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首都师范大学 > 新闻公告 >

蔡雯老师到良乡基础学部“通识大讲堂”讲授诗词格律与写作

2018-12-03 0 新闻公告 来源:首都师范大学新闻网

  11月29日晚,良乡校区基础学部“通识大讲堂”在综合楼1203举行,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蔡雯老师以“诗词格律与写作”为题为同学们作了一次精彩的讲座。良乡基础学部教学办公室兰侨成老师及300余名大一同学到场聆听。

  蔡雯老师从押韵、平仄、对仗三要素为同学们讲述了古代诗词的格律美,并以诗词中“声”与“情”的关系作结,详述了对诗词创作的理解。她从“近体诗的格律”入题,阐述了八句律诗与四句绝句的概念。接着,蔡老师就诗词格律的第一要素“押韵”展开讲解:唐以前的诗词押韵主要以口语为主,唐以后的诗词押韵则以韵书为主。她继而补充解释了有关的四部韵书,分别是隋朝陆法言的《切韵》、唐代孙愐的《唐韵》、宋代陈彭年、邱雍的《广韵》以及南宋刘渊编撰的《平水韵》,其中,陆法言的《切韵》被称为韵书的定型之作,《广韵》则是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部韵书。蔡老师讲到诗词格律的第二要素“平仄”时强调,诗词平仄分为长短调与高低调,分别有“拼音法”与“拼音排除法”两种辨别入声的方法。其中平仄还有四个注意事项:叶平韵、“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原则、粘对以及“忌三平尾、忌孤平”。在阐释诗词格律的第三要素“对仗”时她说,律诗的颔联与颈联需要对仗,而词的对仗则遵循词谱。她以《笠翁对韵》的文字为例进行讲解,提起了同学们极大的兴趣—“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之后,提出了一个思考题“你认为最好的古诗是哪一首?”蔡老师以其为引提出了杜甫的《登高》,并着重讲解了《登高》一诗中的诗词格律。讲座的最后,蔡雯老师简述了诗词创作中声与情的关系,并告诉同学们“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点铁成金”的诗词写作方法。

       通过蔡雯老师对“诗词格律与写作”的讲解,同学们深切感受到诗词在形式、语言、和意境上的美感和古典文化的律动。整场讲座师生互动气氛热烈,同学们收获颇丰。

 

 

(供稿:谢迎姣、代林桔)

(值班编辑:扈晓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蔡雯老师到良乡基础学部“通识大讲堂”讲授诗词格律与写作

相关推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