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教育部关于增设“交叉学科”门类、“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和“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的通知》答记者问
近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教育部关于设置“交叉学科”门类、“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和“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的通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就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1.请简要介绍设置“交叉学科门类”的背景及意义。
答:学科交叉融合是当前科学技术发展的重大特征,是新学科产生的重要源泉,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路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交叉学科发展。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厚实学科基础,培育新兴交叉学科生长点”。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指出“要下大气力组建交叉学科群”。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一些重要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已经呈现出革命性突破的先兆,新的学科分支和新增长点不断涌现,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势不可挡,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为健全新时代高等教育学科专业体系,进一步提升对科技创新重大突破和重大理论创新的支撑能力,在充分论证和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决定设置“交叉学科门类”,在学科专业目录上进行直接体现,以增强学术界、行业企业、社会公众对交叉学科的认同度,为交叉学科提供更好的发展通道和平台。
2.请简要介绍设置“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和“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的背景及意义。
答:随着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移动通信的普及,集成电路已经从最初单纯实现电路小型化的技术方法,演变为今天所有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成为支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成为实现科技强国、产业强国的关键标志。当前,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产业发展支撑能力显著提升,但整体技术水平不高、核心产品创新能力不强、产品总体仍处于中低端等问题依然存在。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决策部署,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作出设立“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决定,就是要构建支撑集成电路产业高速发展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从数量上和质量上培养出满足产业发展急需的创新型人才,为从根本上解决制约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上升,外部安全与内部安全问题相互交织,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挑战相互叠加,国家安全形势复杂严峻。维护国家安全,迫切需要大批具有全球视野、全局观念、战略思维、政治意识、能力担当的国家安全人才。《国家安全法》明确要求将国家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公务员教育培训体系,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推动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设立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决定设立“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既是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构筑国家安全人才基础、夯实国家安全能力建设的战略举措,也是立足国情、顺应发展的必然选择,将为全面加强国家安全学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奠定制度基础。
这两个学科,由于其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在理论、方法上涉及较多的现有一级学科,显示出多学科综合与交叉的突出特点,经专家充分论证,设置在交叉学科门类下。
3.请简要谈谈交叉学科设置与调整的管理机制。
答:长期以来,各方发展交叉学科的积极性比较高,也提出了很多有益的意见建议,但对交叉学科的内涵外延、演变规律、建设机制等缺乏统一认识,在概念上往往与跨学科研究相混淆,容易造成盲目上交叉学科的倾向。为推动交叉学科的科学有序发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在研究制定交叉学科设置与管理的相关办法,进一步明确什么是交叉学科、交叉学科如何建设发展、依托交叉学科如何开展人才培养等基本问题,并在交叉学科设置条件、设置程序、学位授权与授予、质量保证等方面作出具体规定,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交叉学科设置与目录管理制度。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教育部关于增设“交叉学科”门类、“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和“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的通知》答记者问
相关推荐
- 《文汇报》:强大的产业科技基础,是上海应用数学发展最大优势
- 闵行9月新学期将新添一所复旦系顶尖名校!为如期开学,他们今天做了这些事
- 沈维孝:数学研究需要热情,更需要持之以恒的专注
- 传承红色基因 永葆初心本色 复旦大学纪念建党97周年主题党日活动举行
- 6位复旦人当选!“上海社科新人”评选结果揭晓
- 微电子学院科研团队提出超低功耗二维柔性神经形态器件光电协同调制新策略
- 这个暑假,复旦青年们跟着驻村第一书记去扶贫
- 《极端制造》国际期刊复旦大学编辑部揭牌
- 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团队在靶向S蛋白的广谱抗冠状病毒多肽类融合抑制剂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 冬奥在即,复旦研发智能冰上运动训练分析系统,助你化身“冰雪精灵”
- 郑奕:让正能量产生大流量,让好声音成为最强音
- 张怡微:人工智能有助于文学照亮人性
- 沈国兵:浦东引领区,打造知识产权保护新高地
-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举行庆祝教师节座谈会
- 米博华:“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在“中共一大会址”前的遐想
- “铭记一生党栽培”:一笔特殊党费背后的故事
- 2020年上海高校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电子科学与技术专场及“智能时代的信息电子前沿”分论坛在复旦大学举行
- 疫情面前,复旦筑牢安全防线
- “上海北斗智慧应用创新研究中心” 授牌仪式暨专家咨询会议在复旦大学举行
- 白衣战士计苏华:复旦上医第一位共产党员,默默完成党和人民的一件件委托
新闻公告
- 全体复旦人,请收好这份防疫温馨提醒 03-15
- 复旦上医2022年2月科研成果一览 03-15
- 复旦上医,共克时艰! 03-14
高考招生
- 复旦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2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0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