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芬兰与习大大合影的华人科学家,是给世界科学界留下中国印象的浙大学霸!
4月4日至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芬兰进行国事访问,并在芬兰与华人学者见面。我们惊喜地发现,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专访中有一位华人科学家,正是位不折不扣的浙大人!他叫陈育伟,在习近平访问芬兰期间还作为学界代表与习主席合影留念。
陈育伟芬兰地球空间研究所遥感电子学方向首席科学家
“读书不太费劲”的浙大学霸,本科时做出了时下被广泛应用的自动感应开关灯装置
陈育伟成长在杭州拱宸桥畔,从小读的是家门口的人民小学和拱宸中学,算不上是现在家长追逐的“名校”。父母对陈育伟的教育是放养式的,没有补习班、没有学奥数、没有竞赛杯。考上学军中学的初期,成绩也排在后面。但按他的话说,自己是后劲足的类型,越读越轻松。
于是他考上了浙大,念完本科和研究生后,来到有对地观测仪器类“黄埔军校”之称的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读博。
陈育伟本科就读于浙江大学(原杭州大学)电子工程系,研究生保送本校就读电路与系统专业。求学期间,传感器,嵌入式设计,模拟集成电路设计,数字电路,微波技术课程是他最喜爱的课程。
在浙大参加挑战杯竞赛时,他做的是目前已经被广泛使用的“红外线感应开关灯装置”,就是通过热释电传感器探测人体释放的热红外信号来判断教室内是否有人,自动实现教室开关灯,减少电费的损耗和后勤管理的压力。
随后的求学路上,他随性随缘,一路到中科院念博士。
值得一提的是,陈育伟在中科院的导师同样是浙江大学校友——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总指挥王建宇。
回看成长经历,陈育伟觉得最重要是保持自己的兴趣,做最喜欢做的事情。“所有科目中,我最喜欢、学得最好的是地理和物理。我现在的工作就是结合了兴趣爱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不会觉得很辛苦。”
而在他的研究生导师方志刚看来,陈育伟不仅是个基本功扎实的好学生,更具有重礼重情的好品格。在陈育伟毕业多年后的一次师生聚会上,他的一句“哪有学生能主动给老师递名片的”给方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勤奋的华人科学家,给世界科学界留下了中国印象
因为具有红外探测电路的研发经验,陈育伟在读博期间被导师选中,参与设计了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激光高度计的核心部件激光回波探测器。由于探月距离远,信号脉宽窄,对探测电路的灵敏度水平要求很高,陈育伟的工作就是要让原有探测电路的灵敏度水平提高一个数量级。
在王建宇和胡以华两位导师的指导下,他花了一年多时间实现了研究的突破——嫦娥卫星的激光高度计作为中国第一台自主研发的星载激光测高类设备,从预研到交付只花了约五年的时间,这在中国星载对地观测载荷的研发历史中并不多见,他所在的整个课题组也因此获得了全国五四青年集体奖章。
同时,陈育伟还在导师的指导下研制了中国第一台推帚式激光对地观测雷达,该设备是继NASA之后世界上第二台类似设备,为中国星载激光雷达的发展提供了验证性的技术储备。
博士毕业后,陈育伟加入芬兰大地测量研究所(2015年更名为芬兰地球空间研究所)进行博士后研究,师从陈锐志教授。在芬兰,陈育伟与团队完成了芬兰第一套激光移动制图扫描系统、芬兰第一套快速室内制图和定位指纹数据库采集系统等。在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中,他与团队用多传感器的方式完成了对世博会场馆内外的无缝导航,其成果被GPS World以封面文章形式报道。他的论文也在2010年美国导航学会和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联合举办的“位置定位与导航年会”中获得最佳论文奖,成为这一奖项中首位以第一作者身份获得最佳论文的中国籍获奖者。
迄今为止,陈育伟发表论文一百余篇,其中SCI近30篇,获得专利十余项。他设计了世界上第一台基于超连续谱激光器的2通道超光谱激光雷达、世界上第一台8通道全波形采集功能的超光谱激光雷达等,还有世界领先的无人机载微波拓扑雷达。他也是中科院光电研究院客座研究员、山东科技大学名誉教授。他所在的芬兰地球空间研究所和中国的合作已有四十多年,是最早和中国开展合作的芬兰研究所之一。
陈育伟(左)和驻芬兰大使馆教育参赞高宇航及到芬兰访学的浙江科技学院徐兴教授合影
习大大访芬兰创下三个“首次”,与习主席合影陈育伟使命感倍增
