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之珍:陈望道与复旦修辞学研究
2020年是陈望道先生进入复旦大学从事修辞教学、研究100周年。复旦的修辞学研究在望老的教育、带领下,逐步走上现代化、科学化的道路。望老的《修辞学发凡》被公认为现代修辞学的重要里程碑。但他1977年仙逝后,复旦的修辞学研究能否继承与发扬他的修辞学研究,不断开辟新领域、延续辉煌?这是一个大家关心的问题。
望老的学生宗廷虎、陈光磊、李熙宗等带领的修辞学团队,40多年来,对望老的修辞学理论加以阐扬,对修辞学史和修辞史深入开拓、创新,对语体学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大加推进。就“史”的研究来说,宗、陈两位用力尤多。前二十几年,宗、陈率领的团队主攻的是“中国修辞学史”;新世纪以来的二十年,主攻的则是“中国修辞史”,均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今年他们准备先对中国修辞史领域的新开拓编写一本《中国修辞史论》。
我在上世纪60年代初,曾是望老创建的复旦大学语言研究室修辞组的指导老师,对指导与带领他们学习望老的修辞学研究起了一些作用。回想1955年语言研究室刚成立时,曾约请了一批兼职教师,我记得有郭绍虞、吴文祺、李振麟、胡裕树等老师,校外还有周有光、倪海曙老师,现都已作古。我当时只有30多岁,今年已98岁高龄。作为历史见证者,为望老修辞学研究的继承、发展以及望老精心培养青年学生的事迹,提供旁证资料,也是义不容辞的。
这部《史论》之编,是对20年来复旦修辞学研究团队有关三种中国修辞史著作的回顾和总结。即:宗廷虎、陈光磊主编的《中国修辞史》(三卷本),宗廷虎、李金苓的《中国集句史》,宗廷虎、陈光磊主编的《中国辞格审美史》(五卷本)。它们是不同层次、不同视角的中国修辞史,也是在望老影响下三个领域中的“第一部著作”。如《中国修辞史》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古往今来的修辞现象演变史;《中国集句史》是我国第一本专门梳理“集句”现象的修辞史;《中国辞格审美史》是我国第一部将修辞学与美学互动交融探索的修辞史。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继承与发展了望道先生修辞学研究,持续创新,对中国修辞史研究作出了多角度的开拓。
从1920年望老应聘来复旦大学任教,开设修辞学课程,陈望道修辞学研究由孕育、建立到发展、并延伸至今,恰巧一百年。百年间,复旦大学的修辞学研究对全国学术界产生重要影响的,大约有四个阶段:一是上世纪30年代:望老的里程碑著作《修辞学发凡》问世;二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望老的一批文章与演讲对我国的修辞理论作了深入探索,开拓了修辞学理论的新境界;三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宗廷虎、陈光磊、李熙宗带领的复旦修辞学团队,以多角度、多层次的成果开拓了我国修辞学史研究的新领域,在语体风格研究上也有了新进展;四是新世纪头20年:宗廷虎、陈光磊带领的团队,又以多角度、多层次的系列成果,对我国修辞史这一新领域作了开创性的探索。正如《修辞学发凡》早就教导过的 “修辞学的述说,即使切实到了极点,美备到了极点,也不过从空前的大例,抽出空前的条理来,作诸多后来居上者的参考。要超越它所述说,并没有什么不可能,只要能够提出新例证,指出新条理,能够开拓新境界”。当代我国修辞学蓬勃发展的事实,就是很好的证明。
其实望老的一生,对语言学的多个领域,都曾发挥过重要的作用。望老一系列创新理念、创新道路和方法,丰富了我国的语言学理论。若能为语言学科如语法、语音、词汇、语言史、语言学史等更多领域所吸取,也必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作者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上海市语文学会前会长,第一届上海市语言学研究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濮之珍:陈望道与复旦修辞学研究
- 上一篇:杨焄:唐音宋调里的江南群山
- 下一篇:张晖明:以改革系统集成谋划新举措
相关推荐
- “两大工程”成果发布仪式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理论研讨会举行
- 国家扶贫日之际值得关注!一场记录复旦帮扶足迹的展览,一场聚焦新时期消费扶贫的座谈会
-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孙真荣赴复旦大学考察调研
- 最早“逆行者”钟鸣和上海五院50名战士“出关”回家
- 相融相合 相得益彰 第六届上医文化论坛举行
- 沉痛悼念!“当代心脏病学之父”陈灏珠院士逝世
- 孙春兰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全体会议上强调 一流的师资成就一流的大学
- 徐雷:专业不减量,育人提质量, “三全育人”整体格局下的高校课程思政建设
- 大气科学研究院教授王桂华主持申报项目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 复旦大学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
- 交流“十四五”改革发展与规划调研阶段成果!复旦大学召开暑期务虚会
- 鼓励原始创新解决卡脖子问题!孙春兰副总理调研复旦大学
- 复旦大学人文社科青年融合创新团队专题论坛暨校庆115周年学术报告会召开
- 市人大杨浦代表组调研复旦、同济“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情况
- 复旦大学与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战略合作协议续签仪式举行
- 永远跟党走,奋进新时代!复旦上医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暨致敬“医路奋斗者”主题党日活动
- 姚凯:培养人才自主培养核心竞争力 ,打造世界人才中心
-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客座教授李树锦荣获上海市“白玉兰荣誉奖”
- 复旦上医召开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援摩洛哥医疗队保障工作视频会议
- 拥抱新时代 奋斗新征程 校长许宁生在复旦大学2021届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新闻公告
- 全体复旦人,请收好这份防疫温馨提醒 03-15
- 复旦上医2022年2月科研成果一览 03-15
- 复旦上医,共克时艰! 03-14
高考招生
- 复旦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2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0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