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学研究院王磊、桑庆团队发现人类卵子成熟障碍新致病基因并探索干预策略
2016年,复旦大学王磊团队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发表论文,首次发现人类卵子MI期成熟阻滞为新孟德尔显性遗传病,发现了第一个突变基因TUBB8并阐明了作用机制。虽然TUBB8突变能解释30%左右的卵子MI期阻滞患者,但仍有大量患者原因不明,表明存在其他新致病基因。
近日,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教授王磊和副研究员桑庆团队联合国内多家生殖中心,研究发现了导致人类卵子MI期阻滞的第二个突变基因TRIP13(第一个突变基因为团队于2016年发现的TUBB8),并发现了不同的隐性突变类型导致完全不同的两种疾病(纯合无义突变引起Wilms tumor,纯合/复杂合错义突变引起女性不孕及卵子MI期阻滞)。同时,针对患者突变卵子进行了非基因编辑的分子干预,逆转了疾病表型,为未来患者的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5月29日,相关研究成果以《TRIP13基因错义突变引起女性不孕及卵子成熟期阻滞》(“Bi-Allelic Missense Pathogenic Variants in TRIP13 Cause Female Infertility Characterized by Oocyte Maturation Arrest”)为题,在线发表于国际著名遗传学杂志《美国人类遗传学杂志》(The 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
在本研究中,团队成员在四个卵子MI期阻滞家系中发现了TRIP13基因的不同纯合/复杂合错义突变 (图1)。先前研究显示,TRIP13基因编码产生AAA+-ATPase蛋白在减数分裂染色体配对重组中发挥重要作用,也是有丝分裂纺锤体检验点的关键成员。
图1 在四个卵子MI期阻滞家系中发现了TRIP13基因的不同纯合/复杂合错义突变
研究人员在细胞系及患者永生化细胞中发现,突变降低TRIP13及其下游HORMAD2的表达可解释减数分裂阻滞表型。患者永生化细胞的染色体分离未有明显异常说明有丝分裂不受影响。
2017年,英国研究者发现TRIP13的纯合无义突变及纯合剪切突变导致Wilms tumor(Nat Genet,2017),同时突变患者永生化细胞中的染色体分离出现异常。本研究中,TRIP13的纯合错义/复杂合突变患者仅存在生殖异常,且纯合错义突变患者永生化细胞中的染色体不存在异常。这些证据表明,TRIP13不同突变类型会引起蛋白剂量差别,导致其在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中的差异作用,最终导致不同疾病的发生。此外,给予一名突变患者的卵子体外注射一定剂量的野生型TRIP13 cRNA,可使卵子成功排出第一极体 (图2)。这为未来开展临床患者的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图2 给予一名突变患者的卵子体外注射一定剂量的野生型TRIP13cRNA,可使卵子成功排出第一极体
王磊和桑庆为本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博士后张治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医院院生殖中心李斌、上海集爱遗传与不育诊疗中心伏静、上海交大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李蓉医生、江苏省人民医院生殖中心刁飞扬医生、沈阳菁华医院生殖中心李彩虹医生为共同第一作者。研究也得到了上海集爱遗传与不育诊疗中心主任孙晓溪、上海交大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生殖中心主任匡延平及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研究员梁晓珍的帮助及支持。
近年来,王磊、桑庆团队联合其他研究者已发现了人类早期生殖过程中的4种新孟德尔疾病,9个新致病基因,并明确了部分基因的致病机制。成果相继发表于N Engl J Med (2016), Science Transl Med (2019), Am J Hum Genet(2016, 2017, 2018, 2020)等国际高水平杂志,为相关患者的遗传咨询及实现辅助生殖中的精准医学实践奠定了基础。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生物医学研究院王磊、桑庆团队发现人类卵子成熟障碍新致病基因并探索干预策略
相关推荐
- 王阳:基础教育阶段优秀生源过度集中影响教育生态
- “哪怕是5分钟的课,我也充满激情!”这位复旦军人校友,用生命传播党的创新理论
- 第十届反应堆物理与核材料学术研讨会在沪举行
- 复旦大学师生热议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
- 科技创新 融合共赢 2019复旦·思源全球领袖论坛举行
- 郑长忠:为世界谋大同而凝聚共识——中国外交话语权提升的逻辑与路径
- 研究成果发于《自然》主刊,类脑研究院生物医学人工智能团队构建全球微生物基因目录
- 复旦大学召开2020年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审计进点及述职会议
- 巾帼不让须眉,致敬复旦的她们!
- 复旦大学开展疫情防控指挥系统应急演练
- 比利时荷语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副校长访问我校
- 网上教学不忘育人初心 复旦大学课程思政与抗疫同向同行
- 材料科学系梅永丰课题组报道新型仿生水黾的自驱动智能材料
- 陈志敏当选中国国际中文教育基金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
- 复旦大学2018年“一二·九”主题歌会唱响青春
- 复旦上医孙宁课题组、黄国英课题组合作揭示RNA结合蛋白quaking在心脏肌纤维形成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 复旦与市信访办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立上海市信访与社会治理研究基地
- “匿影求生”:复旦大学袁正宏/陈捷亮团队揭示乙肝病毒微染色体逃避清除的表观调控机制
- 一起认识2020-2021学年度复旦大学优秀学生标兵
- 复旦上医举行“十四五”规划调研首场座谈会 老领导老同志代表为医学院发展建言献策
新闻公告
- 全体复旦人,请收好这份防疫温馨提醒 03-15
- 复旦上医2022年2月科研成果一览 03-15
- 复旦上医,共克时艰! 03-14
高考招生
- 复旦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2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0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