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长安大学 > 新闻公告 >

建工学院“担使命建功脱贫攻坚 绽青春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2020-07-28 0 新闻公告 来源:长安大学新闻网

2020年是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新时代这个出卷人呈现的一份时代考题。长安大学赴陕西商南暑期社会实践队于7月12日至18日在商南县开展了以“担使命建功脱贫攻坚?绽青春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实践活动,此次社会实践活动由建工学院辅导员王永辉、寇大为担任指导老师。


实践活动开展首日,实践队来到商南县金丝峡镇脱贫路上的典范村庄太子坪村,太子坪村因其“旅游脱贫”的独特发展致富方式而备受关注。本着“党建领航,旅游带动”的工作宗旨,在“产业围着旅游转,旅游围着脱贫干”这一口号的引领下,金丝峡镇依托5A级景区金丝峡,拓展脱贫思路,打造了“18公里旅游沿线”,太子坪村更是致力于通过旅游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借助其独特的发展优势及发展空间,不断增加创收渠道及创收方式,同时也为贫困人口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在下午与村民群众访谈的过程中,实践队员也深刻感受到村民群众由内而外散发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太子坪村调研

太子坪村座谈


7月14日,实践队前往青山镇,对青山镇的脱贫攻坚工作现状进行了深入调研,与脱贫路上的优秀群众典范交流沟通。当地社区通过成立社区劳务合作组织、收集整理社区居民的技能信息、帮助社区居民工资洽谈等方式,极大程度上解决了社区居民就业信息获取渠道少、就业难、工资无保障等实际困难。


此外,实践队还参观了青山镇花园村的部分脱贫产业,花园村老支书韩诗忠是花园村通过产业脱贫致富工作的带头人,他通过拓展产业形态,挖掘花园村的发展潜力,建设了青山镇第一个人工鱼塘基地并取得阶段性的成果。虽已花甲之年,但韩老支书的言语铿锵有力,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基层党员干部敢闯敢拼的劲头和党员干部应敢为人先的先锋模范作用。


村老支书介绍渔业养殖


7月15日,实践队前往商南县湘河镇。湘河镇因耕地少、产业散,原始粗放的产业发展方式严重制约了脱贫进程,村镇干部广泛开展调研,结合湘河镇的环境特点,因地制宜、注重生态,聚焦贫困人口脱贫,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在湘河镇扶贫干部的带领下,实践队先后参观了蝎子养殖基地、香菇种植基地及中华蜂养殖基地。下午,实践队面向湘河社区高三毕业生及学生家长开展了“高考志愿填报分享会”,实践队成员从高考志愿的填报方式与时间、地方专项计划和填报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了志愿填报经验分享。


高考志愿填报分享会


7月16日,实践队深入碾子沟村,参观了解天麻产业链,通过与当地村民交流,调研学习天麻产业如何带领当地群众走上脱贫致富、乡村振兴道路。碾子沟村在近五年脱贫攻坚工作中成果突出,已先后帮扶近200户贫困群众通过天麻产业、依靠自身劳动获得持续的经济来源并已实现脱贫。在黄支书的带领下,实践队前往天麻生产基地,对天麻种植、接种、加工、售卖等流程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此外,实践队深入当地贫困户开展调研活动,在与当地村民的交流中,队员们深切感受到他们对政府脱贫工作及村镇干部辛劳付出的感激。


碾子沟村调研


7月17日,实践队先后前往商南县博物馆和商南县烈士陵园。在商南县历史博物馆,学习商南千年文化底蕴与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的实践精神;在商南县烈士陵园,队员们共同为逝去的先烈鞠躬默哀,表达缅怀之情,激励自身永葆革命信念。通过参观博物馆并瞻仰烈士陵园,实践队员充分了解了商南历代文化风貌,在感慨商南历史底蕴深厚的同时更加缅怀英勇奋战的革命先烈,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和革命传统教育。


商南烈士陵园合影


脱贫传播青春好声音,扶贫汇聚青春正能量,在此次实践中,队员们跋山涉水,进村入户,认真调研扶贫产业,与当地干部深入交流,详细了解村民生产生活新面貌,切身感受到基层扶贫干部的辛劳,扶贫产业的蓬勃发展,村容村貌的显著变化。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实践队员更加坚定了脱贫攻坚战的必胜信心,作为新时代青年,实践队员定会努力在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贡献青年智慧和青春力量。


(审稿:孟庆鹏 网络编辑:韩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建工学院“担使命建功脱贫攻坚 绽青春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相关推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