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告|全息书写:2018国际跨媒体艺术节
全息书写:2018 国际跨媒体艺术节
Holographia: 2018 International Intermedia Art Festival
时间:2018年10月28日—11月21日
地点:北京时代美术馆
开幕式:2018.10.27, 5:00PM
开幕演出:2018.10.27, 6:30PM
主办:中国美术学院,北京时代美术馆
承办: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
艺术总监:许江,赵燕
学术主持:高世名,管怀宾
策展人:姚大钧
协同策展:牟森,高世强
技术:中国美术学院 virREAL 艺术科技中心,跨媒体艺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中国美术学院执行工作组:杜一晨,王旖旎,梅悦子,马原驰,朱玺
北京时代美术馆执行工作组:王燕,段晓波,韩卓韦,李湘颖,刘慧
数十年来媒体艺术在国内外蓬勃发展,而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始终坚持在美学推演、内容生产、技术反思等方面做先锋性的开拓和实践。2015年“跨媒体艺术”获批教育部新增专业,也是从这一年起,为了分享丰富的教学及创作成果,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开始举办一年一度的跨媒体艺术节,至今已推出三届大型的国际展演项目,包括:“迷因城市:骇进现实”(杭州);“存在巨链:行星三部曲”(上海);“未来媒体/艺术宣言”(法国)。此次第四届国际跨媒体艺术节由跨媒体艺术学院副院长、virREAL 艺术科技中心主任姚大钧担纲策划,并在北京时代美术馆的大力支持下,于2018年10月27日联袂推出。
本届2018跨媒体艺术节以“全息书写 Holographia”为主题,透过大量的创作后设地反思跨媒体艺术在媒介拓展与媒介穿越方面所作的实验与创新,并以“北京声纳十五周年”特别演出回顾并致敬国内媒体艺术的发展历程。艺术节内容含盖虚拟现实,概念与物件,机器与身体,影像生存等方面,试图展示一种跨媒体的“全息式”创作理念。
此次展览参加展演的国内外艺术家共约八十人,作品逾百件,以跨媒介的结构呈现,包括机械装置、实验影像、表演性装置、虚拟现实、VR剧场、写作机器人、人机一体赛博格、激光、声音装置等、影像声音实时现场、声音仪式等前沿艺术思考,内容思维开放、媒介形态多样,可以引发多维度的思考和体验。
Holographia 全息书写
姚大钧
“全息书写”,我用英文 holographia 来指代 holography(全息影像)目的是提醒大家回到希腊文 graphia 的原意,去探究其本质指向的更广义的书写。这种书写不仅是据实以记,更是创造性的全面书写。以书写来定义全息,是避免将其认定为影像记录的技术;反之,全息意义下的书写既是一种创意的表述,更是强调切身手感的哲匠精神。全息的书写中“笔触”的触感犹存,而手所掌握的工具不断延伸变换,在时空纵深中力透纸背。
因此,全息书写是一种光场 (light field) 意识形态;是打通过去现在未来,超越媒介平台,解放思维模式的创作意识。回到“跨媒体”的意旨,我理解中跨媒体并非仅是以不同的现有媒介进行跨域创作,更是要回归到 intermedia 一词的原初定义,即在几重媒介之间创造性地发明出新的媒介,并在现有媒介的溢出阈中书写和创作。我们在跨媒体艺术领域中整合VR科幻,人工智能文学,机器书写,中国赛博格,社交媒体行为,表演性装置,跨媒介巨构等,正是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持续开拓各种媒介场域的实践。
本次国际跨媒体艺术节集中呈现跨媒体艺术学院年轻艺术家的百余件最新作品,并邀请来自瑞士、土耳其、美国、日本、俄罗斯的国际艺术家共同参与。展览分为三大区块,分别对应着三个研究创作系统:赛博(开放媒体),出逃(媒介展演),漫游(实验艺术)。
“赛博”是指在进阶的赛博时代,即赛博耐提克(控制论)世界已成为日常,在社交媒体已占据并改变了包括个体身份、亲友关系、货币流通等生活现实的当下,我们所面临的“赛博倒错”:现实与虚拟的互为表里,肉体存在与体外意识的共生,未来与历史,未知与已知的纠缠互卷。此一时代特有的恍惚与倒错在艺术家的创作中凝结成为一系列的反思和发散的研究型创作议题:人工智能汉字诗歌,中国赛博格,浑天时空观,心印宇宙虚拟现实,未来城市生态,数据生命,生物权力,视听官能联动,开放式科幻书写,社交媒体迷因等。
“出逃”是以文学名著《第二十二条军规》为本的跨媒介巨构。它是叙事主导的,是基于具体空间的,是非单一媒介的。它试图使不同的媒介最终“拼溶”在一起,形成一个叙事场,共同构建成一个表演性装置,使所有进入其中的人都被卷入一个情境之中,成为演员与场景的一部分。戏剧成为一个过程而排演则成为路径。“图景-情境-场景”是 Catch-22 这次创作在媒介层面主要的实验方向。场景、情景、图景对应着从大到小排列的三种不同尺度,这三种尺度的嵌套与叠加同时在空间层面与叙事层面发生作用。出逃,就是要从一层层嵌套的空间中离开,从“圈套”的递归中反向逃脱,回归日常。
“漫游”是由装置与影像交叉构成的幻觉体验,以“漫游”的概念来贯穿真实和虚幻的叙述。这个词通常被理解为一种太空欲望的征服行为,在人类对宇宙论的构建中,不断折射的却是人类文明自身的景象。连光都无法逃脱的黑洞捕获着一切可知可感的物质,那么我们的娱乐消费化资本世界里是否同样构建着一个无形“黑洞”。艺术家的臆想,是对现实生活的努力跳脱,以青年的敏感、灵活和90后特有的广阔视野为“感受力探针”,迅猛而决绝地扎向鲜活的生活,塑造、表达属于他们的生命体验和世界经验。
