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首都师范大学 > 新闻公告 >

美术学院邀请尚辉主讲《全国美展视野下的首师美术教育》

2019-11-11 0 新闻公告 来源:首都师范大学新闻网

11月5日下午,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主任、《美术》主编、首都师大美术学院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尚辉先生的讲座《全国美展视野下的首师美术教育》在本部实验楼学术报告厅举行。讲座由美术学院党委书记常建勇主持。美术学院全体教职员工以及硕、博研究生参加此次讲座。

尚老师围绕“全国美展的变迁与体制的完善,全国美展的作品类型与创作模式”、“ 第十三届全国美展首师大美术学院的优异成绩与全国美展其他作品的比较”、“当下美术创作的现状及美术教育问题”三部分内容展开。针对本届全国美展在评审标准、题材局限等方面受到的批评,尚辉老师开宗明义:全国美展在新中国成立至今70年间,在推进中国现代艺术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是其他展览无法替代的。他从民国时期举办的三次“全国美展”谈起,着重梳理1949年至今全国美展的发展脉络,明晰全国美展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功能,揭示出全国美展与建构国家和民族形象的紧密关联性。讲座中,尚辉先生肯定了首都师大美术学院在第十三届全国美展中的优秀表现,有25件作品入选(含1件获奖提名作品,3件进京作品),包括7件教师作品,11件在读学生作品,涉及中国画、油画、版画、壁画、水彩画、综合材料等多个品种。尚辉认为,美院师生的喜人成绩,得益于其“涵盖门类齐全,学科建设均衡”的教育体系,工笔人物画、写意人物画、工写结合的人物画、写实油画、表现性绘画等代表性学科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启发,共同促成了首师美术作品的丰富面貌。尚辉先生列举和评析了大量全国美展优秀作品,概述了全国美展的评选标准,并指出当下美术创作面临的问题。尚辉老师提出:“对生活理解的片面化、简单化,错把采风当深扎,惯于抄袭公共图片,使用图像素材的现象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行为”,某些创作者缺乏细致观察生活的热情,因而难以对生活进行高度的概括与提炼。因此无法塑造艺术典型,难以发挥艺术个性和艺术创造性。尚辉先生尖锐地指出:“图像经验对艺术思维的侵蚀,致使画家难以分辨什么是绘画造型艺术形象,什么是图像形象。明晰二者的区别,绘画才不会死亡。”

尚老师的演讲详略得当,言必有物,一个半小时的高质量讲座,令人意兴盎然。尚辉先生的观点紧扣当今社会的时代脉搏和人文环境,密切关联中国美术创作和文化事业的发展趋势,见地深刻,发人深思,在场师生受益匪浅。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美术学院邀请尚辉主讲《全国美展视野下的首师美术教育》

相关推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