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永远在路上:秦腔表演艺术家惠敏莉在北语讲授秦腔和易俗社
12月3日下午,应北语中华文化研究院、首都国际文化研究基地和北语艺术学院的邀请,国家一级演员、西安易俗社社长惠敏莉携秦腔优秀表演艺术家在北语综合楼为我校师生带来题为《百年易俗社的历史与前景》的精彩讲座。讲解中穿插着表演演示,吸引了北语师生和众多秦腔爱好者前来观看。讲座由北语中华文化研究院院长韩经太教授主持。
惠敏莉社长一边演示一边讲解
北语中华文化研究院院长韩经太教授主持讲座
惠敏莉社长讲解了秦腔的发展渊源和秦腔演奏的基本知识。作为我国戏曲梆子腔的鼻祖,秦腔有着悠久的历史,它的唱腔浑厚激越又缠绵悱恻,在西北地区广为流行。讲座中,惠敏莉社长及易俗社表演艺术家们分别以《闺门旦》《貂蝉》《三滴血》等片段为观众表演了“欢音”与“苦音”唱腔的各种板式;随后,小生、武旦、花旦等行当依次登台,展示了各自的绝技绝活,赢得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旦角在演示绝活
惠敏莉社长带领听众领略了百年易俗社的发展史。在早期改良传统剧目,编写创新剧目过程中,它以启迪民智、移风易俗为宗旨,辅助社会教育,培养戏曲人才,承担了它独特的历史使命和爱国情怀。现在,易俗社响应国家文化扶贫号召,深入扎根人民生活,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媒体和演出的形式传播中国传统曲艺形式。近年,易俗社对一些经典作品进行了创新改编,包括易俗社传统剧目《三滴血》、贾平凹著名小说《秦腔》、秦腔现代戏《柳河湾的新娘》等,甚至将易俗社的发展史改编成大型秦腔现代戏《易俗社》并搬上了舞台,这些作品在各地巡演中广引热议。
惠社长结合自己学艺和演出经历,感慨地表示:“百年剧社传承到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我们一定要给百年剧社留下这个时代的艺术精品。”这是习主席所提出的文化自信的重要方面。她说,作为易俗社的第18任社长,她一定会继续秉承易俗社的宗旨,继承传统,勇于创新,带领团队出人、出戏、出精品,让大美大雅的千年秦腔得以代代传承。
秦腔表演艺术家集体亮相
惠社长的分享和艺术家的表演引起了在座师生的共鸣。北语中华文化研究院张廷银教授表示,这种演出生动直观,我们不仅感受到了秦腔曲艺的魅力,也体会到了戏曲作为一门综合艺术的魅力,它对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独特而重要的贡献。北语退休教师王恩保教授也表示被《火焰驹》的表演深深打动,并提议将古典文学和中国传统诗歌名篇融合在秦腔艺术中,期待易俗社在改编、创新剧目过程中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传承永远在路上:秦腔表演艺术家惠敏莉在北语讲授秦腔和易俗社
相关推荐
- 关西外大孔子学院“中国名片”线上文化系列讲座顺利结束
- 外国语学部高级翻译学院《和平聊吧》第二期讲座举行
- 中日经贸商业人才培养交流会举办
- 刘利校长寄语2021届中国毕业生:背负新使命,建功新时代
- 北语召开2021年军训工作动员部署会
- “汉语桥”线上团组项目——中越首都文化地标主题交流营圆满结束
- 【教学质量周】全英文课程建设项目教学公开课开讲
- 北语召开2020年师德建设委员会工作会议
- 千里同好,坚于金石:北京语言大学向海外捐赠物资
- 商学院党总支书记张政为师生党员上党史学习专题党课
- 【党史学习教育】学校机关党委举办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讲座
- “茶香飘起处,客自远方来”——“汉语桥”文化主题线上交流项目落幕
- 北语处级干部理论中心组第6组召开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专题学习会
- 乔治梅森大学孔子学院助力美国艺术博物馆中国年家庭日活动
- 北语学生活动中心正式投入使用
- 学习、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讲话精神,学校领导参加马克思主义学院集体备课会
- 北语处级干部理论学习中心组第12组集体学习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 人文社会科学学部各团支部举办“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主题团日活动
- 六语同台,“语”你相见——北京语言大学第九届「你好,先‘声’」语音语调大赛决赛落幕
- 关西外大孔子学院2020年度后期线上文化讲座正式开讲
新闻公告
- 伊斯兰堡孔子学院中小学汉语储备师资培训 03-16
- 法国拉罗谢尔孔子学院大学开放日活动 03-16
- 《周亮工年谱长编》由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 03-14
- 埃及苏伊士运河大学孔子学院开设“冬奥小课堂” 02-28
- 波恩孔院成功举办“双重音乐会” 02-25
高考招生
- 北京语言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语言大学招生章程(2018) 08-05
- 北京语言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6年北京语言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语言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语言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语言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语言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