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古出新:“炁象?埴象——马路.吕品昌的艺术”双个展开幕
“中央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年度提名·2020:炁象·埴象——马路&吕品昌的艺术”双个展10月17日上午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这也是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时隔9个月后恢复开馆的首个大展。本次展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担任学术主持,修复研究院院长王颖生、美术馆馆长张子康担任展览总监,红梅担任策展人。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秘书长徐里,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徐冰,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吕品晶、原党委副书记王少军,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隋建国,中国油画院院长杨飞云,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张方白,江西省教育厅厅长郭杰忠,景德镇陶瓷大学党委书记梅世灿,景德镇市政府常务副市长黄金龙,景德镇陶瓷大学副校长吕金泉,以及袁运生、马常利、李静森、杨先让、曹春生、陈文骥、易英、杨阳等嘉宾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张子康主持。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致辞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在致辞中表示,中央美术学院的传统是尊重学术、追求卓越。美院造型学科是历经百年的老学科,从改革开放到新时代以来,我们始终在探索造型学科的发展如何能够跟上时代的脚步。马路教授和吕品昌教授就是造型学科长期以来一方面担当学术组织工作,另一方面长期思考如何使造型艺术具有时代表现力的突出代表。 谈及此次提名展二位教授展出的作品,范迪安表示有三个突出的特点:一是他们长期思考如何在中西文化碰撞交融的语境中找到中国艺术新的生发点,找到自己艺术创新的原点。在这次展览中既有马路一大批具有天地宇宙意识的新作品,又有他在绘画媒介和材料上所形成的各种表现的风貌。陶瓷艺术有千年以上的传统,更是在今天面临着现代转换和创新发展,吕品昌这些年抓住了陶瓷媒介材料的转换,探索不同工艺和陶瓷材料结合的可能性,可以说从多个维度去研究,形成了此次展览所呈现的丰富面貌。二是他们都特别注重艺术的品质。无论绘画什么形态,雕塑何种模样,无论表达什么主题还是作品有多大体量,其实中央美院看重的就是“品质”。而这个品质后面是艺术家长期地积累,深度地研习以及在文化中熏染出的学养。三是他们对中国美术在当代发展的信心和信念。无论绘画亦或是雕塑,在当今都遇到创新这一极大难题的语境下,二位始终抱定勤勉、勤奋、一如既往地情怀和精神,才有了此次展览极为丰富的展出作品。 “两个展览的题目都有‘象’,‘炁象’讲的是产生能量、动能的精气神;‘埴象’体现了生长于这块土地的作品”,范迪安表示,这代表着二位教授的作品都是从传统中来,又呈现着时代发展的崭新气象。
艺术家马路致辞
“一个展览的名称是对自己创作的指向和总结,正如父母为我取的名字,他是一条路、一股气,将带着我们继续走、继续探索、继续思考”。马路在发言中谈到借由此次展览梳理和思考了自己近十年的创作理念和思路,是一次非常难得的重新审视自己创作的机会。
艺术家吕品昌致辞
展览的学术提名是建立在对一个艺术家整体的思想高度、实践经验、学术成果以及社会影响力所作出的综合考量。吕品昌对于学校给予自己的此次提名展感到荣幸。“我在中央美术学院待了25年,这25年是我人生当中最长的一段经历,也是我最重要的一段人生经历。我的身边大师云集,人才济济。我深知自己作为一个提名人,作为一名按照中央美术学院名师要求的艺术家,仍距离遥远。但是,我会用我的一生去努力、去追求”。
策展人红梅致辞
策展人红梅在发言中阐述了展览的意义。她谈到,“提名展”是中央美院标杆性的展览,这源于它严格的遴选制度以及对于参展艺术家和被提名的艺术家在其各自领域所作出的杰出贡献。此次提名的两位艺术家,由于他们新的艺术思想产生了新的价值观,并且经过几十年的历史创作、艺术创作和积淀,他们形成了能够反映自身价值观的艺术语言。马路看见了“炁象”,既不同于西方经典的抽象,也不同于中国传统的意象,“炁象”是能量的转换,是变化发展,是自然生成,却被艺术家人为发现之“象”;吕品昌看见了“埴象”,“埴象”是其深深扎根中国大地,从陶土中来,怀着匠心的赤子之心创作出的原型与复制,博弈与张力、规制与自由之象。二位艺术家的“炁象”和“埴象”创造了自己的艺术史,也推动了中国现代艺术发展和变化的可能性。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张子康主持开幕式
