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飘萍:“铁肩辣手”著文章
是谁在日本向国内驰报了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是谁倡议创办了我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
他就是邵飘萍,中国新闻事业的先驱,浙江省立高等学堂学生。他立志“新闻救国”,记录并影响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进程,一生疾恶如仇,是传播马列主义、介绍俄国十月革命的先驱之一。
一支笔抵过十万军
邵飘萍1886年出生于浙江金华,1906年考入浙江大学前身浙江省立高等学堂。在校就读期间,他就十分钦佩秋瑾献身革命的精神,并建立了通讯联系。期间,他接受了维新共和思想,并开始为上海《申报》写通讯。
1915年初,邵飘萍得知日本政府向袁世凯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秘密协定,当即驰报国内,由此掀起了声势浩大的讨袁爱国运动。同年12月应上海新闻界邀请回国,为《时事新报》《时报》《申报》撰稿,抨击袁的罪恶和批判军阀政府。
在各种救国之道中,他选择了新闻救国。他曾说:“余百无一嗜,惟对新闻事业乃有非常趣味,愿终生以之。”
《京报》由邵飘萍于1918年创办,内容注重外交、经济、政治、社会,为当时北京最进步的日报之一。他挥毫书写了“铁肩辣手”四个大字悬挂于编辑室内,勉励同仁坚持宣传爱国民主思想,反对封建专制独裁,以唤起国民觉悟、共除祸国殃民的军阀为己任。冯玉祥曾评价他:“飘萍一支笔,抵过十万军啊!”
同年,他还受聘任北京大学新闻研究会导师。在讲课中邵飘萍提出,新闻记者要做到“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泰山崩于前,麋鹿兴于左而不乱。”他除讲述一般的新闻学基础知识外,还向学生传播民主与科学、爱国和反帝反封建的思想。
这也给每周去听他课的毛泽东留下了深刻印象。1936年,毛泽东在接受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采访时说:“我参加了哲学会和新闻学会,为的是能够在北大旁听,特别是邵飘萍,对我帮助很大。他是一个具有热烈的理想和优良品质的人。”
传播马克思主义
1919年5月3日,邵飘萍到北京大学发表演说,号召学生奋起救国,成为五四运动的发轫者。他此后遭军阀政府通缉,《京报》被查封,再次流亡日本。
期间,邵飘萍潜心研究马克思主义和俄国十月革命,撰写介绍、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十月革命的重要著作。
白天忙于报业工作,晚上他经常伏案攻读这些理论著作。邵飘萍如饥似渴地研究马克思主义,探索救国的真理,终于从各种学说的迷雾中走出来,接受了科学社会主义。他将自己的研究心得撰成《综合研究各国社会思潮》和《新俄国之研究》两部专著,向渴望了解世界新思潮及新生苏维埃的人们进行传播。
1920年邵飘萍回到北京,复办《京报》,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阵地。
根据邵飘萍本人的志愿和他在实际斗争中的表现,1925年春,经李大钊和罗章龙介绍,中共北京区委吸收其加入中国共产党。邵飘萍入党以后,以更加高昂的斗志投入革命斗争。在繁忙的报务之余,邵飘萍还潜心研究新闻采访学,成为最早将新闻加以研究的中国学者。
在这一年发生的五卅惨案和翌年发生的三一八惨案中,邵飘萍和《京报》经受了严酷的考验,并且再次发挥了革命舆论的先导作用。
1926年4月24日,邵飘萍因“宣传赤化”的罪名被捕,26日被杀害于北京天桥。1946年4月,毛泽东亲自追认他为革命烈士。
理论宣讲大篷车开进“百姓家”
先辈事迹催人进,红色基因代代传。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作为中国新闻传播教育重镇,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秉承着邵飘萍求是求真的新闻理念,构建“五位一体”的协同模式,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新闻人才培养,朝着建设更高质量、更加卓越、更受尊敬、更有梦想的学术殿堂努力。
今天的传媒学院将“全球传播”作为重点建设的优势特色学科方向,围绕国际传播能力研究、媒体融合发展研究、影视文化产业研究三个重点方向开展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
多年来,学院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为着力点,加强思想引领,创新“党建+专业”模式,探索课程思政新举措。学院还充分发挥全国样板支部示范作用,全面实施“党员1+1”、支部“1+1”引领计划,创新建立了“理论宣讲大篷车”品牌,探索新媒体传播新思想。
“我们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媒体融合手段展开新的理论宣讲工作,把专业带进思政教育一线,把课堂建立在公共媒体上,通过多种形式、多个渠道,让新思想在新时代的青年中实现新传播。”支部书记赵瑜教授说。
(文 柯溢能)
参考资料:
《铁肩担道义 妙手著文章——记革命烈士邵飘萍》(作者:蒋涛),婺城发布公众号,3月12日推文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邵飘萍:“铁肩辣手”著文章
- 上一篇:陈望道:信仰如饴 赤心存道
- 下一篇:邹子侃:狱中炼丹心,少年赤子情
相关推荐
- 鲁林荣课题组与南大合作在《PNAS》杂志发表论文揭示磷酸酶PP2A及其介导的去磷酸化在维持胸腺T细胞存活过程中的作用
- 浙江大学成立数字法治研究院
- 浙大馥莉食品研究院首届学生毕业
- 浙江大学与绍兴市开启全面战略合作
- 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召开“向身边的‘最美奋斗者’姚玉峰同志学习”报告会
- 景东县党政代表团访问浙大
- 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承担编写的《中国西部大开发发展报告(2017)》出版发行
- 史晋川:共同富裕示范区要做大蛋糕更要切好蛋糕
- 浙江大学召开离退休老同志学校情况通报会
- 浙江省支援湖北荆门医疗队出征仪式在浙大邵逸夫医院举行
- 有建立团队的初心
- 第六届浙江大学校友创业大赛启动
- 第二届“浙大东方论坛·海宁分论坛”暨“求是智库”高端论坛举办
- 浙江大学召开党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
- “全球疫情下的亚太健康发展论坛”在杭州举行
- 一堂别开生面的线上思政公开课
- 浙江大学-时代天使智慧医疗联合研究中心成立
- 数学学院张立新教授当选Institute of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Fellow
- 可编程塑料:编码无色之“色”
- 浙大化工:在触摸历史中赓续精神血脉
新闻公告
- 浙江大学召开传达贯彻全国“两会”精神会议 03-15
- 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林俊德教育基金成立 03-14
- 浙江大学召开党建工作会议暨院级党组织书记例会 03-12
- 浙江大学物理学院成立 03-11
- 浙江大学2022届毕业生春季综合招聘会举行 03-10
- 浙江省医疗保障局和浙江大学局校合作工作推进会举行 03-10
- 浙大乡村振兴定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举行 03-07
- 浙大师生沉痛悼别程家安同志 03-05
高考招生
- 浙江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15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14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10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11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12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0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09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