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工1号”卫星发射成功
7月25日下午13:00,“北理工1号”卫星搭乘星际荣耀公司的双曲线一号火箭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进入距地面300千米的地球轨道,一个半小时后,卫星成功传回信号,标志着由北京理工大学研制的第一颗卫星发射成功,在浩瀚宇宙中自此有了一颗来自北理工的科学之星。
“北理工1号”卫星,代号为BP-1B,是由北京理工大学作为总体研制单位,与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联合研制。作为北理工新技术验证系列卫星的第一颗,该卫星直径为500mm,质量为3kg,发射轨道高度300km,倾角为42.7度(与载人飞船轨道倾角一致)。
北京理工大学校长张军院士、副校长龙腾在北京飞控指挥中心观看卫星发射
作为一颗科学技术验证微型卫星,在稀薄大气作用下,这颗卫星的轨道寿命约为7到10天。在本次发射任务中,“北理工1号”卫星将完成两项具有创新性的科研验证任务,帆球技术和新型空间电台技术。
展开帆球的“北理工1号”在轨飞行效果图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国内第一次在太空发射任务中使用和验证空间帆球技术。帆球技术及基于帆球的柔性轻型航天器技术,是将柔性材质的航天材料以折叠方式存放于卫星舱内,当卫星正常入轨之后,释放柔性材料并展开膨胀成为球状,球状结构的体积大于卫星数倍,如同为卫星展开一面“风帆”。
在空间中展开的帆球,可以作为卫星的太阳能电池板,未来也可以作为卫星通信的大型天线。相较于传统卫星的太阳能电池板和天线,帆球技术具有质量轻、体积小的优势,也将有效的减轻航天器电池阵质量,是未来卫星技术的发展趋势。
帆球概念由长期开展深空探测研究的北京理工大学首先提出,并进行了大量设计和分析工作,同时积极探索与其他柔性技术的结合设计,与航天五院510所联合研制。北理工及其合作伙伴目前已经在柔性薄膜球体展开技术、柔性电池片技术、柔性电缆技术等帆球技术和空间应用领域取得突破,这些都将在本次发射任务中进行验证。未来,帆球技术将直接服务于小天体探测等深空探测任务。
除此之外,在本次发射任务中,“北理工1号”卫星还将验证帆球镀铝表面和非镀铝表面的太阳光压反射特性,以用于低轨空间碎片减缓研究和大气密度模型反演等。国家天文台和北京天文馆作为项目合作单位,将开展空间碎片减缓研究和天文摄星活动。
“北理工1号”卫星上搭载的新型空间电台也将向全世界业余无线电爱好者提供卫星信标和通联平台,无线电频率为UV频段,上行145MHz,下行435MHz,北理工等高校大学生将参与发射后的无线电通信实践。
在“北理工1号”卫星研制和发射成功的背后,离不开一支常年在我国深空探测领域深耕的优秀团队,这就是北京理工大学深空探测技术研究所,该研究所于2009年成立,是北理工面向深空探测领域的研究机构,建设有工信部“深空自主导航与控制”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有深空探测自主任务规划技术、深空探测自主导航与控制技术、深空探测轨道设计与优化技术、深空探测分布式仿真与演示验证技术。
北京理工大学深空探测技术研究所参与了我国月球、火星及小行星探测等重大深空探测工程,承担国家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民用航天预研和国防基础科研等课题,并负责组织国际宇航科学院(IAA)“小天体防御策略与可行性分析”国际合作项目的研究工作。
在学校面向“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研究所也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已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以及多项省部级奖项,拥有“深空自主导航与控制”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小行星探测技术联合实验室、小天体探测与防御实验室。在小卫星自主管理技术成功在轨飞行试验的基础上,正在积极推进首个“小卫星搭载探测小行星”任务。
在喜迎建国70周年和迎接建校80周年的背景下,北京理工大学第一颗卫星“北理工1号”的成功发射,是在学校“双一流”建设的大背景下,坚持“强地、扬信、拓天”的学科特色发展路径,取得的重要科技成果。充分体现了北理工师生传承红色基因,坚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攻坚克难,团结协作,精益求精,勇攀高峰的卓越精神。
(审核:曲虹、肖雄)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北理工1号”卫星发射成功
相关推荐
- 北理工学子在2019年全国大学生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大赛中获佳绩
- 北理工天津招生组走进大港油田实验中学
- 丹心育桃李,韶华绽芬芳
- 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副主任徐培祥一行来北理工调研
- 北理工计算机学院召开2018级本科生见面会
- 北京理工大学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
- 北理工召开新学期师生座谈会
- 【新闻特写】毕业季特色文化景观亮相北理工校园
- 北理工计算机学院组织开展“党史中的教育‘大先生’”精神学习会
- 北理工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
- 生活就像攀岩 风景这边独好
- 传承八秩薪火、勇担时代使命,北理工党委书记为新入职教师讲授“师德第一课”
- 北理工自动化学院召开第二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二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
- 北理工召开课程思政建设交流推进会
- 北京理工大学2021年第一届化学挑战赛圆满结束
- 北理工机电学院召开安徽招生组2020年工作总结会暨2021年工作动员会
- 新西兰奥克兰大学代表团访问北理工
- 北理工人力资源部党支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第五次集体学习
- 北京理工大学召开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
- 创新·成长,北理工校长张军院士走进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
新闻公告
- 以德为先促进“四融” 以德聚力提升“四度” 03-16
- 北京理工大学党委第五轮巡视第一批进驻完成 03-15
- 她,让思政课“虹”起来! 03-15
- 北京冬奥中的“特立”担当 03-15
- 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座谈会在北京理工大学召开 03-14
- 奋楫扬帆正当时 凝心聚力谋新篇 03-13
- 美丽北理工,劳动最光荣! 03-12
高考招生
- 北京理工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理工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理工大学SQA-HND项目中心2013年招生 08-05
- 北京理工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理工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理工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理工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理工大学2008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