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强红笺】肖炳实的“信仰书”
1956年,肖炳实调任中华书局副总编辑后,他的儿子向他提问“为什么您出生入死,终于迎来了全国的解放,却只当了副总编辑,而与您同辈的许多同事都在中央和地方机关有职位?”他如此回答。这是肖炳实一生最真实的写照。
肖炳实,又名肖项平,1900年生于江西萍乡。1920年就读于浙江之江大学,1926年考入燕京大学国学研究院,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肖炳实隐蔽在北平、上海、厦门等地高等学校任教授,从事共产党的秘密工作。
从此,肖炳实在隐蔽战线上数十年的奋斗史便开始了,像一只潜伏在黑夜中的雄鹰,为着新中国的明天而搏击长空。
1929年,肖炳实在厦门大学任教授,教授中华文化史等课程。任职期间,他以自身的教职身份和社会地位作掩护,将住处(现厦门大学大南3号)辟为福建省委聚会秘密据点。福建省委在这座住所召开了各种重要会议,领导全省革命运动,并与党中央联络。由于肖炳实的住所是中共福建省委聚会以及与党中央联络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秘密机关,厦门大学也因此成为省委开展隐蔽工作、指导全省革命运动的重要基地,这是厦门大学革命斗争史上光辉的一页。
图为今厦大大南3号,原厦大大南新村16号,是肖炳实在厦大潜伏时的住所,也是当时福建省委秘密据点
在这期间,肖炳实还运用自身渊博的历史知识和深厚的文化根底,通过文苑讲坛等途径,深入浅出地宣播革命文化,与福建省委领导的学生运动和群众斗争相配合,从理论高度阐述思想观念,提高了青年学生和人民群众对现实社会的认识,激发了他们的斗争热情。
1931年夏,中共福建省委被破坏,在国民党的全国缉捕下,肖炳实与其省委联系人陶铸暗地里与敌人斗智斗勇,巧扮和尚虎口脱险,来到漳州南山寺。
图为漳州南山寺,是肖炳实从厦大潜出后隐藏的地方,也是当时中共闽南特委机关所在地
著名历史学家傅家麟(傅衣凌)在1951年纪念厦门大学校庆30周年时,曾撰文《回忆与期望》怀念他的老师肖炳实,他这样写道,“肖先生教过我们的中国文化史,为同学们所敬仰的一位老师,他不仅循循善诱,还介绍许多新书,像蔡和森的《社会进化史》,摩尔根的《古代社会》等,使我对新史学和马克思主义有初步的认识,可是在一天上课时,肖先生不见了。这个印象,一直占据着我的脑子里,恍如昨日。”傅家麟教授还说,“校庆纪念日重提这沉痛的故事,让大家知道厦大是在和敌人不断的斗争中成长的。”
之后,肖炳实辗转到达上海,加入苏联红军总参谋部上海情报小组,开始了长达13年的“红参”远东情报工作。1932年9月至1934年底,他参与远东情报工作的领导,总揽华南、江西、武汉、上海、南京一带的全局,在这期间,一方面同敌人的天罗地网相周旋,另一方面培养、派遣情报员,悉心谋划以上海为中心的情报网的建设,侦获重要情报信息,还在国民党内部布置了重要而隐秘的内线,工作颇有成绩,多次得到莫斯科总部的嘉奖。
1934年底,肖炳实被调到日本,次年5月,他在“红参”的联系人华尔顿被捕,特务机关认定身在日本的肖炳实是在逃要犯,国民政府外交部立即派出专人前往东京企图经由外交途径引渡抓捕他,但是却扑了个空。原来肖炳实在焦急等待联系人音信的同时,断然潜回北平,逃脱了反革命伸出的魔掌。
肖炳实潜回北平后,终于接到了莫斯科总部的消息,根据命令撤赴莫斯科。当时的条件下,前往莫斯科需要从上海乘船至海参崴,再坐火车穿过广袤无垠的西伯利亚。8月中旬,仍是要犯身份的肖炳实从北平坐火车到了苏州,几天后再乘慢车到达上海城郊,再乘坐汽车潜入上海。他用在厦大脱险时巧扮和尚的方式,在戒备森严的上海滩,闯过警特林立的关卡,躲过众多鹰犬的猎眼,从容登上停泊在黄浦江上的苏联船“北口号”,鸣笛起航,于九月初抵达“红都”莫斯科。在莫斯科期间,肖炳实将自己的工作经验总结成范文,写成的《如何做好情报工作》成为“红参”总部内部文件,并培训了大量业务优秀、思想坚定、政治可靠的情报人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培养国际情报人员作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
1937年5月,肖炳实被派到新疆领导情报工作,在这期间,他主持建立了以兰州为中心的甘、青、宁地区情报系统,为莫斯科总部和延安总部提供了大量重要情报,保护了国际西线交通要道的畅通和党中央所在地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安全。1943年肖炳实脱离“红参”回到故乡江西萍乡,开办学校,抗战胜利后先后在萍乡、醴陵一带任教,坚持革命活动,领导学生运动和群众斗争,与中共地方党组织取得了联系,恢复了党籍,赢得了党和群众的信任,在当地民众中很有声望,并为革命队伍输送了大批人才。
肖炳实情报工作联络图
