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子学院周鹏团队合作研究 发明可媲美脑计算的非线性新器件
人脑在20瓦特的能量消耗下即可进行高度智能计算,其主要原因在于单个神经元细胞具备多种线性和非线性运算功能。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采用传统晶体管电路来模拟人脑中的突触及神经元功能实现神经形态计算。然而,由于布尔逻辑运算需要多个器件组合才能实现,不仅需要大量硬件资源开销,而且在执行信息处理过程中极为耗能,远不及神经元细胞计算的高效性。
针对具有重大需求的类脑神经形态技术,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教授周鹏团队与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胡伟达团队合作,利用二维原子晶体的双极性固有特征,实现了单晶体管基非线性逻辑运算,为高性能低功耗智能系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北京时间6月7日,相关研究成果以《二维材料类神经晶体管逻辑门》(“Logic gates based on neuristors made from two-dimensional materials”)为题于发表于《自然-电子学》(Nature Electronics)。
在由传统器件构成的系统中,随着突触或神经元单元增多,所需晶体管数目呈现指数式增长,严重制约了类脑神经形态计算芯片的快速发展。因此,从实现人脑神经元功能出发,利用单晶体管获得非线性计算能力,将有希望构建真正意义上的“电子大脑”,实现高性能、低功耗的智能计算。
生物和晶体管单元在实现逻辑计算上的差异性
周鹏与胡伟达团队引入了二维材料的独特非掺杂极性特征,提出的新型类神经元逻辑晶体管在器件、系统层面上都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优势:不同极性(双极性硒化钨、n型硫化钼以及p型黑磷)的单晶体管可模拟神经元细胞实现完整的布尔逻辑操作;基于不同新型器件的组合可以进一步构建高面积效率逻辑电路,物理面积节约最高可以达到78%;同时,新型类神经元逻辑器件可以构建三维“同或”逻辑阵列,将其应用于二值卷积神经网络(BCNN),仿真计算表示在同一技术平台上,该网络计算效率已经超过由忆阻器基存算一体技术构成的BCNN效率。
目前,基于类神经晶体管逻辑门的BCNN芯片正在推进实现中,具有可媲美脑计算的高功能密度、高效率以及低功耗等特点,将进一步满足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应用的发展需求。
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博士生陈华威和副教授薛晓勇为论文第一作者,周鹏与胡伟达是共同通讯作者。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应急重点项目及上海市集成电路重点专项等项目的资助,以及教育部创新平台和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支持。
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928-021-00591-z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微电子学院周鹏团队合作研究 发明可媲美脑计算的非线性新器件
相关推荐
- 复旦园一秒入冬,来看看他们眼中的复旦
- 严锋:重估故事的力量与文学的边界
- 首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结果公布
- 教育部召开党组扩大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 抓实抓好基层党建工作!8位复旦大学基层党组织书记集体述职
-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2021年“思想者论坛”圆满举办
- 科研攻关课程教学两不误,新冠前沿成果走进医学生课堂
- 复旦大学举行“卓识、卓学人才”培育启动会暨青年教师“十四五”规划座谈会
- 复旦上医领导带队看望慰问援藏干部
- 上海市委宣传部与复旦大学续签新一轮共建协议
- 为新形势下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建言献策!第四届“一带一路”与全球治理国际论坛在复旦大学举行
- “真理之甘 信仰之源——纪念陈望道首译《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100周年主题展”在上虞开幕
- 张涛甫:把“双十一”打造成商业文明的标杆
- 传承红色基因 永葆初心本色 复旦大学纪念建党97周年主题党日活动举行
- 复旦上医组织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报告会 袁正宏作宣讲
- 创新不辍,2021复旦学术亮点
- 教师节,这些基础教育优秀教师和团队受到表彰
- 第四届复旦科技创新论坛举行
- 校长许宁生出席“未来知识社会与大学”论坛
- 复旦-欧洲中国研究中心开幕报告会举行
新闻公告
- 全体复旦人,请收好这份防疫温馨提醒 03-15
- 复旦上医2022年2月科研成果一览 03-15
- 复旦上医,共克时艰! 03-14
高考招生
- 复旦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2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0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