上,引来新生家长的集体关注和啧啧赞叹。据悉,学校将在新学期着力推进高速率、低时延、大容量的5G网络建设,让全体师生们享受复旦校园网络建设的新成果。
为了给复旦新“主人”们提供方便迅捷、周全贴心的报到服务,报到现场特别安置云端智能驱动AI机器人“晓应”。具备人脸识别、主动问候等智能功能的“晓应”,不仅会快速解答同学们关于报到手续的各种问题,还能机智风趣地做出关于复旦学习生活的各类应答,拉近学校与新生、家长的距离,真正实现“无所不晓、有求必应”。
AI机器人“晓应”
报到期间,复旦大学信息化迎新工作还包括人脸识别“刷脸”报到、迎新微信小程序等服务,并将在后续工作中继续聚焦全面育人的教育现代化需求,积极开发助推教育改革的信息化引擎,促进新技术在复旦校园的应用场景落地,为全校师生提供更便捷的校园学习生活体验。
“刷脸”报到
在推进智慧校园建设的同时,学校抓住开学契机,向2019级新生普及上海垃圾分类知识,引领践行环保理念、共建绿色校园的“新风尚”。每个新生宿舍内配置有干湿分类垃圾筒,并张贴垃圾分类告知书。各个学生生活园区内均设有固定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并专门制作了四类垃圾投放点分布地图,发放给新生。此外,学校还在人流高峰期安排物业人员担任垃圾分类督导员,指导学生进行分类投放。报到当天,每位新生都可在报到点向辅导员领取一份由学校总务处制作的“卿云森林”环保包,内含校园节能小贴士,帮助大家养成循环利用、绿色低碳的生活习惯,为建设绿色校园、保护地球生态贡献一己之力。

除了服务,更有温度,是全体复旦总务后勤员工在迎新期间不懈追求的理念目标。阅览室、健身房、书画室等公共空间持续完善,将书院“立德修身”的培养理念融入日常,让书院师生尽享悦目赏心的交流与休闲空间;《学生生活园区后勤服务指南》将发放到每位学生手中,提供贴心的菜单式服务信息;暑假期间,江湾校区快递中心悄然开张,邯郸校区快递中心主站将于新学期投入运营,师生可以“足不出校”,体验一站式校园智慧物流的高效便捷。学校将为全校新生提供复旦校园后勤服务地图,让“萌新”们的校园生活更有依托,更有保障。
即将投入运营的邯郸校区快递中心
“新赏旦味,更期未来”。报到当天,学校餐饮推出创意十足的复旦迎新饼干,饼干图案包括了复旦LOGO、复旦校训、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院训及复旦老校门,希望新生们在品尝这份“舌尖上的复旦名片”时,让复旦精神入脑入心,迎来甜蜜充实的四年生活。
大学生活丰富多彩,安全永远是第一保障。学校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整改、重实效”的总体要求,在开学前对校园进行了拉网式安全隐患大排查,确保新学期校园安全。在各校区,作为安全教育实景演练场所的“安全志愿者之家”修葺一新,静候新同学们的到来。报到当天,发放《新生安全须知》《上海市高校新生报到安全指南》《上海市大学生安全教育读本》等安全宣传资料,增强新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2019级新生们还可以随时在线预约《治安防范知识》《防诈骗》《电器安全知识》等十门寓教于乐的安全微课。托起新未来:“绿色通道”解忧愁 爱心守护助成长
资助育人,爱心相守。“决不让一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是复旦大学始终坚守的郑重承诺。为精准助力家庭经济困难的2019级复旦新生,学校制定了全方位、全过程的帮扶政策,加大宣传力度,多措并举保障,打造“绿色通道”,确保新生入学无忧,求学安心。
为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因报到路费而发愁,学校开放了招生组、学生资助政策宣传大使、“绿色通道”愿者、“绿色通道手机热线”等多条新生报到路费补贴申请途径。截止8月底,复旦大学已向159名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寄去了路费补贴。
此外,学校还为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准备了暖心的入学生活物资补助和经济资助,在新生报到时,各班辅导员可通过“绿色通道”向学生发放,帮助新生顺利入学,确保基本生活。
入学后,学校将通过“助力成长计划”,深入研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成长特点和发展需求,搭建学业促进、心理支持、社会实践、视野拓展和创新创业五大平台,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拥抱美好的未来四年。广交新朋友:多元开放添活力 留学复旦识天下学在复旦,不仅将和祖国各地的学生同窗四载,更能与来自世界各国的新同学结下难忘友谊。今年,复旦大学共录取300余名外国留学生本科新生,来自世界五大洲、51个国家,生源国数量持续增长。值得一提的是,英语授课经济学本科项目(UIPE)今年首次招生,成为继六年制临床医学项目(MBBS)之后的又一面向留学生招生的英语授课本科项目,为多元开放的复旦校园注入新的活力。
报到当天,身着红色、藏青色校名服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热情指引外国留学生们办理报到手续,耐心回复他们的各类问题,现场井然有序;放置在报到等候区的《复旦大学外国留学生本科生新生入学须知》《复旦大学留学生新生签证和住宿指南》等双语手册,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入学各类事务的实用信息资源,让留学生们在等候的同时也有所收获。入学教育方面,学校将为外国留学生新生举办专题讲座,帮助他们了解在华注意事项、校纪校规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你好,复旦新同学!复旦大学迎来2019级本科新生
相关推荐
- 芮明杰:如何打造“上海的华为”?需要在这些方面下功夫
- 总书记亲切会见!回望64年,这位西迁复旦人说,“我不后悔。”
- 在西部绽放的青春之花!复旦青年在西部
- 罗长远:营商环境视角下的新冠疫情冲击与应对
- 复旦大学校友会携手上海复旦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发起驰援海外校友行动
- 2020年复旦大学五四云晚会举行
- 唐亚林:“什么是中国共产党”
- 附属肿瘤医院质子重离子中心开业四周年逐渐形成“中国方案”
- 校党委书记焦扬向离退休老同志通报校情,老同志们倍感振奋
- 周晔:从毛泽东到习近平为何都高度重视这个问题?这本小册子最早讲清了其中的深意
- 复旦学者线上参加第十届APEC高等教育合作国际会议
- 你好,新学期!多图直击复旦大学春季开学第一天
- 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扩大)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纪
- “启程吧·人民红”首站走进复旦大学 “跟着总书记读好书”主题党日活动举行
- 复旦大学北欧中心庆祝成立25周年
- “百年中国共产党新闻传播:历史、理论与实践”学术论坛在复旦大学、延安大学、清华大学同步举行
- 复旦学者二十六年接力耕耘 中国新闻史研究新添一项重大成果
- 教育部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职工文艺汇演
- 先修学堂开课首日 全市144所高中高一学生提前体验复旦生活
- 在特殊时期传递特殊关怀 复旦大学离退休工作者在行动
新闻公告
- 全体复旦人,请收好这份防疫温馨提醒 03-15
- 复旦上医2022年2月科研成果一览 03-15
- 复旦上医,共克时艰! 03-14
高考招生
- 复旦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2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0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