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步青:开创浙大“陈苏学派”辉煌
他,少时远渡重洋求学,刻苦钻研成为我国微分几何学界的执牛耳者。
他,盛年随浙大“文军”西征,为祖国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数学人才。
他就是苏步青先生,著名的数学家和教育家,与陈建功先生共同创立了蜚声海内外的“陈苏学派”。他从事微分几何、计算几何的研究和教学70余载,学风严谨,硕果累累。
矢志报祖国
苏步青在中学读书时,听老师讲中华民族受列强凌辱的历史,就产生了为国家争气的愿望。中学期间,他挚爱数学,几年时间里做了几万道数学题。
求学期间,为了筹集学费,苏步青利用业余时间去卖报、送牛奶等,生活的重负没能阻挡他前进的步伐,反而激励了他攀登科学高峰的意志,在完成学业的同时,他接连写出了仿射微分几何和射影几何领域的四十多篇研究论文,被德国著名几何学家布拉希盖(Blaschke)称赞为“东方第一个几何学家”。
1931年在日本获得理学博士学位后,有大学准备聘请他做副教授,但他坚持认为:“我是祖国送出来学习的,学成后,应该回去报效祖国。”当年4月,苏步青先生回国,先后任浙江大学理学院数学系副教授、教授、系主任,浙江大学训导长。
随着日军轰炸杭州,战火阴霾迫近,1937年8月,浙江大学开始西迁。身为浙大数学系主任的苏步青先生毅然选择留在祖国,跟大家一道挑着书箱、行李,跋山涉水躲避敌机轰炸,在庙宇或山洞内上课。一天,空袭警报响起,他和4名学生躲进一个山洞,他说:“这里就是我们的数学研究室,山洞虽小,但数学的天地是广阔的,大家要按照确定的研究方向读书、报告、讨论。”
为党育人才
从1931年起,陈建功先生、苏步青先生开始在浙大高年级学生和助教中举办数学讨论班(seminar),那时称为“数学研究”课。通过“数学研究”课程培养师生科学研究和独立工作的能力,把青年教师和高年级学生迅速推进到世界数学发展的前沿。此后,浙江大学微分几何学派声誉鹊起,被称为“陈苏学派”“浙大学派”。
苏步青先生将自己的毕生精力无私地奉献给了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为祖国培养出了大批红色科学家和知名数学家。西迁路上,他全家吃盐巴蘸番薯,却省出50元生活费接济困难学生;八十年代,耄耋之年的他高挽裤管、脚踩凉鞋穿过积水齐膝的校园准时参加数学讨论班。他说:人家都说“名师出高徒”,我看还是“高徒捧名师”。我自己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倒是你们出名了,把我捧出了名。《光明日报》曾将其能培养超过自己的学生的教育现象谓之“苏步青效应”。
苏步青先生于1959年3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以“此身到老属于党”的诗句表达了愿将后半生交给党安排的决心。他善于团结和带领知识分子投身党和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他带领学生及江南造船厂的工人师傅在船体数学放样研究中取得了创新突破,为国家解决造船难题,有效推进了新中国工业建设事业的发展。
锻造新辉煌
传承先辈精神,赓续红色基因。浙江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始终秉持“传承陈苏学脉,争创世界一流”的理念,着力锻造一支教研双精、红专并进的新时代数学“文军”队伍。
学院扎实开展一流学科建设,为“陈苏学派”的愿景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实施“陈苏之星”计划,不断激活人才动能,打造科研人才高地,鼓励师生紧密围绕国家发展需要,瞄准国际前沿开展科研创新工作,集中力量解决“卡脖子”工程技术背后的关键数学问题,努力取得更多重大原创性成果,把文章写在祖国大地上。一批青年才俊来校工作,“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正在形成。通过“求是茶话”品牌活动,搭建优秀数学家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平台。以高层次人才为骨干,建立班主任、德育导师、新生之友队伍,实现思政育人“全覆盖”。
新时代的浙大数学“文军”,正秉持着“陈苏学派”学成报效祖国、勇攀科学高峰、育人薪火相传的精神,坚定地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路上。
(文 李萌)
参考资料:
1.《光明日报》2020年9月2日07版 记者:张胜、詹媛、王斯敏撰写的《舍我其谁报国志,碧血丹心爱国情》
2.《浙大数学 发展历程 第一卷(1928-1998)》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苏步青:开创浙大“陈苏学派”辉煌
- 上一篇:赵九章:星辰大海造中国奇迹
- 下一篇:陈敬森:用年轻的生命书写革命华章
相关推荐
- 浙江大学召开科研经费管理培训会暨警示教育大会
- 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党委:党旗所向 白衣为甲
- 浙江大学获11项国家科学技术奖励
- 浙江大学首届“国际学生招生宣传大使”评选顺利举行
- 故宫博物院与浙江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 完善个人信息保护制度 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 6所“120岁”大学聚会研讨“教育传承与大学文化”
- 浙江大学校友企业总部经济园一期正式启用
- 徐国斌:能打头阵抗硬战,勇于创新敢担当
- 机械学院党委:让有梦想的年轻人更有信仰!
- 新加坡工程院院士李德纮任ZJU-UIUC联合学院院长
- 石窟寺数字化技术的运用
- 科学家团队联合攻关,发现控制大豆产量与品质的关键基因
- 首个地球微生物“社会关系”网络在浙大绘制
- 浙江大学完成国内首例植入式脑机接口临床转化研究
- “传承和弘扬优良学风”主题沙龙举行
- 浙江大学新增两家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
- 时长三个月的艺博馆首展“汉唐奇迹”即将落幕
- 第十六届中国金融学年会在浙大召开
- 听院士讲“我和我的大学”
新闻公告
- 浙江大学召开传达贯彻全国“两会”精神会议 03-15
- 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林俊德教育基金成立 03-14
- 浙江大学召开党建工作会议暨院级党组织书记例会 03-12
- 浙江大学物理学院成立 03-11
- 浙江大学2022届毕业生春季综合招聘会举行 03-10
- 浙江省医疗保障局和浙江大学局校合作工作推进会举行 03-10
- 浙大乡村振兴定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举行 03-07
- 浙大师生沉痛悼别程家安同志 03-05
高考招生
- 浙江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15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14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10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11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12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0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09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