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中非合作议程中的假新闻报道”线上论坛举行
(通讯员 葛艳玲)北京时间2020年10月14日下午,由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ICSF)和坦桑尼亚圣奥古斯丁大学联合主办的“应对中非合作议程中的假新闻报道”国际线上学术讨论会顺利召开。来自中国、南非、坦桑尼亚、尼日利亚、赞比亚等国的10余位资深媒体人和专家学者,50多位与会者,就中非合作议程下中非新闻报道的理念、路径和挑战等理论和实践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线上论坛部分参会者
会议分为专题演讲和自由问答两个环节。分别由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副院长张艳秋教授与圣奥古斯丁大学新闻传播系主任Peter Mataba博士主持。张艳秋教授首先对会议的联合主办方进行了简要介绍,并代表会议的主办方对各位参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
坦桑尼亚圣奥古斯丁大学学术事务副校长Pontian Ndabaneze教授致开幕辞
坦桑尼亚圣奥古斯丁大学学术事务副校长Pontian Ndabaneze教授在开幕辞中指出,中非报道中存在不少误导公众的假新闻,这严重阻碍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沟通交流,危及新闻业。他认为,非洲记者不应简单地重复西方媒体的报道,而应在报道之前,进行事实的核查以及必要的更正。
在专题演讲环节,新华社非洲分社执行副总编曹凯、南非“中非项目”新闻网站执行主编Eric Olande、赞比亚记者Lovering Sichizya、尼日利亚记者Idowu John Bakare、中国国际电视台新闻制作人沈诗伟、坦桑尼亚媒体专家Ali N.Sultan分别作专题演讲,分析了中非报道中假新闻出现的根源,认为假新闻的出现与国际环境、社交媒体、中非传媒体制和民众媒介素养等因素有关。中非关系的良好发展需要双方媒体客观务实的报道,双方在面对假新闻时应该充分发挥政府、外交官、记者和民间团体的作用,积极发声、主动回应,以建设性的报道推动中非关系发展。
中非媒体人和专家学者作专题演讲
新华社非洲分社执行副总编曹凯指出,以肯尼亚为例,媒体的假新闻有些是出于政党或外国势力的政治动机,而非洲某些私营媒体往往由于追随于西方媒体的报道,给中非关系制造了麻烦。南非“中非项目”执行主编Eric Olande表示,就非洲民众而言,由于缺乏针对中非关系的知识教育和殖民记忆的不安全感,导致类似“非洲债务陷阱”这样假新闻的产生。媒体记者需要接受教育,学习新的新闻报道方式,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建构性新闻如果能够在非洲得到很好的实践,将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假新闻的蔓延。尼日利亚记者Idowu John Bakare指出,假新闻和不实信息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已经司空见惯,而假新闻的产生源自于一些国家利益及地缘政治因素。中国国际电视台新闻制作人沈诗伟表示,应对假新闻的挑战是纠正与修复损失,社交媒体的发展使生产和传播假新闻变得容易和廉价,而修复这些假新闻传播造成的损害却代价高昂。他建议媒体开展更具建设性和调查性的新闻报道,来解决中非关系问题。坦桑尼亚记者Ali N.Sultan指出,假新闻是一种“武器”,记者如果对真实的事件充耳不闻,新闻的真实性也荡然无存。记者担负着重要责任,要报道有事实依据的新闻,而不是成为假新闻的推波助澜者。
其他参会者针对如何解决假新闻问题,也分享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他们认为,中非交流的信息透明度非常重要,双方应在面对有争议的议题时快速有效地做出回应,并对公众做好公共传播。中非之间需要加强媒体合作,以便信息的有效传达和沟通。中非应努力建立一种应对假新闻的机制,建立一个澄清假新闻的平台,让信息在利益相关者之间顺畅流动。除了非洲政府,中国方面应加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尤其是记者的沟通。中非的新闻从业者们应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揭穿假新闻。
张艳秋教授在论坛总结中指出,中非双方都非常重视媒体合作和交流,以更好地理解彼此。中国和非洲国家的政府、私营部门、智库和教育机构的努力推动了彼此间的理解不断加深。面对误解、刻板印象乃至假新闻,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媒体合作,定期举行对话,促进更加积极有效的人文交流。
在中非合作论坛成立20周年之际,为进一步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传播和拓展中非媒体交流合作,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与坦桑尼亚圣奥古斯丁大学将在坦桑尼亚合作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东非研究中心,中心将于2020年10月23日揭牌。东非研究中心旨在建立一个联合学术平台,开展有关文明对话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全球传播的系列学术合作,推进世界不同地区协作,构建一个共享知识的共同体。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应对中非合作议程中的假新闻报道”线上论坛举行
相关推荐
- ?党委教师工作部举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 培训学院再次为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工作从业人员开展培训
-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举行2021国际学生欢迎仪式暨新生说明会
- 外国语言文化学院百名校友参加返校日系列活动
-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贺信和科技大会重要讲话精神
- “跨越”4大洲 17国留学生齐聚“云答辩”
- 新闻传播学部官微推出“读书周”系列推送
-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党委组织开展“回顾峥嵘岁月,传承红色基因”主题党日活动
- 学校为无房教职工协调解决住房需求
- 数据科学与智能媒体学院召开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集体学习会
- 中国传媒大学2019年度校级科研项目中期考核和2018年度校级科研托举项目结项考核工作顺利完成
- 李新军副校长参观指导夏季学期实践教学成果展
- 北京市大学生体育协会台球分会换届工作会议顺利召开
- 数据科学与智能媒体学院推出“课程思政”双师课程改革
- 离退休人员党委召开党史学习教育扩大会议
- 经济与管理学院举办2020级新生家长线上见面会
- 经济与管理学院举办2021年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公益讲座
- 广告学院与博报堂共同发布2019生活者“动”察研究成果
- 信通学院课程思政用战“疫”元素彰显育人实效
- 请关注,新学期有关通知信息汇总!(持续更新中)
新闻公告
- 雄安集团公共服务公司到文化产业管理学院调研交流 03-17
- 学生公寓服务中心举办2022年春季职工培训会 03-17
-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崔建民局长来我校调研交流 03-16
- 宣传部党支部赴密云区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03-14
- 机关党委书记张海为国际交流与合作处讲授专题党课 03-14
- 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团队赴兴安盟科右前旗对接工作 03-14
- 我校召开202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专项推进会 03-14
- 伊丽媛献唱《人民江山》用歌声传递两会精神 03-14
- ?图书馆召开意见征集会 推进“中传学者文库”建设 03-13
高考招生
- 中国传媒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