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首都师范大学 > 新闻公告 >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理论中心组举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会

2020-11-18 0 新闻公告 来源:首都师范大学新闻网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11月12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按照学校党委统一部署要求,召开院党委理论中心组(扩大)学习会,专题研讨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学院班子成员、党委委员、院长助理、各教研室主任、支部书记、学院教代会主任、专业负责人等参加会议,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杜春丽主持。

  杜春丽作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工作部署,指出要加强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研究阐释,宣传好、贯彻好、落实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学院教师对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展开热烈讨论。学院资深教授陈新夏谈到,“十四五”规划与2035年远景目标振奋人心,在现代化建设中既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确立人的主体性和民主法治意识,又要防止现代化建设给人带来的不良影响。院长王淑芹指出,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准确研判,提出的各项任务目标及其保障机制,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指明了前进方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重要体现;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不仅自己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好全会精神,而且要融入教育教学当中,发挥好思政课立德树人的主渠道作用。教授杨芷英对“十四五”规划中积极应对老龄化国家战略表达了强烈兴趣,表示积极开发老龄化资源、发展银发经济对现代老年人来说既是保障,又是机遇。教授韩华指出“十四五”时期,北京在意识形态领域将呈现出许多新特点,维护意识形态安全任务艰巨。科学预判“十四五”时期北京在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风险挑战,有针对性制定应对策略,对于推动“十四五”时期北京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教授祝志男认为《规划》勾勒了独特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发展战略,既将长期目标与阶段目标结合,稳步实现“阶梯式”前进,又明确指出现代化强国战略的最终诉求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并在2035年取得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副教授李基礼就“十四五”规划中关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社会文明程度谈了自己的体会,认为文明程度的提高和现代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副教授黄志军谈到,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就是在可预见的未来,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得到增强。副教授李宏伟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的大变革,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副教授韩文乾围绕新发展格局进行了分享,从历史与现实的维度阐释了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性;从自主与开放的维度分析了新发展格局的内涵;从继承与发展的维度阐释了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特征;从创新与改革的维度分析了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陈新夏作总结发言。

  学院党委今后还将组织各党支部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引导思政课教师进一步学深悟透,加强理论研究阐释,将相关内容及时融入课堂,让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地落实。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理论中心组举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会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