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证法
习近平总书记在2月23日召开的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指出,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会对经济社会造成较大冲击。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我国发展,越要增强信心、坚定信心。在3月4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强调,要清醒认识当前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复杂性,增强统筹抓好各项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要求我们准确把握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证法,正确认识和处理稳定与发展、变量与常量、危机与契机三对重要关系。
把握稳定与发展之间的互促关系
稳定与发展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两翼。在稳定中求发展,以发展促稳定,实现稳定与发展的动态平衡、相互促进,是中国共产党处理二者关系的重要原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的重要原因。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本质上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稳定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做到两者相互促进、并行不悖。一方面,要认识到疫情防控是当前的头等大事,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前提。经济社会发展依靠系统内外稳定因子的共同维系,不断从外部环境吸纳稳定因子、拒斥和克服各种非稳定因素是确保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面对疫情带来的外部紊乱因素,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开展医疗救助,采取最严厉的防控措施遏制疫情进一步扩散,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才能迅速稳定社会局势,帮助人民群众心无挂碍地投入正常的工作生活之中。另一方面,要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是疫情防控的有力保障。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来势凶猛,传播速度快、感染范围广、防控难度大,充足的物资供应是打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保障。经济社会系统如果长期停摆,必然无法稳定补给人们日常生活和疫情防控中的各种必需物资。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疫情防控不能松,脱贫攻坚不能等。经过艰苦努力,目前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中央前瞻谋划、科学部署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组织引导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持续释放经济社会系统的内部稳定因子,这将为我们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物质支撑。
把握变量与常量之间的统一关系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必须以长时态视角考量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整体历程,明晰疫情防控是这一历程中的突发“变量”,而经济社会发展则是“常量”。所谓“变量”,即疫情带来的强烈冲击具有偶发性和暂时性,在一系列强有力防控措施下,疫情局势已经出现明显缓解,并有望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结束。所谓“常量”,即我们致力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具有必然性和长期性,实现经济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是开展一切工作的落脚点。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需要明晰疫情防控动态的“变量”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常量”之间的辩证关系,探寻实现二者对立统一的现实条件,依靠智慧和勇气解决好“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难题,在两难中实现两全,并在实际工作中审时度势、灵活变通,将“抓当前”与“谋长远”统一起来。“抓当前”就是要立足当下,毫不松懈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巩固和拓展来之不易的良好势头,推动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好转,为生产生活秩序的有序恢复创造必要条件,力争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早日全面步入正常轨道。“谋长远”就是要放眼未来,紧密追踪疫情防控工作的变化状况,根据疫情的变动情况及时转变工作重心,通过提前谋划、科学部署,实现既定目标,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支撑。只有处理好疫情防控这个“变量”与经济社会发展这个“常量”之间的关系,在做好当前工作与实现长期目标之间找准平衡点,才能奋力争取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胜利。
把握危机与契机之间的转化关系
经济社会是一个具有复合动力系统和复杂运行机制的动态循环系统。政策的调节变动、体制机制的创新、公共服务能力和国家治理水平的高低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经济社会的运行与发展。特别是伴随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不断增多,这对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次疫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遭遇的一次“危机”,但从唯物辩证法出发,这次疫情也是我们实现治理革新的一次“契机”。我们应针对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具体而言,在总结危机规律基础上开掘治理潜能,发掘疫情危机的制度性检视和防范力量;从应对疫情危机的实践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改革和完善公共卫生法治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以及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针对智能制造、无人配送、在线消费、医疗健康等新兴产业展现出的强大成长潜力,合理调整产业布局,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等等。只有不断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不断提高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把我国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充分释放出来,才能为抵御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提供必要的“缓冲带”和“保护带”,变压力为动力,化危为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朝向既定目标奋力前进。
(作者:刘同舫,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文章原载于《光明日报》3月6日第11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把握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证法
相关推荐
- 浙江大学与巨化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 浙江大学举行烈士纪念日公祭活动
- 浙大二院校医院院区揭牌
- 重温西迁历史,服务“第二故乡”
- 行读党史|浙大思政课:守正创新 用好课堂主渠道
- 浙大学者绘制生命“暗物质”的“星空图”
- 浙江省委书记车俊对《社会治理专报》第二、三期做出重要批示
- 浙江大学先进电气装备创新中心开园
- 杨帆课题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发表论文揭示TRPV1蛋白质三维构象在活细胞中的动态变化过程
- “综合性大学农科人才培养联盟”在浙江大学成立
- 浙大建筑设计研究院今年斩获17项国际奖项
- 浙江大学成立艺术与考古学院:学什么,怎么教?
- 云冈石窟在浙江大学迈出“行走”世界第一步
- 浙江大学发布《重大领域交叉前沿方向2021》报告
- 浙江大学与绍兴市上虞区达成战略合作
- 如何迎接新一轮全球人才竞争
- 东华大学党委书记率队来校调研
- 浙大与衢州战略合作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 网格细胞:大脑中的“定位系统”
- 十六年!只为一场永不落幕的展览
新闻公告
- 浙江大学召开传达贯彻全国“两会”精神会议 03-15
- 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林俊德教育基金成立 03-14
- 浙江大学召开党建工作会议暨院级党组织书记例会 03-12
- 浙江大学物理学院成立 03-11
- 浙江大学2022届毕业生春季综合招聘会举行 03-10
- 浙江省医疗保障局和浙江大学局校合作工作推进会举行 03-10
- 浙大乡村振兴定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举行 03-07
- 浙大师生沉痛悼别程家安同志 03-05
高考招生
- 浙江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15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14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10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11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12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0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09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