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两大工程”丛书首批五本新书在上海书展发布
8月17日,复旦大学和上海人民出版社在上海书展举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工程”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工程”(简称“两大工程”)丛书首批新书出版发布会。
上海市政协主席董云虎,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徐炯,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裁王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专职副主席任小文,复旦大学副校长陈志敏,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阚宁辉,上海人民出版社社长王为松,“两大工程”丛书作者以及有关单位负责人出席新书发布仪式。董云虎、焦扬为“两大工程”丛书首批新书揭幕。徐炯、焦扬先后在发布会上讲话。陈志敏和阚宁辉分别代表复旦大学和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2017年11月,党的十九大闭幕后,为深入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研究和宣传阐释,推动研究、创新和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加快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在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大力支持下,复旦大学牢记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大学的历史责任和时代使命,在党的十九大召开后第一时间组织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工程”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工程”。“两大工程”旨在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和前沿问题开展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系统性研究,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繁荣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作贡献,为上海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地服务国家建设、服务人类文明进步作贡献。
焦扬向市委宣传部对学校理论创新工作给予的关心、指导和帮助,向世纪出版集团和上海人民出版社为丛书出版付出的辛勤劳动,向长期关心支持复旦哲学社会科学建设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和崇高敬意。
焦扬讲话
焦扬表示,复旦大学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牢记社会主义大学的责任和使命,着力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研究和哲学社会科学传承创新,在世界学术之林扩大中国影响、发出中国声音。同时,积极推动“研究工程”“出版工程”向“育人工程”转化,推进理论成果进教材、进专业、进课堂。她在讲话中介绍了复旦大学在“两大工程”研究路径和方法上的新探索。一是注重顶层设计,推进深度研究,发挥复旦文科特别是哲学社会科学的综合学科优势,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坐标,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世界意义,解析中国奇迹、中国理论、中国文化背后的“奥秘”与“智慧”。二是注重工程式推进、系统化建设,学校党委举全校之力,集中40多名复旦知名学者领衔,组成近200人研究团队,通过“集团军”作战方式,凝聚智慧、形成合力,将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推向新的境界。三是注重组织方式创新,以“1个项目+1个团队+1个学科+1门课程”的模式进行建设,发挥创新理论研究对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教材体系建设的多元牵引作用。四是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支撑保障,投入专项经费,制定三年理论研究的路线图、时间表和任务书,压茬推进、滚动实施。
焦扬表示,学校要努力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排头兵、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改革创新的先行者,在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研究和宣传普及,在传承接续上海社科大师的治学精神、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方面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徐炯讲话
徐炯代表市委宣传部、市新闻出版局祝贺“两大工程”丛书正式出版发行。他表示,复旦大学组织实施“两大工程”,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和前沿问题开展基础性研究、战略性研究、全局性研究、系统性研究,充分说明了复旦人的政治站位和使命担当,充分展现了复旦学派在若干重大问题研究上的鲜明特色和学术影响力。希望丛书的全部成果出版面世能有效地增强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深度、实践力度、情感温度,增进人们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提升上海哲学社会科学在全国范围的影响力。徐炯指出,上海是全国的理论重镇、学术重镇,学科众多,基础雄厚,传统优良,人才云集,有责任、也有条件在参与和服务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方面作出应有贡献,走在全国前列,期待上海理论界、出版界同仁不畏艰辛、不辱使命,以自己的智慧和努力,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繁荣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不断作出新的贡献。
王岚主持新书发布会
“两大工程”由 “党的十九大精神研究系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研究系列”“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研究系列”“话语体系研究系列”“创新理论研究系列”“国际比较研究系列”等六大系列、38个研究项目组成。通过体系化、工程式推进,“两大工程”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开展系统性研究,牵引带动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教材体系建设。
此次发布的五部作品是“党的十九大精神研究系列”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研究系列”的首批研究成果的集中亮相。
《新时代的历史大视野》
从大国崛起由富到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社会主义砥砺前行、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等四个角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重大意义开展研究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理论》
具体剖析了中国共产党所创立的中国特色的革命理论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多方面逻辑关系。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文化》
从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出发,全景展现五四运动百年、新中国70年以来中国文化的变革历程、理论特质和实践经验,为新时代如何担负新的文化使命提出新解读、新思考和新方案。
《中华文明的鼎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化体系研究》
聚焦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出了系统性、学理性的论述。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系研究》
围绕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论述了构建自然资源全面节约与循环利用的技术创新体系和社会环境,建设绿色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体系等主题。
据悉,“两大工程”各项研究任务将在2020年完成。全套38卷本系列丛书将在未来两年内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全部出齐,力争成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开展系统性体系化研究方面具有较高水平、走在全国前列的大型丛书,以此向第一个百年致敬。
吴晓明发言
李冉发言
发布会上,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吴晓明、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李冉代表丛书作者进行了发言。董云虎、焦扬在新书发布会上还向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上海图书馆、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讲师团、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上海市科学社会主义研究会、复旦大学图书馆、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复旦大学博士生讲师团等有关单位赠送了新书。
根据双方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复旦大学和世纪出版集团将在研究和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搭建多元丰富的阅读推广平台,以校园阅读引领全民阅读等方面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携手共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复旦大学“两大工程”丛书首批五本新书在上海书展发布
相关推荐
- 上海市学生红色文化传播志愿服务队成立,复旦扛旗!
- 重庆医科大学校长黄爱龙一行来访复旦上医
- 李亚丁、郑长忠:坚持系统思维 全面统筹疫情防控期间的妇联工作
- 复旦大学2019级本科新生开学典礼隆重举行
- 类脑人工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张捷联合国内外临床团队基于个体化大脑结构共变网络揭示精神分裂症异质性
- “复旦学人的科学精神与报国情怀”专题报告会举行
- 复旦大学第四届金秋曝书节举行
- 市教委副主任轩福贞来校调研“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
- 2020年度复旦大学“十佳百优”(医务)名单出炉
- 复旦两位医学专家荣获2018年度上海市市长质量奖
- 助力海外抗疫 海内外复旦人开始行动
- 传承近百年历史,以社区为课堂!复旦上医开给临床医学生的预防医学实习课这样上
- 区校签订红色档案工作合作协议 杨浦红色记忆档案图片展在复旦开幕
- 厦门大学党政领导来复旦调研考察
- 听抗美援朝、解放战争老战士讲述亲历故事!书画作品展开始展出
- 复旦大学构建多点位、立体化住房保障网,成就人才的职业理想、事业理想、人生梦想
- 复旦大学贺强团队研究揭示生物入侵降低滨海湿地保护地的成效
- 陈康令:大国更应该有大的样子
- 共建“介孔谷”项目,济南市、莱芜区与复旦云端签约
- 复旦大学校园信息化办公室申报项目获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信息化研究”专项重大课题立项
新闻公告
- 全体复旦人,请收好这份防疫温馨提醒 03-15
- 复旦上医2022年2月科研成果一览 03-15
- 复旦上医,共克时艰! 03-14
高考招生
- 复旦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2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0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