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院院长范迪安做客凤凰卫视《问答神州》
记得2019年中央美术学院的「太虚之境」展览吗? 范迪安:所谓“网红打卡地”,其实就是因为你置身于整个的国际交流中。 问答神州「美力中国」系列-- 专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
“我们要培养艺术家, 不是培养一批会画的工匠”
每年高考后,语文作文题目往往会成为大家津津乐道的热点话题。而最近几年,中央美术学院的招生考试题目也每每在喜爱艺术的人群当中掀起一阵旋风。人们发现:央美的考试题目不再局限于对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考查,明显增大了对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文化敏感度和思辨能力的考查,考验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 这种变化,最明显地出现在2015年央美招生考试考场里:监考老师给每位考生发了一颗棒棒糖,要求“根据棒棒糖创作色彩表达”、“根据棒棒糖的味道体验,对包装进行再设计”……
范迪安:每年我们本科招生专业考试的命题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也是非常富有挑战性的课题。在央美的周边有各种考前培训班,有一个不可避免的弊端就是用应试的方法来进行训练。这对于我们选拔人才会有些妨碍,其实也不是很科学的备考。 我们招生选拔人才,当然需要比较深厚的基本功,但更重要的是要考察考生是否具备整体思维的基础能力。我们並非要求所有的考生都变成全面型的人才,人才还要靠进入学校之后来培养,但是这个苗子呢,要比较正,要具备这样的基础。所以这些年,我们注重以考试命题引导考生,特别像设计专业、建筑专业,更有特别的央美试题这样一个特色。有一年的设计类专业的考题,取的是鲍勃·迪伦的一首歌,要求根据一首歌的歌词涵意进行创作。 还有,我们不同专业的考试,也会采取一种共同取向类型的题目。比如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们几乎每天都听到《我和我的祖国》这首歌曲。我们就希望考生要把“我"和我们的国家、社会能够更多的联系,所以我们就出了一个《我的》系列考题。 你说这些考题很刁吗?也不是很刁难学生。它是比较开放的,是可以激活学生思维的。 吴小莉:通过这样考试招进来的学生,有什么不同吗? 范迪安:我觉得学生思想的活跃程度很明显地提高了。另一方面,学生对艺术的理解,我们说“比较正确了”。因为我们要培养艺术家,不是培养一批会画、会设计的工匠。 范迪安:在学校教学阶段,我们的重点是要培育学生两方面的素质:一是要有央美的学术品格和气质。虽然中国的美术教育都有共同的方向,但是不同的学府还是有不同的学术传统。央美要传承的、要体现的一种比较深厚、比较纯正、高品质的这样一种艺术素养。 另外一方面,就是要让学生们能够尽可能打下比较宽阔的基础。虽然央美的学科设置、专业设置、院系设置,现在还有具体的分门别类,但是今天,面对一个全球信息时代、文化充分交融交汇的时代,学生应该在学校几年有一个综合的、全面的发展。
毕业展: 学生走向社会,社会走进央美
由于疫情,除了日常教学而改为线上外,中央美术学院最受师生关注的“毕业季”也不得不做出调整,开辟了2020年线上毕业作品展。这一个“不得不”的改变和创新,多少会让毕业生们感到遗憾,同时也让每年把参观毕业季当成一次艺术之旅的大众粉丝若有所失。因为毕业季在央美校园内外都被看作是一个艺术节日,而它的创立者正是范迪安。 范迪安:通常毕业生的作品展是学生人生艺术道路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有的学生可能到后来都难以企及。至少,毕业作品展是艺术院校的一个教学成果汇集。但是今天,光是来自我们内部的自我欣赏是不够的,必须让我们的人才成果、作品成果能够得到更多的社会检验。 实际上,现在大学生的就业创业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所以通过举办毕业季,全方位地展示我们的毕业生作品,有助于社会了解这份优质资源。毕业季不仅是观众来得多,其实也是为学生走向社会做一次现场推介。毕业季持续两个月时间,去年有三十多万观众参观。 吴小莉:收费吗? 范迪安:毕业季,我们基本上就是免费了。因为校园里不仅是在美术馆里有展览,我们还在操场上搭起巨大的临时展馆,也把各个教学空间都拿来做展场。可以说整个校园就是一个大美术馆。 我觉得这样做的好处至少有两个:第一,不同专业的学生和教师可以互相观摩,大家共同研判教学的优差和需要改进的问题。尤其毕业展的作品标签里,不仅要写上学生,连老师的名字也写上去。这样对于我们研判教学的状况,是一个最生动的现场;第二个,就是为了让大学生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这也是让社会了解央美的一个很大的平台。 范迪安:毕业展一开幕,前三天就是一个很火爆的时间段,很多学生的作品就被藏家认购了。应该说青年学生,他们也没有太多关于市场的经验,总体来说,作品的价格是属于便宜的,但是重要的是,让青年学生感觉到自己的作品有人欣赏、有人收藏,这个增加了他的信心。 还有一些设计类的作品,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投入也很大,作品的成型度很高。比如一套家具、一套茶具、一个室内装饰设计、一个空间建筑设计,这些都可以马上转换为实际的产品,所以也有很多企业前来认购,甚至和学生签约为它的设计师。 对于学生来说,通过毕业季的展出,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学生,他们就会组成小群体来进行创业了。所以现在央美的学生毕业后不是单兵作战,往往一个搞设计的、一个搞造型艺术的,甚至还有一个人文学科能够写文案的组成创业团队。 吴小莉:就是一个很完整的小型文创公司的雏形了。 范迪安:对,这样对于我们大学生就业创业其实是一个很好的推动。实际今天整个教学人才培养,说到底是要培养能够为社会所用的人。他们能够施展自己的青春才华,但同时他们能够根据社会今天的需求来形成组合。反过来,对学校来说,学校要尽可能建立一个自己的小生态。它不仅是一种专业知识的培养,实际上是帮助青年学生在青春成长阶段比较全面地发展。 范迪安:今年的毕业季,我们是叫做“线上毕业季”,线上毕业展应该说也是永不落幕的毕业展。而且我们援请了优秀的网络公司来共同研究,形成不同专业的展示方法。 吴小莉:这会不会成为我们的一个常态,以后毕业展都是线上、线下都有? 范迪安:您这个问题正是我们最近思考的。通过这一次线上展览,我们觉得,如果要有更多的公众来了解我们的毕业生作品,就需要把线下和线上的展览同时开展起来。我相信明年我们就会正常举办实体空间中的展览,但与此同时还要加强线上的展示推广。
