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召开2018年度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
2019年1月8日,复旦大学召开2018年度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校长许宁生出席会议并讲话。副校长张人禾作工作报告。公共卫生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管理学院有关负责人,先后就本单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经验作交流发言。常务副校长桂永浩主持会议。
2017年9月,我校获批为“双一流”建设高校;10月,获批开展“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依托以上有利条件,学校全面推进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通过主动对接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在构建科教融合协同育人体系上进行积极探索。学校将高质量博士生培养与“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建设对接。通过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需求,聚焦“双一流”建设目标,真正实现将高水平博士生培养与高水平科研有机结合。同时,抓住教育部、国家卫健委、上海市共建托管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及其直属附属医院、上海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等契机,深入推进医教协同机制建设,以临床拔尖人才、医学紧缺人才培养为重点,全面提高医学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医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
许宁生在讲话中对2018年学校研究生教育工作表示肯定,强调要充分认识在新时期加强研究生教育、推进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意义,并对学校下一步深入综合改革提出明确要求。一是要认清研究生工作的大方向,抓住博士生培养这一核心,抓好研究生教育质量,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掌握未来的复旦人。要准确把握国家“高精尖缺”的战略需求,对接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正确认识研究生教育规模与质量的关系,正确把握“双一流”研究生培养任务的要求,正确处理好导师个人生源需求规模与质量之间的关系。二是要牵住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这个牛鼻子,拉动全校力量,提升研究生培养水平。导师和研究生是高校创新的主体和创新军团的主力,如何提升他们的创新热情和能力,是我们改革的着力点。导师和研究生的创新紧密相联、不可分割,他们的集聚融合是碰撞创新火花的机制。各培养单位要花力气选好导师和学生,把敢为天下先、敢为创新献身、敢于攻坚克难作为遴选导师和选拔研究生的首要标准;要创造创新生态,创建各类创新平台;要坚持自主原始源头创新;要有勇立前沿、决心引领的勇气和魄力。许宁生强调,深入推进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还要敢于打破疆界,促进融合创新;敢于面对复杂问题,尤其是在破解研究生教育资源配置这个难题上下功夫。学校各部门、各培养单位要敢于建立新机制,通过机制创新实现研究生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高水平研究生教育格局的形成。
许宁生校长号召全校各部门结合本次会议要求,尽快拿出战略方案和行动计划,积极谋划研究生教育水平全面提升,为下一步召开全校研究生工作大会做好准备。他强调,要下大力气彻底去除“存在问题”学位论文,全校上下要明确一致对此“零容忍”;要下大力气提高本校本科生读博数量和全校对外交流博士研究生的数量。
会上,张人禾介绍了我校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总体思路和战略布局,回顾总结了2018年学校研究生教育工作取得的成果,对我校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了重点介绍。他指出,在2018年,学校在研究生教育,尤其是博士研究生教育方面,持续推进改革、敢为人先、守正创新。在全校共同努力下,取得一系列新的喜人成果,研究生人才培养能力得到全面提升,研究生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力度不断加大,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日益完善,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再上新台阶,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成效显著,研究生已成为我校科研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研创新能力进一步激发,研究生成为学校科研生力军的势头日益显现。他进一步指出了下一步改革的重点和方向、并对研究生教育支撑“双一流”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
在院系研究生培养工作经验交流环节,公共卫生学院教授何纳、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林鑫华、管理学院教授吕长江,分别就各自单位在研究生人才培养方面的创新性探索、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举措落实成效等情况作了交流发言。
学校党政领导、机关部处负责人,各院系所、附属医院研究生教育工作负责人,各个研究生培养单位的研究生教务秘书,以及研究生院、医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办公室全体员工等210余人与会。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复旦大学召开2018年度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
相关推荐
- 曹祎遐 张昀天:数字化多元技术 助力文创走下高台
- 生物医学研究院黄鑫欣团队合作研究发现激活一氧化氮通路可以促进造血干细胞的归巢和植入
- 复旦大学新增2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设点数累计41个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刘杰团队发现肠区域神经免疫调控新机制
- 长三角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成立仪式曁大中小学生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举行
- 让复旦校园更有温度、奋斗更有热度、文化更有厚度!2021年复旦大学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会议召开
- 丹尼尔·巴雷多:各国应尽快接种抗网络霸权的“疫苗”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光科系博士毕业生朱成钢获第十六届王大珩光学奖学生光学奖
- 复旦大学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数增加至20个,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名单公布
-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白泽战队勇夺第十三届全国信息安全竞赛决赛总冠军
- 第一批上海市依法治校示范校和标准校结束公示复旦大学和复旦大学
- 复旦大学召开2020年全校统战干部会议
- 复旦大学李博和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萧向明团队合作研究揭示我国生态文明战略实施有效促进了滨海湿地的恢复
- 复旦大学党委常委会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 复旦大学图书馆迎来建馆百年
- 微电子学院周鹏课题组合作研究在新型光电探测器研究中取得开创性进展
- 高分子科学系魏大程团队研发半导体性光刻胶
- 战“疫”英雄凯旋!复旦人齐齐刷屏迎你们回家
- 焦扬同校团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
- 芮明杰:面向未来的产业竞争力
新闻公告
- 全体复旦人,请收好这份防疫温馨提醒 03-15
- 复旦上医2022年2月科研成果一览 03-15
- 复旦上医,共克时艰! 03-14
高考招生
- 复旦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2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0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