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专家建议平时多吃“苦”:寄生虫能骗过嘴巴却骗不过肠道
在口腔中对苦味的感受,来自形似玫瑰花骨朵的味蕾。味蕾由50-100个细胞组成,每个细胞负责一种味觉。近日,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黄力全研究员实验室对与味蕾结构相似的肠道簇细胞(tuft cell)的最新研究中发现,该细胞表达的苦味受体(Tas2rs)及其信号通路在检测线虫寄生虫旋毛虫感染及引发的II 型免疫反应中的重要作用。
这项研究成果被《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报道,第一作者为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生罗晓翠,通讯作者为黄力全研究员。
簇细胞是一类顶端有一簇微绒毛的细胞,通常单个地分布在体内各组织器官中。虽然它们被发现已经有半个世纪了,但对于它们的功能一直不清楚。直到最近科学家们才认识到它们可能与病毒、滴虫和线虫寄生虫感染及肠道菌群改变有关。但是分子机制尚不清楚。
黄力全实验室通过对常见于猪、狼等动物的寄生虫——旋毛虫研究发现,簇细胞在受到旋毛虫触发后会形成一系列多米诺骨牌效应,进而激发免疫细胞“杀死”寄生虫。
在本研究中,黄力全课题组发现簇细胞表达Tas2r苦味受体,而旋毛虫的外泌物、抽提液和苦味物质水杨苷(Salicin)均能激活在人胚胎肾(HEK)细胞里异源表达的Tas2r苦味受体和在体外培养的小肠类器官里的簇细胞;同时这三种刺激物在体内也可以激活肠道簇细胞,诱导产生白介素IL-25,造成簇细胞和杯状细胞(Goblet cell)的大量增生,通过腹泻形式达到消灭和清除寄生虫的目的。课题组利用基因敲除小鼠及有关的生化抑制剂等试剂确定了参与下游信号通路的蛋白。
旋毛虫感染造成簇细胞增加
本研究不仅为防止和治疗线虫寄生虫感染提供了新思路,而且为理解苦味受体和簇细胞在其它组织中的功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黄力全介绍,寄存在未烧熟肉中的寄生虫可以骗过我们的嘴巴,但是骗不过肠道。“苦味受体照样在工作和检测,发现了寄生虫。”
黄力全还建议大家平时可以吃点苦味食物,增强免疫能力,刺激簇细胞提高警惕性,通过不断“巡逻”检测病原菌增加簇细胞。
其他合作者包括本课题组的陈振煌、薛剑波、赵东晓、陆晨、李依鸿、李松旻、杜雅雯、刘群和浙大生仪院的王平及吉林大学的刘明远。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思源基金的资助。
论文链接:https://www.pnas.org/content/early/2019/02/27/1812901116
(文 柯溢能/摄影 卢绍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浙大专家建议平时多吃“苦”:寄生虫能骗过嘴巴却骗不过肠道
相关推荐
- 用小钢笔书写大智慧
- 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 历史主动精神的理论意蕴与实践要求
- 浙江大学2020年思政微课大赛教师组决赛举行
- 浙江大学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 浙大建筑设计研究院今年斩获17项国际奖项
- 首届浙江大学校友创新创业年度盛典暨第五届校友创业大赛颁奖仪式举行
- 浙大学子省大运会游泳比赛创佳绩
- 我校牵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项目在杭州召开启动会
- 浙江大学第八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二十二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
- 孔令才将军报告会举行
- 夏衍:以文为矛 世纪行吟
- 浙大二院校医院院区揭牌
- 丁健院士出任浙江大学癌症研究院院长
- 浙大最新Nature成果发现新的自身炎症性疾病及其致病基因
- 浙江大学与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开启全面战略合作
- 法治与改革国际高端论坛(2019)共话“诉讼法与司法文明”
- 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在浙大举办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科学内涵与深远意义
- 国家卫健委举办新闻发布会,邵逸夫医院院长蔡秀军分享互联网诊疗实践经验
新闻公告
- 浙江大学召开传达贯彻全国“两会”精神会议 03-15
- 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林俊德教育基金成立 03-14
- 浙江大学召开党建工作会议暨院级党组织书记例会 03-12
- 浙江大学物理学院成立 03-11
- 浙江大学2022届毕业生春季综合招聘会举行 03-10
- 浙江省医疗保障局和浙江大学局校合作工作推进会举行 03-10
- 浙大乡村振兴定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举行 03-07
- 浙大师生沉痛悼别程家安同志 03-05
高考招生
- 浙江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15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14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10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11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12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0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09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