本届跨媒体艺术节还有一大亮点,即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北京声纳十五周年展演”开幕式现场演出。“北京声纳”于15年前开创国内媒体现场艺术之先端,2003年的“北京声纳”现场囊括并引进的演出形式包括声音行为,人机互动,软件硬件即兴,audio-visual 实时声音影像,实地录音等。15年来“声纳系列演出”透过不同形式在纽约,巴黎,根特,台北,香港,上海,杭州,广州,深圳等地持续演进,推动了国内媒体现场艺术的发展,并孕育出一代新人。这次“北京声纳 5.1”的演出艺术家除了中国美院跨媒体学院的新秀之外,还特邀国际著名艺术家及团体,如美国类比合成先锋 Richard Devine,日本声音前辈 KK Null(岸野一之),台北 VR 剧场团队 NAXS 湼所开发,日本实时 audio-visual/Unity 编程专家高桥启次郎,Dub-Russell,TeamLab 程序工程师中村将达等。
参展艺术家及作品:
Christian von Borries(瑞士)
《比人类更人类:社会科幻》(双频影像)
NAXS 涅所开发(台北)
《Render Ghost: XATAR》(VR 剧场演出/装置)
Refik Anadol(土耳其)
《数据库之梦》(沉浸式影像)
Richard Devine(美国)
类比合成即兴现场
KK NULL 岸野一之(日本)
声音现场
高桥启次郎(日本)
实时影像编程
徐程《叫魂器》
(声音影像互动装置)
马正阳《你的话语》
(人工智能诗歌机器人)
孙科锜《单向度未来》
(科幻短片)
王旖旎 雷冯宁 刘奕雯
《堂吉柯德的轮回术》(互动影像装置)
杨子敏 杨思韬《音疗》
(机械声音装置)
蔡宇潇《终局:致敬贝克特》
(VR 戏剧装置)
吴元安《太空迷走》
(激光声音装置)
王宣淇《賽博格小学生》
(VR 装置)
《心印宇宙 2.0》
(科幻 VR 系列)
媒介展演系《第二十二条军规:一种连接》
(跨媒介巨构)
媒介展演系《第二十二条军规:一种连接》
01 战地 (跨媒介巨构)
媒介展演系《第二十二条军规:一种连接》
02 地下室 (跨媒介巨构)
媒介展演系《第二十二条军规:一种连接》
03 壕沟(跨媒介巨构)
媒介展演系《第二十二条军规:一种连接》
04 荒原(跨媒介巨构)
媒介展演系《第二十二条军规:一种连接》
05 阅兵场(跨媒介巨构)
媒介展演系 《第二十二条军规:一种连接》
09斯诺登 (跨媒介巨构)
姚聪《不确定的游戏》
(单频影像)
吴穹 汪洋《途中的大象》
(单频影像)
孙晓宇 《山陬海澨》
(三频影像)
林祚雄 高英普《重返美丽新世界》
(单频影像)
卢意《公主柳》
(单频影像)
姚纯纯《发芽》
(行为影像)
朱玺 《平行世界》
(装置)
郑丽镇《低语》
(装置)
段官来《众生相》
(装置)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预告|全息书写:2018国际跨媒体艺术节
- 上一篇:预告|千载清风——古代墨竹名迹展
- 下一篇:讲座|诗亦犹画—中西传统中的诗画互动探讨
相关推荐
- 预告|和风屏山——第五届杭州?中国画双年展
- 我校召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分析会
- 建筑艺术学院学生团队获“筑梦上海 青春畅想”长三角大学生上海地标设计大赛金奖
- 我校多项新闻作品获全国高校校报好新闻奖
- 我校举行黄君璧奖学金颁奖暨座谈会
- 【主题党日】组织人事(统战)部党支部开展“我和我的祖国”主题党日活动 - 两学一做 - 中国美术学院官网
- 杭州日报:书艺传家 承先启后 刘江捐赠书法篆刻作品展在杭举行
- 讲座|王睿琦:无形的姿态 - 学术预告 - 中国美术学院官网
- 我校工会组织教职工趣味篮球赛 - 活动 - 中国美术学院官网
- 中国美术学院2019年接受国内访问学者简章
- 中国美术学院教务教辅党总支赴“文化下城”主题党员日活动
- 我校荣获教育部首批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 我校工会组织教职工趣味足球赛
- 思政社科部召开会议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监察法》
- 民盟省委副主委徐燕峰来我校走访调研
- 我校游泳队参加浙江省大学生运动会再创佳绩
- 储楚:在书法与摄影中融合跨界 - 国美聚焦 - 中国美术学院官网
- 中国美术学院2019年第二批公开招聘人员笔试(专业测试) 结果公告(第九号)
- 预告|混响时间:第三届纤维艺术新锐展即将开幕
- 报道-中国美术学院官网
新闻公告
- 同舟共济克时艰 凝心聚力战疫情 03-04
- 我校召开所属企业防控新冠肺炎及有序复工视频会议 02-18
- 浙江省本科高校课程建设工作座谈会 01-17
- 我院顺利举行“辞旧迎新”拔河比赛 01-02
- 我校多项新闻作品获浙江省高校校报好新闻奖 12-27
高考招生
- 中国美术学院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美术学院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美术学院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美术学院2009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美术学院2011年本科招生简章 08-05
- 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美术学院2013年各地分专业招生计划 08-04
- 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招生计划 08-04
- 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招生计划 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