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办“学党史·悟原理——社会主义文艺思想的实践品格”高峰论坛
(通讯员 王玉辉 李玲飞 摄影 王雷亭 缑宇)6月24日,由中国传媒大学主办的“学党史·悟原理——社会主义文艺思想的实践品格”高峰论坛在中传国际交流中心隆重举行。
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中国传媒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仲呈祥,《求是》杂志社原副总编辑刘润为,中国作协原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炯,著名剧作家王朝柱,《中国艺术报》总编辑康伟,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张德祥等专家应邀发言。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教授出席论坛并作总结讲话。论坛分为两个单元,分别由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段鹏教授、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党委书记张金尧教授主持。中国传媒大学师生代表参加了会议。
仲呈祥教授致欢迎辞并作主旨发言。他指出,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最大的优势之一是“文化优势”、“理论优势”。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便继承和弘扬了“哲学优势”和“道义优势”。他强调,今天当我们重温中国共产党与社会主义文艺的百年关系史时,会清楚地发现,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与时俱进的发展历程中所取得系列成果,为进一步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南和实践路向。
刘润为从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与社会主义文艺“理论”和“创作”的关系角度,发表了题为“中国共产党与延安文艺运动”的演讲。他表示,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便在着手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的同时,努力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文艺理论解决中国的文艺问题。他强调,一切从人民的意愿出发,一切由人民主导,一切归结于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延安文艺运动昭示给我们的“大道”。只有遵循这一“大道”,社会主义文艺才能从繁荣走向更大繁荣,才能保障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张炯发表了题为“中国共产党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演讲。他从“本质论、创作论、功能论、生态论、发展论、批评论”六个方面归纳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并深入解读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文艺政策的发展、演变历程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他强调,我国文艺战线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实践中,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迎来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光明前景,我们应该坚信,中国文艺将会更好地服务于人民和社会主义,从一个高峰攀上另一个高峰。
王朝柱结合自身的创作经历,用诙谐幽默的语言讲述了自己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指导实践创作的认识。他提出了自己在社会主义文艺创作中,尤其是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创作方面遵循的三条原则: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大事不虚,小事不拘”,尊重历史,切忌胡编乱造;采用艺术的手段再现革命历史,要坚持史诗品格追求。
康伟总编辑从“问题意识”“以人为本”“创新精神”三个维度系统阐释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文艺思想的实践品格。他表示,新时代中国文艺的时代命题之一,就是如何在实现整体上更大繁荣的同时,在史诗般的新时代写出新时代的史诗;如何在“美起来”的历史进程中、在人民幸福生活的创造中、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中,发挥主体性作用。他还提出,“文化让国家伟大”不是自然实现的,而是在不忘初心,守正创新,不断提升艺术创作的能力,努力筑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艺高峰的伟大进程中实现的。
张德祥教授从“文艺的人民性”“民族精神与英雄主义”“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三个方面详细阐释了对社会主义文艺思想的认识。他提出,当今时代正处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中国文艺将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导下继续前进,守正创新,创作出更多优秀作品。同时他还指出,要放眼世界,以艺术的方式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艺术想象和审美烛照。
廖祥忠书记在总结发言中对各位专家莅临论坛表示感谢。他指出,本次论坛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与会专家学者共同学习研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发展历程、理论特色,为建设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文艺理论、文艺批评话语体系拓展了学术视野。专家们的发言系统阐释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的发展历程与深刻内涵。他强调,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更要坚持“社会主义文艺思想的实践品格”,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为指导,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思想的话语体系、学术体系、学科体系,坚定文化自信,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的贡献。
段鹏副校长在主持中提到,此次论坛旨在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决策部署,对加强落实教育部党组要求、扎实推进我校党史学习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也体现了我校科学研究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张金尧教授在主持中针对专家们的精彩发言也谈了学习体会,并表示,我校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为指导,努力争创一流。
本次高峰论坛由中国传媒大学主办,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中国传媒大学研究基地、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中国传媒大学科学研究处等单位共同承办。光明日报、中国艺术报、中国文化报、中国青年报、文汇报、中国社会科学网、光明网、雅昌艺术、艺术中国、《艺术传播研究》杂志等媒体提供学术支持。
(编辑:阎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我校举办“学党史·悟原理——社会主义文艺思想的实践品格”高峰论坛
相关推荐
- 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2020届毕业生经验交流会
- 学校纪委推出“党章中的纪律”专题线上学习活动
- 树立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校园新风尚
- 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党总支组织师生参观李大钊故居
- 我校研究生获得2019国际大学生类脑计算大赛三等奖
- 人文学院组织慰问留校国际学生
- 我校成功举办2021年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入孵路演评审会
- 2021年度中国传媒大学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考核及干部选拔任用“一报告两评议”大会热烈召开
- 我校师生参与创作的舞台剧《盛世欢歌》(《笑颜人》)成功上演广受好评
- 经济与管理学院组织“青春心向党·筑梦新未来”贵州中学生游学活动
- 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期中教学总结暨工作推进会
- 信通学院召开“践师德、战疫情”线上教师座谈会
- 我校推出首个国际传播双师对话课
- 经济与管理学院本科同学积极积极参与“战”疫志愿服务
- 人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志愿者在海外积极助力防控工作
- 我校持续引入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资源数据库
- 广告学院启动“寻迹百年 学史立人”党史学习月活动
- 思政教师职业赋能之“打造思政理论课金课”座谈会成功举办
- 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受邀参加斯里兰卡国际学术研讨会并作主旨演讲
- 中传“创业者言”系列访谈活动成功举行
新闻公告
- 雄安集团公共服务公司到文化产业管理学院调研交流 03-17
- 学生公寓服务中心举办2022年春季职工培训会 03-17
-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崔建民局长来我校调研交流 03-16
- 宣传部党支部赴密云区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03-14
- 机关党委书记张海为国际交流与合作处讲授专题党课 03-14
- 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团队赴兴安盟科右前旗对接工作 03-14
- 我校召开202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专项推进会 03-14
- 伊丽媛献唱《人民江山》用歌声传递两会精神 03-14
- ?图书馆召开意见征集会 推进“中传学者文库”建设 03-13
高考招生
- 中国传媒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