本届年度提名展展出了中央美术学院原造型学院院长、油画系主任马路教授和原造型学院副院长、雕塑系主任吕品昌教授的新作共计100余件。“炁(qì)象·马路艺术十年”分为三个版块展出:“那”系列(2010-2013)、“听”系列(2014-2016)、“重叠”系列(2017-2020)。“埴(zhí)象:吕品昌艺术三十年”分为三个版块展出:原型·复制(复制系列)、规制·自由(金砖系列、历史景观系列、触摸世界系列、太空计划系列)、博弈·张力(捆绑的形体系列、璧系列、阿福系列、中国写意系列),清晰呈现了二位教授在各自艺术领域的深入探索和艺术成就。 展览将展至11月1日,之后将巡展至景德镇陶溪川美术馆和深圳美术馆。
开幕式嘉宾合影
领导嘉宾观展
展览现场
马路 碧天浊浪(2020-06命名)丙烯、综合技法 110cmX210cm 2017年
马路 非对称空间 丙烯、综合材料 100cm×160cm 2014年
马路 化 丙烯、综合技法 100cm×140cm 2017年
马路 残阳照重云 丙烯、综合技法90cmX120cm 2016年
吕品昌 复制no.1-骥 铸铝430x170x290cm 2017年
吕品昌 中国写意no.48-鉴宝者 青铜及陶瓷现成品 950x60x250cm;7510x120x150cm 2011年
吕品昌 金砖no.2 钢玉瓷 45x45x10cm 九块 2016年
吕品昌 太空计划No.18 钢铁、不锈钢和废旧机械零件 270x340x340cm 2008年8月
宣传部吴琼/文 宣传部何逸凡美术馆李标/图 宣传部宋曼青实习生田洁怡/编 2020年10月21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入古出新:“炁象?埴象——马路.吕品昌的艺术”双个展开幕
相关推荐
- 记怀乃正师兄丨孙景波教授策划一场“知遇间之解读”
- 教育部:“大考之时”每个人都要当好“大考之人”
- 百年共创千秋业,五代同堂四月天:中央美术学院百年校庆于校庆日正式启动
- 我校“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培训班”圆满结业
- 学生工作部到大兴区慰问我院“村官”
- 中央美术学院参加2018年滇西脱贫攻坚部际联系会和教育部直属系统扶贫暨援派工作推进会
- 丹青镌刻颂百年峥嵘——美术界庆祝党的百年华诞展览掠影
- 王川个展“并行:历史与当下”亮相广州33当代艺术中心
- 2018年博士后进站面试考核会议举行
- 精彩“云”课|视觉艺术专题:中国当代艺术 / 陈旷地·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
- 写生路上——川渝怀古
- 成团啦 | 中央美术学院学生党员“星火团” 正式成立
- 精彩“云”课丨公共问题意识与艺术创作 / 孙伟·造型学院雕塑系
- 想当策展人吗?丨第三届“策展人的诞生”大赛优胜组展览举办
- 五月歌会丨红色基因在青春之歌中传承
- “2018大同雕塑双年展”筹备工作启动
- “交响2018:国际十校设计与插图联展”开幕
- 纪念丨以生命之塑,见内美之光——深切缅怀司徒兆光先生
- 精彩“云”课|行书基础 / 祖彦飞·中国画学院
- 非常疫情·CAFA行动丨中央美院教授孙景波的“诗情画意”:2020——中国天使的眼睛
新闻公告
- 喜报丨“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中央美院获佳绩 10-14
- 鸽之舞:胡西丹·克里木作品展亮相索卡艺术中心 10-13
- 雕塑系张伟教授获第十七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10-13
- “润泽无声——戴泽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 10-01
- 发布丨中央美术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 09-30
高考招生
- 中央美术学院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央美术学院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央美术学院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央美术学院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本科招生信息(非简章) 08-05
- 中央美术学院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音乐学院2008年本科招生简章 08-05
- 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本科招生信息 08-05
- 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本科招生信息 08-05
- 中央美术学院2013年各地分专业招生计划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