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化工学院基于智能数据分析技术的单分子尺度的构象识别研究取得新进展
化学化工学院洪文晶教授与夏海平教授课题组在单分子构象识别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Identifying the Conformational Isomers of Single-Molecule Cyclohexane at Room Temperature”为题发表于Cell Press旗下的《Chem》上(DOI:10.1016/j.chempr.2020.07.024)。
构象异构是化学中的基本问题。然而对于环己烷等柔性分子,由于其在室温下极快的互变异构过程,基于系综的表征方法(如核磁等)只能得到所有构象平均贡献的结果。因此,在室温条件下,对柔性分子构象的定量分析与表征极具挑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他们发展了基于单分子电学表征的构象识别技术,即在单分子电学表征的基础上,将数据升维以及离散数据挖掘等智能数据分析技术应用到单分子事件的统计分析中,在室温条件下成功实现了对环己烷两种椅式构象的电学表征与比例识别。同时,通过纳米电极间隙对分子的限域作用,我们发现在宏观尺度下极不稳定的扭船式中间体得以在单分子尺度稳定存在,这为不稳定中间体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表征方法。
这一研究工作是在化学化工学院洪文晶教授、夏海平教授共同指导下完成的,iChEM直博生唐淳与化工系研究生唐永翔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师佳副教授与刘俊扬副研究员为该工作提供了指导,博士后陈志昕、博士研究生陈李珏以及研究生叶艺玲、严哲玮、张珑漪共同参与了该工作。该工作获得了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也得到了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能源材料化学协同创新中心的支持。
论文链接:http://dx.doi.org/10.1016/j.chempr.2020.07.024
(化学化工学院)
责任编辑:林济源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化学化工学院基于智能数据分析技术的单分子尺度的构象识别研究取得新进展
相关推荐
- 学校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第五次工作会议
- 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复旦大学青年学生党员回信精神座谈会
- 科技部2019年度科技企业孵化器主任培训班开班
- 我校杰出校友黄保欣逝世 校友总会理事长朱崇实一行赴港吊唁
- 学校精心组织参加第十二届文博会
- 深海微生物驱动碳氮循环耦合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
- 厦大幼儿园开展爱国主题教育系列活动
- 【青春实践路】志愿服务进驻乡村 国学教育助力扶贫——人文学院支教队再度赴长汀伯湖小学开展国学夏令营活动
- 学校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实验室安全系列活动
- “双一流”建设大学百强榜(2020)发布 厦门大学位列第十二
- “健康厦大 跑进百年”环校跑“云”接力活动正式启动
- 2019年“世界哲学月”火热来袭
- 厦门市领导赴航空航天学院调研
- 我校举行首期“校长零距离”座谈会
- 海南日报专文:厦门大学与海南的莫逆情缘
- 夏宁邵教授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新型多价宫颈癌疫苗的研究成果
- 校党委召开全委(扩大)会议
- 【青春实践路】2019年厦门大学凤凰花夏令营开营仪式暨走进珩厝十周年庆典举行
- 校党委书记张彦视频连线毕业班同学
- 校领导与药学院本科生交流学习《习近平在宁德》
新闻公告
- 附属翔安医院器官移植8个月突破50例 08-26
- 我校招生录取工作圆满结束 生源质量稳步提升 08-26
- 铜陵市代表团一行来访我校 08-26
高考招生
- 厦门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4
- 厦门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4
- 厦门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4
- 厦门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4
- 厦门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4
- 厦门大学2010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章程 08-04
- 厦门大学2011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章程 08-04
- 厦门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4
- 厦门大学2008年招生章程 08-04
- 厦门大学2009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章程 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