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往知来,共创新章!“一带一路”教育国际交流分会第一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举行
12月25日,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一带一路”教育国际交流分会第一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第二次分会会员大会在复旦大学智库楼以线上会议方式举行。
协会副会长、“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推进委员会主任委员、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协会秘书处秘书长王永利出席会议并致辞。推委会副主任委员、分会理事长、复旦大学副校长陈志敏作总结发言。分会秘书长、复旦大学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陈玉刚主持会议。
分会副理事长、理事、会员各单位领导等80多家单位120余人参与线上会议。分会副理事长、山东科文集团董事长刘振鹏宣读2020年新加入会员单位名单,分会副理事长、北京语言大学副校长张宝钧宣读8家新增副秘书长单位名单。
焦扬:努力构建更加开放、包容、平等、互鉴的国际教育合作体系,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焦扬代表“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推进行动委员会和复旦大学,向教育部、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和兄弟高校长期以来对“一带一路”教育国际交流工作和复旦大学各项工作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焦扬指出,去年12月,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一带一路”教育国际交流分会正式成立,复旦大学有幸成为理事长单位,分会秘书处设置在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一年来,分会始终围绕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目标,推进民心相通、提供人才支撑、实现共同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会员网络更加广阔、品牌影响更加扩大、服务决策更加有效。
焦扬表示,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新发展阶段的机遇挑战,我们要坚持发挥教育在共建“一带一路”中的基础性先导作用,以更高水平的教育对外开放,打造“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升级版,努力构建更加开放、包容、平等、互鉴的国际教育合作体系,努力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努力服务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一是持续关注当下,搭建高层次合作平台。进一步深化教育卫生领域合作机制,推动成员单位加强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机构在疫情监测、科研攻关和公共卫生等领域的合作。二是持续聚焦变化,促进高水平对话交流。进一步把握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大趋势,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成员单位综合运用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尤其是疫情中大规模推进的在线教育,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展各学段教育国际交流。三是持续开创未来,培育高素质专业人才。进一步对接“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需要和沿线国家人才需求,发挥各成员单位区位优势和育人特色,重点围绕政策、规则、标准等,组织系列研修班和工作坊,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王永利:让“一带一路”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更具有针对性、普遍性和突破性
王永利代表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和刘利民会长对会员单位支持交流协会开展“一带一路”的工作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协会从1981年成立至今已近40年,得益于会员单位、分会的共同努力,协会工作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为我国民间教育、国际交流探索了很多非常有效的工作模式和方法。
王永利认为,协会具有政府助手、行业领头、专业化等关键作用。协会将继续发挥资源优势,外引内联、凝聚合力,重点建设一些平台和标准研发、质量保证,在师生能力提升和交流互访等方面要有突破,特别是“一带一路”建设和国内目前脱贫攻坚工作,要让“一带一路”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更具有针对性、普遍性和突破性。
王永利最后指出,过去一两年,国际形势发生很大变化,特别是疫情对教育国际交流带来了巨大挑战,下一步首先必须要面对现实,做好疫情长期持续的可能,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方法,通过网络视频进行探讨、保持联系、开展培训;其次,要趁这段时间加强内部能力建设,消化、提升过去40年通过国际交流积累的经验,为下一步发展奠定基础;第三,继续研讨其他应对措施,集思广益,共同做好疫情下、疫情后的国际教育交流工作。
共创“一带一路”教育国际交流更美好明天
陈志敏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分会成立的第一年非常不平凡,但在各个会员单位的支持下,分会工作仍然可圈可点,不仅参与协会多项重要活动,开展专项课题研究,举办多项国际交流和研讨活动,编辑分会的工作简报,还扩大会员规模,增设多位新任副秘书长。这些工作打下的基础,让我们对分会未来的工作极大地增强了信心。展望明年的工作,他表示,要准确把握教育开放大局,联动推进“一带一路”国际教育交流;全面推进三类教育交流,探索融合发展的创新路径;聚焦推进重点分会工作,深入拓展“一带一路”教育国际交流实践和研究工作;充分发挥会员单位优势,形成“一带一路”教育交流的蓬勃发展态势;不断加强分会基础建设,提升分会推进工作的能力。
陈玉刚在工作总结汇报中说,面对新冠疫情带来的挑战,在协会和“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推进委员会的领导下,分会克服困难、承担职责,不仅加强分会的机制建设和管理,而且设法克服疫情影响、积极开展国际交流,积极发挥研究力量作用、瞄准教育国际交流重要问题开展调查研究。2021年工作将重点聚焦开展课题研究,发挥智库作用;加强项目建设,打造特色活动;进一步拓展海外合作,推动国际化人才培养三个方向展开。
为进一步响应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的倡议,分会发出“一带一路”教育国际交流分会《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 提升巩固教育脱贫攻坚成效》倡议。
兰州大学校长助理贺德衍,厦门大学海外办学事务办公室执行主任兼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余宏波,西南交通大学国际处处长,国际教育学院院长任新红,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国际交流合作处处长、国际教育学院院长、爱尔兰学院院长熊英,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港澳台办公室)主任秦景俊,复旦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复旦附中青浦分校校长、浦东复旦附中分校校长吴坚,山东省昌乐二中执行校长张申,北京王府外国语学校副校长蔡久甜等新任分会副秘书长作交流发言。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鉴往知来,共创新章!“一带一路”教育国际交流分会第一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举行
相关推荐
- 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复旦大学七届二次教代会暨十八届二次工代会开幕
- 复旦大学与日本高能加速器研究机构(KEK)举行线上工作会议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中央宣讲团在上海高校宣讲
- 陈志敏当选中国国际中文教育基金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
- 《中国青年报》: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浦江主题光影秀幕后:复旦团队用灯光讲好百年大党、光荣之城的故事
- 上海16区百名青年任复旦“人民城市”讲师团成员!“青年体悟人民城市”系列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启动
-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学生与“南京路上好八连”开展联学共建活动
- 复旦上医《“十四五”发展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征求意见工作启动
- 台风“烟花”即将登陆,防汛抢险,学校严阵以待
- 致敬大师!宁树藩先生诞辰100周年 新闻学院举行纪念座谈会
- 他们为复旦奉献一生,2021年度复旦教职工荣休仪式举行
- 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滕建勇一行来院调研慰问疫情防控工作
- 致敬仁心 因爱共生 “陈春花知识实验室”向“一健康基金”捐赠仪式举行
- 咬定目标再出发:复旦大学张远波及18项成果获2018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
- 《千信胜万金》即将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发行
- 张维为:这四波爱国主义热潮,造就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自信的一代人
- 复旦大学举行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演练
- “一带一路”教育国际交流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京举办
- 复旦大学2020年上海市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选拔结果正式公布
新闻公告
- 全体复旦人,请收好这份防疫温馨提醒 03-15
- 复旦上医2022年2月科研成果一览 03-15
- 复旦上医,共克时艰! 03-14
高考招生
- 复旦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2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0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