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纯磨玻璃肺癌”5年生存率可达100% “
日前,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主任、胸部肿瘤多学科综合诊治团队首席专家陈海泉教授领衔的团队针对“磨玻璃结节型”肺癌开展了大量研究,首次系统定义该类型肺癌为一种特殊的临床亚型,并针对其特性提出了分类而治的策略,制定出“磨玻璃结节型”肺癌诊治的“复旦标准”,系列成果在《胸部肿瘤杂志》《胸外科年鉴》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近日,陈海泉教授受邀撰写的“磨玻璃结节”型肺癌诊治策略专家综述再次在《胸外科年鉴》刊登。
重新定义磨玻璃结节型肺癌
长期以来,“磨玻璃结节”困惑着不少人群。一方面,有研究证实95%在体检中发现的肺癌,在影像检查报告中均表现为“磨玻璃结节”;另一方面,“磨玻璃结节”型肺癌越来越多见于传统肺癌的“低危人群”,令人闻之色变。
随着筛查技术的进步和体检意识的深化,肺部‘磨玻璃结节’已经成为当前体检中的常见名词,临床中‘磨玻璃型’肺癌也非常多见”,陈海泉教授表示,“这类肺癌病灶在医学影像上呈现与周边肺组织密度不一样的结构——密度增高、但仍能看清楚其中的血管纹理,因而也被称为是‘磨玻璃型’。”
研究中,陈海泉教授团队发现“磨玻璃结节型”肺癌与既往认知中‘对应病理诊断的贴壁亚型的肺癌’有显著差异。结合大量临床病例的分析和国际上的多项研究,陈海泉教授认为一些在影像学报告上表现为同样特征的“磨玻璃”,可能是全然不同的肺癌亚型。为此,在进一步的研究分析中,陈海泉教授团队纳入了878例“磨玻璃结节型”浸润性肺腺癌临床病例,证实了“磨玻璃结节型”肺癌在病理上除了可以对应贴壁亚型肺腺癌外,也可以是腺泡亚型、乳头亚型或其他亚型的腺癌,即使是在“纯磨玻璃结节型”肺癌中,非贴壁亚型的肺腺癌比例也达到44.5%。该成果首次将磨玻璃结节型肺癌定义为一种特殊的肺癌亚型,破除了以往的笼统定义,为此类肺癌的精准治疗奠定了基础。
“透明度”不同,疗效差异大
陈海泉教授团队研究发现,结节“透明度”是临床IA期和浸润性病例I期磨玻璃结节型肺癌的的重要预后因素。在临床上,根据结节的“透明度”,可以将磨玻璃结节型肺癌分为纯磨玻璃结节型肺癌:此类肺癌病灶呈现在医学影像学上比较均匀;混合型磨玻璃结节型肺癌:此类肺癌病灶在医学影像学上表现为“透明度不均”,部分不透明;实性型磨玻璃结节型肺癌:这类肺癌病灶在医学影像学上表现几乎不透明。这三类肺癌的I期患者5年生存率可分别达到100%、87.6%和73.2%。
胸膜发生转移是否会影响磨玻璃结节型肺癌患者的生存?陈海泉教授团队进一步开展研究发现,与实性结节型肺癌相比,混合型磨玻璃结节型肺癌有不同的预后因素,胸膜浸润与否并不是混合型磨玻璃结节型肺癌的预后因素。
外科手术是治疗磨玻璃结节型肺癌的主要手段。对于新发现的磨玻璃结节型肺癌,陈海泉教授团队推荐至少经过4-6个月的随访,以降低良性患者的手术比例,避免过度治疗——良性磨玻璃结节型肺癌通常会在随访期间消失。在陈海泉教授团队外科手术切除的磨玻璃结节型肺癌中,恶性比例占93%。
国际指南推荐,肺癌患者手术前通常需进行常规的气管镜、PET/CT、骨扫描和脑磁共振检查。陈海泉教授团队通过前瞻性临床试验研究证实,这些检查手段在针对磨玻璃结节型肺癌的治疗中没有获益。陈海泉教授表示,此研究有效精简了磨玻璃结节性肺癌的术前检查流程,减少侵入性检查带来的创伤,同时避免医疗资源的浪费。相关成果在《胸部肿瘤杂志》刊登。
研究中,陈海泉教授团队还发现影像学上表现为磨玻璃结节为主的肺腺癌均没有纵隔淋巴结转移。基于此,陈海泉教授团队开展了一项前瞻性临床试验,进行选择性纵隔淋巴结的清扫策略,以适当减少清扫范围,减轻患者负担。相关研究目前正在进行中。
找到多发型“磨玻璃肺癌”鉴别方法
在国际领域,多发型磨玻璃结节型肺癌的诊治仍缺乏相关共识。分散在肺部的多个结节到底是多个原发病灶,还是从其他部位“跑过来”的转移灶,一直是肺癌领域的难题。为攻克这一难关,早在2014年,陈海泉教授团队率先提出了基于病理亚型混合驱动基因突变的鉴别方法,同时提出肺癌的T分期法,有效鉴别多发型磨玻璃结节型肺癌的真实面目。近年来,陈海泉教授团队又创新性的提出了基于影像学的鉴别方法,并给出了鉴别标准:即多发磨玻璃结节或是单个实性结节合并磨玻璃结节的病灶,均应被视为多原发。相关成果发表在《肿瘤外科学》杂志。
基于多发型磨玻璃结节型肺癌分期方法,陈海泉教授团队结合回顾性数据,提出此类患者手术应当结合磨玻璃结节的大小、数量、位置、影像学特征以及患者年龄、基础疾病和肺功能状况等综合评定。为多发型磨玻璃结节型肺癌的外科治疗提供了“复旦标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早期“纯磨玻璃肺癌”5年生存率可达100% “
相关推荐
- 携手建设一流区域医疗中心!复旦上医与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 复旦大学获批建设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
- 澜湄青年交流合作中心在复旦大学成立
- 在复旦“第七教学楼”,看祖国西部的小康
- 复旦大学基础研究特区计划第一批项目启动
- 投下庄严神圣的一票,复旦大学师生热情参与上海市区人大代表换届选举
- 教育部参观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并举行新党员入党宣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活动
- 生物医学研究院陈飞团队揭示真核生物转录机器在转录早期命运决定的机制
- 校党委书记焦扬同志与新任处级干部培训班学员集体谈话并对干部履职尽责提出要求
- 杨新宇 金理:在现代与多元中不断前行的上海文学
- 生物医学研究院和附属肿瘤医院雷群英团队研究报道支链氨基酸代谢重塑在胰腺导管腺癌早期发生中的重要作用和分子机制
- 沈逸:三个灵魂拷问,一场全球治理能力的极限测试
- 复旦大学博士生医疗服务团赴陕西宝鸡凤县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 上海(复旦大学)扶贫研究中心揭牌
- 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程炜团队国际合作研究揭示家庭环境与儿童行为问题关系的脑结构基础
- 沈国兵:以一体化和高质量服务新发展格局
- 复旦大学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召开
- 附属肿瘤医院发布三阴性乳腺癌治疗“中国方案”
- 复旦大学2020年度科技工作会议召开
- 复旦开学第一课 焦扬:让青春如玫瑰绽放,让生命如大江奔腾!
新闻公告
- 全体复旦人,请收好这份防疫温馨提醒 03-15
- 复旦上医2022年2月科研成果一览 03-15
- 复旦上医,共克时艰! 03-14
高考招生
- 复旦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2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0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