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报:空间规划需合理 管理方式须创新
本网讯停车难会对城市治理产生什么影响?该如何解决?近日,建筑与规划学院规划系教师顾康康接受了安徽日报记者的采访。
对话人:安徽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规划系主任顾康康
合肥市城市管理局考核中心主任 李大勇
■ 本报记者 范孝东
版次:092021年02月09日
记者:城市停车难会对城市治理产生什么影响?
顾康康:停车难对城市治理的影响首先是交通拥堵,城市的商圈、医院、中小学校周边堵车特别严重。原因在于这些区域停车需求旺盛但车位缺乏,加上地下停车场绕行距离长、停车难度大、出口难寻等诸多麻烦,造成车辆乱停乱放现象普遍,严重阻碍交通。其次是环境污染,停车难导致的交通拥堵会直接增加机动车尾气排放,加重大气污染。同时,大量车辆由于寻找车位带来的无效绕行和等待车位带来的长时间怠速候车等,都会增加车辆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此外,停车难还会带来交通噪声污染问题。机动车尾气排放和交通噪声已成为当前城市环境污染的重要源头。
李大勇: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机动车保有量急剧增长,大量的停车需求与有限的停车泊位资源严重不匹配,导致城市重点停车区域停车位供需矛盾突出,城市正常交通秩序受到干扰。在火车站、长途汽车站、地铁站这些典型的交通枢纽区位,客流量较大,迎来送往车辆和换乘车辆也多,停车难问题非常突出,也影响交通枢纽运转效率。停车难还会影响公共服务效率。以合肥为例,大部分医院都配建停车场,但在高峰时段还是不能满足停车需求,特别是位于庐江路的省立医院、位于绩溪路的安医一附院,停车场常年处于超负荷状态。而许多学校、政府机关都没有配建对外停车场,无形中导致接送学生和到政务部门办事车辆无处停放。
记者:从实际情况看,停车难不仅发生在老城区,很多新城区同样面临停车问题,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顾康康:新城区和老城区都存在停车难问题,但原因却不完全相同。新城区建设的容积率更高,容纳人口更多,产业与居住分离现象比较明显,但公共交通体系不健全,市民出行对小汽车依赖更高。老城区停车问题往往不是来自内部,而是该地区某些优势资源配置吸引了外部交通造成的。加之老城区建筑密度比较大,规划设计时对停车要求不高,按经济方便考虑,停车位很少建设在地下,基本上在地面解决。另外,现行车位规划设计标准偏低,基本上商业和居住按1辆/100平方米来建设的,就拿办公楼来说,500平方米的办公面积,能容纳办公人员25人至30人,但标准车位只有5辆,车位供给严重短缺。
记者:缓解停车难,可采取哪些方式?
顾康康:解决这个问题或者缓解这个问题,很多地方都针对实际情况提出不少措施。比如在增补短板方面,增加停车空间,建设立体停车位;在管理方面,单双号出行上路,特定路段划定临时停车区,智能小区共享车位管理等。不过,要解决城市停车难问题,还得从城市空间规划入手。首先城市功能在空间上布局应合理有机,促进多中心网络化结构发展。其次要引导公共优势资源在空间上均衡分布,同时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完善公共交通体系,尤其是大运量轨道交通。归根结底,停车难是城市发展进程中的阶段性问题,这个问题要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在发展中解决。如合肥随着轨道交通进一步完善,我认为自驾出行的意愿是在降低的,而更低碳的公共出行方式可能是大部分居民的最佳选择。
李大勇:鼓励共享,试点错时错峰共享停车模式。推进“办公停车+社区停车”模式,以“一点”覆盖“一片”,工作日上班族车辆停入社区,晚间居民小区车辆停入商业中心。目前全市已试点错时共享停车场21个,释放共享停车位6000余个,受到市民的普遍欢迎。挖掘潜力,利用边角地块扩宽停车空间。充分利用城区待建地、边角空地等空间资源,扩宽停车空间。2020年合肥市累计新增临时停车场67个,提供停车泊位8150个。科技助力,推动停车信息资源多维度应用。建立和完善停车诱导系统,通过路边分级诱导屏、手机App、微信小程序等多种查询和导航渠道,实时公布城市停车泊位信息,为市民停车提供更及时、更人性化的服务。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安徽日报:空间规划需合理 管理方式须创新
相关推荐
- “厉行勤俭节约 开展光盘行动”倡议书
- 环能学院与安徽四时芳科技有限公司开展产学研合作
- 网球俱乐部第二届建大杯暨第一届新生杯网球赛圆满落幕
- 凝聚共识 激发干劲——公管学院召开领导班子工作务虚会
- 艺术学院荣获第六届安徽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
- 土木学院认真落实老生报到工作
- 公管学院为参加“安徽省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教师开展预演指导
- 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课堂教学能力展示暨观摩教学活动
- 艺术学院举办“方寸之间有天地”寻找最美书桌活动
- 无问西东 情暖寒冬——学校走访慰问假期留校学生
- 校领导深入学生处调研督导学生安全工作
- 学校召开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工作推进会
- 经管学院赴马鞍山博望区新市镇开展产学研合作交流
- 安徽日报:空间规划需合理 管理方式须创新
- 学校承担的安徽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启动协调会召开
- 公管学院开展“分享美好生活”主题交流活动
- 学校参加南京市江宁区“宁聚行动校园行”高校推介会
- 学校在安徽省第五届校园读书创作活动中荣获佳绩
- 公管学子在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中再创佳绩
- 学校召开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推进会
新闻公告
- 土木学院开展“奋进新征程 一起向未来”主题团课 03-17
- 学校召开党委全会 研究部署近期重点工作 03-17
- 电信学院多措并举促就业 03-16
- 机电学院开展现代产业学院专题调研 03-16
- 后勤服务集团集中开展省外返校人员核酸检测工作 03-16
- 继续教育学院举行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网络直播教学 03-16
- 安徽出版集团与我校土木学院开展校企课程建设合作 03-16
- 艺术学院举办“寻春探秘,播种绿色”植树节主题活动 03-16
高考招生
- 安徽建筑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建筑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建筑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建筑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建筑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建筑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建筑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2012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建筑大学城市建设学院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