“所谓‘网红打卡地’, 其实因为你置身于国际交流中”
中央美术学院的新美术馆由建筑大师矶崎新设计,2008年投入使用后,成为央美师生、公众及艺术家观摩学习和展示的实际空间。每年一度的毕业展已经成为金字招牌,其余时间的展览和活动更是排得满满的。国际性的学术论坛与讲座、公共与社区美术教育活动、中外艺术家们的作品展览等等,令央美美术馆既专业前卫又开放活泼。例如2019年埃利希的“太虚之境”、卡普尔的个展,一度使央美美术馆成为时髦的网红打卡地和明星出没地。 吴小莉:您做过中国美术馆的馆长,所以您一直觉得美术馆是一个让大家提升美学的重要场所。即使校园在培育美学创造者的过程中,也是可以继续面向社会。 范迪安:是的,我觉得对于学府来说,我们今天应该从多种角度来做出自己的贡献。毫无疑问,人才培养是我们的本职,但是学院又是很丰厚的学术资源地,这些大量的学术资源,应该尽可能跟公众见面。此外,作为艺术学府,它要体现文化交流、交融的功能,就是要在国际文化交流中也要发挥作用。 从内容上来说,文化交流无非是两大类:一类是历史性的、经典的,这个是相互欣赏的过程;另外一类就是当代文化。从某种程度来说,当代的更能吸引年轻艺术家和年轻观众的兴趣,因为他们从当代艺术作品那里可以看到艺术家思考问题的角度、表达的方式,特别是创新的、具有个人风格的特征,对他有更直接的吸引力。所以所谓的“网红打卡地”,其实就是因为你置身于整个的国际交流中。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吴小莉:您和年轻同学的交往中,有没有感到他们有什么困惑? 范迪安:困惑就是在他们之前的艺术史上已经有那么多名家名作,大师壁立,经典传承,所以你怎么超越前人和超越自我?这个的确是现在从事艺术的人很苦恼的。可能你一动手,你画的东西别人已经画过了;你自己苦苦冥想出来的创意,结果网上一搜索,已经有过了。图像世界的新的氛围、新的语境,我们看得越多,越会感觉到挑战,有时候会陷入困惑。在这种情形下,做老师的要引导学生坚定他们致力成才的信念,实现自己的价值。就是要在精神上更多地跟学生有互动、有启发。就央美而言,要让学生能够从自己的前辈、名家名师的创造中来形成自己的精神支撑。
更多精彩,敬请收看: 2020年7月17日首播的: 凤凰卫视《问答神州》专访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范迪安(上集)
问答神州/文图宣传部/编2020年7月18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中央美院院长范迪安做客凤凰卫视《问答神州》
相关推荐
- 院长听课丨山水可畅游,网课无馀闲——新的一周网课这样打开
- 名家聚首 共话“中国设计40年”
- 以艺抗疫丨中央美院博士研究生抗疫主题创作展开展
- 北京市艺术体育院校2021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工作交流研讨会在我校举办
- 国新办发表《2006年美国的人权纪录》
- 北京高校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表彰大会举行,中央美院设计学院党总支、强勇、白晓刚分获表彰
- 携笔从戎 丹青报国:我校四名学子于抗战胜利纪念日应征出发
- 范迪安院长会见青岛西海岸新区工委书记、区委书记孙永红一行
- 中央美院当代四大家“蜕变”千年瓷都
- “镶嵌中国——马赛克艺术邀请展·北京”开幕
- “紫苑墨痕——开苑四老书画展”在恭王府博物馆开幕
- 美院新青年 开启艺术新征程:2018年新生开学典礼举行
- 中央美院引领“美力中国”丨范迪安院长做客凤凰卫视《问答神州》(下)今晚播出
- 今天致敬美院每一位教师
- “设计界的联合国大会”:ico-D 2018北京平台会议新闻发布会召开
- 美丽新时代、美育新学年 ——附中举行新学年开学典礼
- 燕郊校区荣获“2016至2017年度三河市文明校园”称号
- 写生路上——再过零丁洋
- “提升专业技能,守护心灵之花”:我校举行2018年第三期辅导员沙龙
- 精彩“云”课丨平面装置:拼贴/于凡·造型学院雕塑系
新闻公告
- 喜报丨“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中央美院获佳绩 10-14
- 鸽之舞:胡西丹·克里木作品展亮相索卡艺术中心 10-13
- 雕塑系张伟教授获第十七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10-13
- “润泽无声——戴泽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 10-01
- 发布丨中央美术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 09-30
高考招生
- 中央美术学院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央美术学院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央美术学院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央美术学院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本科招生信息(非简章) 08-05
- 中央美术学院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音乐学院2008年本科招生简章 08-05
- 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本科招生信息 08-05
- 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本科招生信息 08-05
- 中央美术学院2013年各地分专业招生计划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