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团队研制一款微纳机器人,可通过光合作用靶向治疗肿瘤
微纳机器人指的是尺度介于微纳米级别,可以对微纳空间进行精细操作的机器人。由于其具有灵活运动、精确靶向、药物运输等能力,在疾病诊断治疗、靶向递送、无创手术等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现阶段针对微纳机器人的有关研究大多聚焦在体外,在体内治疗应用的更多预期功能仍然具有极大的挑战性。
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转化医学研究院周民研究员团队研制出一款微纳机器人,通过以微藻作为活体支架,“穿上”磁性涂层外衣,靶向输送至肿瘤组织,成功改善肿瘤乏氧微环境并有效实现磁共振/荧光/光声三模态医学影像导航下的肿瘤诊断与治疗。
这项研究被刊登在材料领域著名期刊《先进功能材料》(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并被遴选为当期封面。论文的第一作者是浙江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交叉学科直博生钟丹妮,论文通讯作者为周民研究员。
周民团队
光合作用解决供氧不足
在肿瘤治疗中,为何需要微纳机器人靶向提供氧气呢?
这是因为肿瘤细胞在快速增殖中消耗了大量的氧气,导致肿瘤组织内部存在缺氧微环境,这成为众多肿瘤治疗方法出现耐受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一般临床肿瘤治疗采用的放疗和光动力治疗中,患者通过高压氧仓吸氧来解决肿瘤内部氧气不足的问题。但这种方法往往收效甚微,并不能达到靶向供氧到肿瘤部位,难以提高肿瘤治疗效果。
螺旋藻,一种生活中常见的微藻,作为水生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那么如何将该微藻送进肿瘤?课题组提出将超顺磁性的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通过浸涂工艺,均匀涂层至微藻表面。磁性工程化的微藻能够在外部磁场控制下,能够定向运动至肿瘤。
磁性工程化螺旋藻,在磁铁控制下能定向移动
“研究的创新性在于无机和有机的微纳体,选择性把药物输送到肿瘤缺氧部位。”周民介绍,他们所研制的微纳机器人是一种光合生物杂交体系统,这个系统既保持了微藻高效的产氧活性,还兼有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的定向磁驱能力。
微纳机器人通过光合作用提高肿瘤氧气浓度
在具体治疗中,通过体外交变磁场将微纳机器人靶向运送并积累至肿瘤,通过体外光照,由光合作用原位产生氧气来减轻肿瘤内部乏氧程度,从而提高放射疗法的效率。“在小鼠的原位乳腺癌模型中,经增强的联合治疗展现了明显的肿瘤生长抑制作用。”
增强放疗/光动力协同治疗抑制肿瘤生长并可降解
叶绿素一面照出肿瘤变化的镜子
光合生物杂交微纳泳体系统不仅对于放疗具有积极作用,在经过射线处理后释放的叶绿素能作为光敏剂,进而产生具有细胞毒性的活性氧来杀死肿瘤细胞,实现协同光动力治疗。“正常的光动力治疗需要氧气和活性氧才能顺利开展,目前的微纳机器人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两个需求。”
此外,微藻中含有的大量叶绿素,也具有的天然荧光和光声成像功能,可以无创性地监测肿瘤治疗情况和肿瘤微环境变化。“药物遇到荧光,就能够表达出来。叶绿素是一面镜子能够找出来它。”
基于叶绿素的治疗及成像功能
这项研究持续了三年,周民说最早关注到微藻是源于一次海洋学院会议,和藻类研究的朋友聊天时受到的启发。面对未来的应用前景,周民说:“该微纳泳体本质作为天然生物能够在体内得到有效降解,为生物杂化材料应用在靶向递送和体内生物医学中提供了转化前景。”
研究工作得到了浙江大学眼科中心、浙江大学交叉学科项目、浙江大学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恶性肿瘤预警与干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的大力支持,该研究也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资助。
论文连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adfm.201910395
(文 柯溢能/图片由课题组提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浙大团队研制一款微纳机器人,可通过光合作用靶向治疗肿瘤
相关推荐
- 浙江大学民族宗教事务管理工作小组扩大会议暨社会主义学院第十六期培训班举行
- 深化社会保障改革,夯实共同富裕基础
- 在历史中汲取创新文化的养分
- 浙江大学召开2020年科研大讨论总结大会
- 国际儒学联合会与浙江大学达成战略合作
- 在“浙”里“奕”起成长 ——浙大生研院与杭州奕安济世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及奕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建博士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
- 第四届启真智库论坛暨“共同富裕”专题研讨会召开
- 浙江大学举办2021年招生宣传工作动员大会
- 浙江大学—普洱市2020年定点扶贫联席会议召开
- 医学院李晓明教授团队在《自然-神经科学》发文发现恐惧情绪的新环路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浙江大学智慧电力能源研究院成立
- 浙江大学平衡建筑研究中心揭牌成立
- 校长吴朝晖赴义乌市考察调研“一带一路”国际医学院建设
- 浙江大学召开传达学习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会议
- 浙江大学2022届毕业生校园招聘启动
-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来浙大调研
- 5G校园安全专网在浙江大学开通
- 塑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 我校牵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项目在杭州召开启动会
- 张佳宝院士、马奇英教授加盟浙大
新闻公告
- 浙江大学召开传达贯彻全国“两会”精神会议 03-15
- 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林俊德教育基金成立 03-14
- 浙江大学召开党建工作会议暨院级党组织书记例会 03-12
- 浙江大学物理学院成立 03-11
- 浙江大学2022届毕业生春季综合招聘会举行 03-10
- 浙江省医疗保障局和浙江大学局校合作工作推进会举行 03-10
- 浙大乡村振兴定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举行 03-07
- 浙大师生沉痛悼别程家安同志 03-05
高考招生
- 浙江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15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14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10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11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12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0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09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