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长安大学 > 新闻公告 >

建工学院“追寻党的足迹 感悟党的初心”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2020-07-28 0 新闻公告 来源:长安大学新闻网

7月17日,长安大学赴陕西延安“追寻党的足迹,感悟党的初心”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圆满收官。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期间,在指导老师刘轩、李明轩的带领下,实践队陆续参观了延安革命纪念馆、宝塔山革命景区、梁家河等地,在红色氛围中感悟革命先辈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艰苦奋斗精神。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延安在1936到1948年期间作为中共中央所在地,无数革命先辈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奋斗的印记。在延安革命纪念馆、枣园革命旧址、宝塔山等地,通过一桩桩流传的故事、一件件留传下来的旧物,队员们仿佛看见了那个尽管条件艰苦却初心不改、热血澎湃的奋斗年代。宝塔山上,队员们激情朗诵诗歌--《延安精神代代传》,切身感受到实事求是、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也明白了正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守这份初心和使命,我们党才能在极端困境中发展壮大,才能在困顿逆境中毅然奋起。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最难得的就是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饱经风霜而本色依旧,我们应该牢记自己肩上的使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在梁家河,村史馆中历史的缩影和知青窑洞旧居的点点痕迹无不折射出习总书记带领群众奋斗的光辉岁月,队员们学习了解习总书记当年带领群众打淤坝,修建沼气池,开办铁业社、裁缝社、供销社等创业奋斗故事,深刻体会到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刘轩老师于此地给队员们上了一堂生动而特殊的微党课,从延安精神的内涵到当代大学生如何学习、传承和发扬延安精神,勉励队员们将延安精神贯彻到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实事求是、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加强学习,提高水平


实践期间,实践队参观了鲁迅艺术文学院旧址,探访党在延安时期的文化传播中心。鲁迅艺术文学院曾是孕育艺术瑰宝的摇篮,冼星海先生的《黄河大合唱》、贺敬之先生的《回延安》这些脍炙人口的作品都在这里传唱。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即使是在物质最贫瘠的时期,仍紧抓文化发展。新时代已然开篇,大学生的学习之务切不可怠慢,努力提高自身文化素养,是我们当代大学生的第一要务。


学思践悟,知行合一


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实践期间,队员们参观了清凉山和延安新闻纪念馆,站在新的历史立足点上回望革命年代新闻工作的缩影。在革命时期,清凉山肩负了党的“喉舌”重任,新闻工作者做到了有斗争的地方就有报道,有群众的地方,就有为民为党宣传。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仍要承担好职责和使命。同样,在今后的校园传媒工作中,校园新闻工作者们应当以学生为中心,把服务同学和教育引导学生相结合,将党的路线政策方针付之于实践。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队员们在红色革命圣地——延安,探寻革命先辈砥砺前行的过往,感悟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本次社会实践不仅仅是对身体的磨练,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使队员们的信仰之基更加牢固,精神之钙更加充足。在今后的日子里,相信实践队队员一定会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去拥抱自己的理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实践队员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

实践队员在宝塔山合影

实践队员在枣园合影

实践队员在中共七大旧址合影

队员认真聆听讲解员讲解梁家河历史


(审稿:孟庆鹏 网络编辑:韩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建工学院“追寻党的足迹 感悟党的初心”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相关推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