习大大此次访问芬兰创下了三个“首次”:习主席今年首次访问欧盟国家、习主席作为国家元首首次访问北欧、中国国家元首22年来首次访问芬兰。因此,当得知习主席将访问芬兰时,陈育伟既激动又有一点小紧张。作为在芬兰的华人科学家,陈育伟接受了中央电视台的采访。在芬兰当地时间4月5日下午,陈育伟还作为学界代表与习主席合影留念。
基于在地球空间、地理和遥感方面的研究,他希望习主席访问芬兰能促进两国在北极航线上的合作。他认为,用科学的手段尽量延长东北航线的通航时间,对中国在船舶技术、导航技术、对地观测技术、极地研究等方面的进一步发展非常有利,也对我国保持制造业大国、制造业强国的优势非常重要。
而当他得知中芬两国确实签署了在北极事务上的合作时,他非常惊喜:“作为一个在芬兰工作的华人,我感到工作的使命感越来越强!”陈育伟希望基于芬兰地球空间研究所在导航和对地观测等方面的研究,进一步加强对北极圈生态的科学研究,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挑战。他也正努力促进与在芬中资企业的深度合作,帮助延长其在东北航线的运作 ,推进中国企业开拓市场,给国家带去切实的经济利益。
(周伊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在芬兰与习大大合影的华人科学家,是给世界科学界留下中国印象的浙大学霸!
- 上一篇:网格细胞:大脑中的“定位系统”
- 下一篇:塑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相关推荐
- 张文显:法理学研究要实现转型升级
- 医学院加入“中国-东盟高校医学联盟”,开启海上丝绸之路合作新篇章
- 浙江大学原创话剧《速写林俊德》首演掀起浓浓家国情
- 浙江生态文明研究院浙江大学-安吉县联席会议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召开
- 杭州市市长刘忻来浙大调研深化市校合作
- 浙江大学召开医学院附属医院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
- 从裸露矿山到绿水青山 用实践丰富“两山”理论
- 浙江大学、斯坦福大学携手揭示不同性别人群肠道菌群与脂肪分布奥秘
- 浙大与华科学者首次完成下丘脑-神经垂体内分泌系统高分辨率三维重构
- 上海市政府与浙江大学深化战略合作
- 中国核工业集团与浙江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第十七期“书记有约”活动举行
- 用小钢笔书写大智慧
- 第十二届浙江大学“十佳大学生”公开评选会举行
- 浙江大学师德建设工作委员会扩大会议召开
- 机械学院党委:让有梦想的年轻人更有信仰!
- “社团,让大学更精彩”校长与学生社团代表座谈会举行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再派142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
- 中央第二巡视组巡视浙江大学党委工作动员会召开
- 校长吴朝晖出席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2020年年会
新闻公告
- 浙江大学召开传达贯彻全国“两会”精神会议 03-15
- 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林俊德教育基金成立 03-14
- 浙江大学召开党建工作会议暨院级党组织书记例会 03-12
- 浙江大学物理学院成立 03-11
- 浙江大学2022届毕业生春季综合招聘会举行 03-10
- 浙江省医疗保障局和浙江大学局校合作工作推进会举行 03-10
- 浙大乡村振兴定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举行 03-07
- 浙大师生沉痛悼别程家安同志 03-05
高考招生
- 浙江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15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14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10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11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12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0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09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