新中国成立后,肖炳实进京担任全国总工会俄文翻译,工作期间接受政治历史问题的审查,审查结论为“审查清楚,没有问题”,1956年6月调中华书局任副总编辑。他的儿子曾不解地问父亲:“为什么您出生入死,终于迎来了全国的解放,却只当了副总编辑?而与您同辈的许多同事都在中央和地方机关有职位?”肖炳实认真地说:“干革命是为了追求信仰,不是为了地位名誉。对不公正的待遇,不计较,不考虑,要考虑的是党的事业重于泰山。”
策划:宣传部
执行:宣传部融媒体团队
音频:厦门大学广播电台
【往期回顾】
1.【南强红笺】罗扬才的“就义书”
https://news.xmu.edu.cn/2019/1015/c1552a380553/page.htm
2.【南强红笺】杨世宁的“无畏书”
https://news.xmu.edu.cn/2019/1022/c1552a381494/page.htm
(“南强红笺”融媒体专栏,是宣传部“新时代融媒体能力提升计划”又一次尝试和探索,欢迎大家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联系人:洪春生,联系电话:2187323,邮箱:xdtk@xmu.edu.cn)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南强红笺】肖炳实的“信仰书”
相关推荐
- 公共卫生学院研究团队定义一种新的抗体中和机制
- 学校举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知识竞赛
- 海外教育学院举办习近平给北京科技大学全体巴基斯坦留学生回信学习交流会
- 我校入选高校教育政务新媒体十强、获评年度案例
- 校领导深入学生社团调研指导
- 【青春实践路】红色闽东心向党 创新宁德新时代 ——化学化工学院“厦行宁德,源于新能”博士团赴宁德开展社会实践
- 我校科研团队正式入驻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
- 2019孔子学院总部国家公派出国教师培训顺利开班
- 航空航天学院精心打造“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育人平台
- 我校在京举办“未来师资培育计划”招生(招聘)宣讲会
- 【初心笔谈】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不忘初心的前提
- 【红色筑梦之旅】扎根农村基层 环保经济双收——“易田思甜”团队走进东方红村开展项目对接活动
- 寻找垃圾分类典型 丰富劳动教育内涵 ——我校学生宿舍垃圾分类方案征集活动顺利举行
- 厦门市政协主席张健带队来校调研
- 校级领导干部围绕“锤炼党性修养”专题进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第八次集中学习研讨
- 思政课聚焦脱贫攻坚
- 第三届高校大学生海洋与化学科技实践论坛在我校举行
- 第七届全国高校材料学科研究生凌峰论坛举办
- 【红色筑梦之旅】厦门大学“LCM材料”团队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 全国对接活动(安徽)
- 厦大学子在第十六届“挑战杯”国赛中再获佳绩
新闻公告
- 附属翔安医院器官移植8个月突破50例 08-26
- 我校招生录取工作圆满结束 生源质量稳步提升 08-26
- 铜陵市代表团一行来访我校 08-26
高考招生
- 厦门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4
- 厦门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4
- 厦门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4
- 厦门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4
- 厦门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4
- 厦门大学2010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章程 08-04
- 厦门大学2011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章程 08-04
- 厦门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4
- 厦门大学2008年招生章程 08-04
- 厦门大学2009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章程 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