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开放包容的大学博物馆
“伟大的大学要有伟大的博物馆”。近年来,中国的大学博物馆迅速发展,总数已超过300家,一些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纷纷建成高质量的博物馆,有的大学甚至已形成或正在规划建设博物馆群。大学博物馆已成为中国博物馆体系的一支重要力量,在高等教育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得到教育部、国家文物局的日益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2019年9月,筹备逾10年的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正式开馆。浙大艺博馆的定位是文明史、艺术史教学博物馆,展览和教育活动皆向社会开放。开馆四个展览为“汉唐奇迹”“中国与世界”“国之光”“北朝记忆”,并推出一系列教育活动,包括学术讲座24场、工作坊20场,累计接待观众12.5万人次,受到浙大师生和社会公众好评。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以“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多元和包容”为主题,正是大学博物馆重新思考和认识自身定位、功能的契机。大学是引领社会文明发展的教育机构和学术组织,其基本职能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首要任务是人才培养。因此大学博物馆的核心职能是服务大学教学,在此基础上,还要服务社会公众,促进文化交流和资源共享。大学拥有充沛的多学科师资力量,这是大学博物馆的重要优势。在追求开放、包容、多元方面,大学博物馆还有很大的潜力亟待挖掘。
藏品是博物馆的根基。各家大学博物馆的藏品数量、质量差别很大,但总体上存在藏品类别多样性不足的问题。如文明史、艺术史类大学博物馆,绝大部分藏品为中国文明的文物和艺术品,缺乏对人类不同文明的收藏,难以满足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需要。这两年,大学博物馆逐渐重视对多元文明的关注和收藏。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正在践行全文明收藏理念,根据“中国为中心,世界为脉络”原则,收藏人类不同文明、不同时代的文物与艺术品,在深化学生对本国文明认识的同时,也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多元文明意识,开阔其国际视野。这是一个宏大的计划,也许需要几代人去努力。目前重点开展的亚洲文明收藏,已经取得可喜的进展,特别是日本文化有关文物的购藏,已具备教学标本基础。
展览是博物馆藏品发挥价值的基本手段。当前,大学博物馆的展览,常设陈列居多,临时展览较少;科普性的多,专题研究型的少;中国文明的多,外国文明的少;古代文明的多,当代艺术的少。特别是缺少服务大学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课程的教学展览。一些大学博物馆存在展览与教学脱节的现象,也缺少任课教师深度参与展览策划。这似乎有违大学博物馆建立的初衷。浙大艺博馆主要举办两类展览:一是教学标本展,主要服务于浙江大学的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二是学术成果展,发布国内外艺术与考古领域的研究成果。浙大艺博馆开馆特展“汉唐奇迹”是自主策划的学术成果展,是对艺术史学者方闻提出的“汉唐奇迹”的视觉阐释。学术论文的主要受众是学者,对于社会公众而言是艰深的,但是文物陈列和配套教育活动,可以让观众亲身观看和体验,增进对学术思想的了解。配合“汉唐奇迹”展还举办了“唐人生活”系列工作坊,其中的汉唐服饰复原展示秀非常受观众欢迎,可以直观地看到从汉代到唐代的服饰妆容演变。以博物馆为媒介,高校的学术成果可以传递给社会公众,而观众的反馈也可以为学术研究带来一些启发。
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和VR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展示、云展览、VR体验等成为博物馆展陈的新趋势。在疫情防控期间,大学博物馆加速推出线上展览、直播、讲座、培训等,方便、安全、高效地满足了观众的需要。今年2月,浙大艺博馆联合浙大宣传部打造“浙江大学在线公开课”,将博物馆课程搬到线上,白谦慎馆长主讲的“中国书法的经典问题”、瞿炼博士主讲的“魏风堂堂:云冈石窟的百年学术史”等都受到观众好评。
博物馆肩负文化和教育双重使命,大学博物馆在这两个方面有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浙大艺博馆将开门办馆,广泛借鉴世界一流大学博物馆的成功经验,努力打造开放包容、多样文明和推广学术的博物馆,为培养优秀人才、提升民族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做出积极贡献。
(作者:楼可程,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常务副馆长。原载于《人民日报(海外版)》2020年5月18日07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建设开放包容的大学博物馆
- 上一篇: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法学体系
- 下一篇:数学科学学举办院长与毕业生座谈会
相关推荐
- 推进科教产融合,发展一流工程教育
- 安徽省副省长张红文一行来校调研
- 浙江大学湄潭茶叶研究院签约仪式举行
- 浙江省副省长陈奕君走访我校高层次人才
- 学校教代会代表校情通报会举行
- 校长吴朝晖在2021级本科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 浙江大学召开教育教学工作部署会
- 汪槱生:心中少年依然在
- 杨帆课题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发表论文揭示TRPV1蛋白质三维构象在活细胞中的动态变化过程
- 中国航空研究院分党组书记宋庆国一行到访浙江大学
- 党史纪录电影《重生》浙江省高校巡映启动仪式在浙大举行
- 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姚玉峰光明公益基金成立
- 浙江大学切实抓好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校园安全工作
- 2020浙江大学国际组织与全球教育治理暑期线上夏令营举行
- 浙江大学召开2020年度党员校领导民主生活会
- 教育部公布首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名单,浙大6个全部入围
- 学校召开2020年本科招生工作总结会
- 悼念!著名数学家、浙大校友王元院士逝世,曾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取得卓越成果
- 从裸露矿山到绿水青山 用实践丰富“两山”理论
- 实事报表|浙江大学立足课业实际,合力知识“加餐”
新闻公告
- 浙江大学召开传达贯彻全国“两会”精神会议 03-15
- 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林俊德教育基金成立 03-14
- 浙江大学召开党建工作会议暨院级党组织书记例会 03-12
- 浙江大学物理学院成立 03-11
- 浙江大学2022届毕业生春季综合招聘会举行 03-10
- 浙江省医疗保障局和浙江大学局校合作工作推进会举行 03-10
- 浙大乡村振兴定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举行 03-07
- 浙大师生沉痛悼别程家安同志 03-05
高考招生
- 浙江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15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14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10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11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12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0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09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