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光科系博士毕业生朱成钢获第十六届王大珩光学奖学生光学奖
3月28日,2019年第十六届王大珩光学奖评审会以网络视频形式召开。会议对31所高校及科研院所初评产生的33名学生光学奖候选人进行终评,评选出学生光学奖获得者30名。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光科学与工程系2019届博士毕业生朱成钢荣膺“高校学生光学奖”。 这是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光科系成立以来的第四位王大珩光学奖获奖者。
朱成钢为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19届博士毕业生,师从费义艳副研究员和徐雷教授,主要从事光学生物传感方面的研究,发展了基于小分子芯片和无标记芯片检测系统(斜入射光反射差技术)的新型高通量筛选平台,并成功地筛选获得若干蛋白的先导化合物。他在《自然》(Nature)主刊和子刊等期刊共计发表了7篇高水平一作/共同一作学术论文,其中发表在《自然》(Nature)主刊的共同一作论文被该期刊评选为2019年度十大杰出论文(10 remarkable papers from 2019)。
朱成钢获奖的主要科研成果包括:提出了一套无标记OI-RD光学生物传感系统光路的系统性校准方法,为无标记光学检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提供了保障;发展了基于电调谐变焦透镜的全内反射OI-RD光学生物传感系统,为研发更高灵敏度的OI-RD光学生物传感系统打下了坚实基础;建立了基于异氰酸酯表面的小分子微阵列的制备方法,并制备了包含3375种活性化合物的小分子微阵列;采用无标记OI-RD光学生物传感系统和小分子芯片对肝癌、亨廷顿舞蹈病等重大疾病相关的靶点蛋白进行了高通量药物活性筛选,成功发现了其先导化合物,为肝癌和亨廷顿病等不治之症提供了全新的治疗思路和潜在的治疗药物;建立了一套基于小分子微阵列的无标记OI-RD光学检测和质谱检测的靶点识别平台。
王大珩光学奖自1996年设立以来已评选十六届,先后评选出中青年科技人员光学奖获奖者25名,学生光学奖获奖者261名。许多获奖人员成为学有成就的科学家,其中多人担任科技部门、科研单位、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的负责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光科系博士毕业生朱成钢获第十六届王大珩光学奖学生光学奖
相关推荐
- 老校长颜福庆文稿集入藏档案馆
- 【壮丽七十年 奋进“双一流”】做基础医学引领者 双一流建设排头兵
- 投下庄严神圣的一票,复旦大学师生热情参与上海市区人大代表换届选举
- 孙春兰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全体会议上强调 一流的师资成就一流的大学
- 今天,苏步青先生诞辰119周年!纸短情长,看苏老尺牍中的家国情怀
- 齐心投入 积极探索 复旦大学“在线教学”十五天
- 五名优秀研究生获评复旦大学第十一届“学术之星”特等奖
- 复旦与德宏携手成立“一带一路”南亚东南亚区域发展研究中心
- 复旦大学校园信息化办公室申报项目获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信息化研究”专项重大课题立项
- 基础医学院免疫学系严大鹏课题组发现病毒免疫逃逸的新机制
- 《“一带一路”教育国际交流优秀案例选集》发布,讲述“一带一路”教育国际交流的故事
- 许闲:保险机制为防疫抗疫筑起健康保障防线
- 宣讲团专家深入基层、走进师生!复旦大学全覆盖开展宣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和复旦中学联手打造!“长宁区复旦中学哲学教育基地”揭牌
- 复旦大学率先开展“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试点
-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教授当选为第五届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理事
-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王戎团队以二氧化碳排放为新地理学指标评估中国新冠肺炎疫情控制的公共卫生成效
- 复旦大学教授刘钊著《古文字构形学》获第四届全球华人国学成果奖
- 杨浦区-复旦大学联防联控座谈会举行
- 人类表型组研究院陈兴栋研究组构建1990-2030年肝癌发病预测模型
新闻公告
- 全体复旦人,请收好这份防疫温馨提醒 03-15
- 复旦上医2022年2月科研成果一览 03-15
- 复旦上医,共克时艰! 03-14
高考招生
- 复旦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2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0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