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在高水平产教融合中打造卓越的研究生教育
浙江大学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提出的“始终坚持追求卓越,进一步培养和造就创新型人才”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思想教育为引领,以服务国家战略为主线,以工程师学院建设为突破,以创新创业教育为特色,积极构建高水平产教融合生态体系,努力打造卓越的研究生教育。
聚焦铸魂育人,以校企合作提升研究生思政教育质量。推动思政教育、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交叉培养深度融合,创新研究生全员育人培养模式。校内外协同打造研究生教育共同体,探索“校内导师+行业导师”双导师制,引育跨专业导师团队,建立导师培养质量表征指数,引入“五好”导学团队评选机制,聘请世界500强的行业领袖担任导师。重点打造研究生“课程思政”典型,以教学名师为主体培育《工程伦理》等产教融合的示范样板课程,建立涵盖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的思政教育体系。邀请长征八号运载火箭等重大工程的总设计师参与协同育人,大力提升研究生的家国情怀。打造本土化与国际化一体的高端实践育人平台,延续20多年研究生挂职锻炼传统,启动“致远”海外实践计划,建设近200个海内外实践培养基地,每年有1000多名研究生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参加4—6周的社会实践。
服务国家急需,在推进重大攻关任务和开放办学实践中提升研究生素质能力。主动对接创新范式转型,以前瞻创新保障优先教育。坚持在承担国家战略任务中培育研究生创新素养,推动研究生资源向重大项目倾斜,着力在集成攻关实践中解决交叉复合培养等难题。“十二五”以来,作为牵头单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7项、二等奖40项,建设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前沿科学中心、协同创新中心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国家创新平台,在清洁能源、盾构装备、工业控制、传染病防治等领域取得一系列原创性成果。坚持在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中优化研究生培养布局,推动研究生教育与学校事业发展同向同行,引导研究生在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服务雄安新区发展、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祖国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高起点建设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等平台,建立包括9个工业技术研究院、98个技术转移中心在内的高端成果转化网络,创建大江东航空制造高端装备研究中心、温州研究院等产业化基地。坚持在加快开放办学中造就一流研究生,与相关企业开展“互联网智能技术”工程创新领军人才培养项目,联合培育交叉复合型工程博士;与法国巴黎综合理工学院、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等世界顶尖工程院校开展“3+2”等联培项目,其中中法双硕士项目已联合培养4届共49名高水平的工程研究生。
深化体制改革,试点建设工程师学院产教融合“特区”。扎实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改革,率先打造世界一流的工程师学院。先行先试“订单式”人才培养形式,围绕中航工业系统西飞、成飞等航空企业技术人才需求,设立工程硕士、博士联培班,已为航空领域输送包括总工级别在内的工程研究生近200名。对接未来产业探索项目制育人模式,以数字经济等产业发展前沿为导向,围绕汽车工程及其智能化、移动智慧物联网等12个领域实行项目制培养方式,在宁波等地成立若干分院,有效支撑当地新药创制等千亿产业群转型升级。校企共建高水平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推动行业专家担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校企共同制订研究生培养方案,保证实践教学课程占比超过50%,与国内外知名企业联合建设15门品牌课程;贯通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行业职业资格评审机制,以工程师职称改革倒逼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
做实科教协同,打造基于创新的创业教育品牌。推进学科、科研、人才一体化,加快构建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将创新优势转化为创业教育特色,率先提出基于创新的创业教育理念,设立国内首个创业管理博士点,涌现以首届高校教师杰出教学奖为代表的创业教育典型,创业教育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以研究生为负责人的创业团队获两届“互联网+”大赛总冠军。以全链条创业服务支撑师生开展产教融合,完善师生创业政策保障体系,成立浙江知识产权交易中心,依托紫金众创小镇、国家大学科技园等产学研平台,帮助师生打通学科链、创新链和产业链,提升原始创新到产业应用的转化成效。推进学生创业与校友创业联动,探索“浙大+校友+新经济”创业模式,成立校友企业总部经济园等生态社区,连续举办5届全球性校友创业大赛,引导和推动在校研究生在校友创业实践中汲取经验与智慧。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浙江大学在高水平产教融合中打造卓越的研究生教育
- 上一篇:浙大建筑设计院助力战“疫”
- 下一篇:浙江大学领导班子2020年寒假战略研讨会举行
相关推荐
- 浙大学者通过“星箭分离”提出靶向治疗急性肾损伤新方案
- 校长吴朝晖在2020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 邹子侃:狱中炼丹心,少年赤子情
- 农学院团队获首批“全国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成果”二等奖
- 浙江大学领导班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民主生活会举行
- 浙大团队成功研制“通用熊猫血”,有望解决临床血源短缺难题
- 备案审查:为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供支点
- 杭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忻来校调研“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
- 浙江大学举办2021中德可持续发展论坛
- 陈敬森:用年轻的生命书写革命华章
- 浙江大学第三十三次研究生代表大会、第十九次博士生代表大会举行
- 浙江大学师生祭扫于子三烈士墓
- 第八届全国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颁奖暨2020年全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成果展示活动在浙大举行
- 第七届“高校教学发展网络”年会在浙大举办
- 浙大优质与特色水稻惊艳浙江·长江下游水稻新品种大会
- “乐居长安:唐都长安人的生活”展览在浙大开幕
- 浙江大学党校2020年秋冬学期学生预备党员培训班开班仪式暨辅导报告举行
- 信电学院林宏焘研究员二维材料光电子集成技术入选“Opticsin2018”
- 智能自动化助推榆林能源化工转型升级
- 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姚玉峰光明公益基金成立
新闻公告
- 浙江大学召开传达贯彻全国“两会”精神会议 03-15
- 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林俊德教育基金成立 03-14
- 浙江大学召开党建工作会议暨院级党组织书记例会 03-12
- 浙江大学物理学院成立 03-11
- 浙江大学2022届毕业生春季综合招聘会举行 03-10
- 浙江省医疗保障局和浙江大学局校合作工作推进会举行 03-10
- 浙大乡村振兴定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举行 03-07
- 浙大师生沉痛悼别程家安同志 03-05
高考招生
- 浙江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15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14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10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11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12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0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09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