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共建孔子学院开展多彩活动迎端午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在厦门大学三校区共庆这一中国传统节日的同时,厦门大学海外共建孔子学院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端午节庆祝活动,与当地民众共迎端午佳节,让当地民众在体验端午习俗、加深对端午节了解的同时,也感受到端午节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汉字帆船同湖竞技 中国之夜点亮老城
赛龙舟是中国端午节的重要习俗。不少厦门大学共建孔子学院每年都会在端午节前后参与组织龙舟赛事,今年更有孔子学院因地制宜将帆船运动与赛龙舟结合起来,成功举办了帆船赛。
当地时间6月8日,德国特里尔波斯谷湖一片欢腾,来自中徳两国的一百多名选手齐聚特里尔,参加由特里尔大学孔子学院与当地机构联合举办的“2019孔子学院杯端午帆船赛”。中徳两国的24支队伍共120名选手,分批搭乘12条用巨型汉字装饰的帆船在波斯谷同湖竞技,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帆船运动巧妙结合。经过一天紧张的训练和角逐,最终包括厦门大学队伍在内的3支队伍脱颖而出获得比赛的奖杯。活动吸引了大批当地民众前来观看。孔子学院还在比赛间隙提供了端午故事亭、手工龙、包粽子、手工折船、中国结与绳索结、功夫体验、围棋等文化工作坊,让当地民众在观看比赛的同时,也可以体验到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文化活动。
此外,继6月7日晚在特里尔著名历史建筑选帝侯宫的洛可可大殿内成功举行“端午系列活动?曹翔艺术歌曲音乐会”后,6月8日晚,孔子学院还举办了端午“中国文化之夜”,中德宾客云集,共享视听盛宴。来自中国的音乐家曹翔与同济大学艺术团同台为观众奉上独唱《节日欢歌》、《在希望的田野上》、《共和国之恋》、《望月》,独舞《鸿雁》、太极表演、古筝演奏《我的祖国》、船歌及手风琴《水手梦》等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节目,精彩的演唱、翩翩起舞的曼妙身姿、委婉动听的古筝独奏、刚柔并济的太极表演让现场观众陶醉不已,掌声不断。“中国文化之夜”在观众久久不息的掌声中结束,标志着孔子学院端午节系列活动圆满落下帷幕。
端午期间,特里尔大学孔子学院举办的“汉语诗画比赛”也圆满结束。本次比赛历时两个月,共征集到72位作者的78幅作品,作者年龄从4岁到50岁,分别来自德国、法国、意大利和卢森堡。参赛作品精彩纷呈,佳作迭出。评委们从主题、创意、构图、色彩运用、汉字书写以及诗文配合度等方面进行了评选,共评出一等奖4名、二等奖7名、三等奖10名,入围奖多名。比赛旨在通过写与画的形式,鼓励参与者学习汉语汉字,激发对中国文化的兴趣。比赛结束后,孔子学院还在选帝侯宫的洛可可大殿内举办了“2019年孔子学院诗画展”,将在诗画比赛中的优秀作品进行展示,供来宾欣赏。
趣味比赛欢乐多 传统文化润人心
当地时间6月2日,泰国皇太后大学孔子学院、诗琳通中国语言文化中心联合清莱中华文化教育协会举办了“粽叶飘香,龙舟传情”端午节系列活动。皇太后大学副校长兼孔子学院代理院长Nanthana女士、副校长Sujitra女士、孔子学院中方院长黄建军先生、泰国清莱中华文化教育协会理事长柯保合先生,与来自清莱府26所中小学的600多名师生齐聚一堂,共庆端午。
活动以极具中华文化韵味的舞龙舞狮表演作为开场。只听得鼓声阵阵,雄狮在舞台间腾起跳跃,眨眼扇耳,好不可爱,现场活动气氛瞬间高涨。秉着传承端午民俗、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孔子学院为此次活动策划了手工制作、朗诵、包粽子、端午知识问答及中华才艺共五个比赛。
手工制作组的参赛选手们,都拿出了制作精良的龙舟手工作品,有的用小木棍搭建而成,结构精良;有的用五彩豆拼成,构思巧妙。朗诵组的选手们都热情饱满,充满自信地站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知识问答的现场气氛更加热烈,不管是小学生还是中学生,他们都用流利的中文抢答关于端午节的问题。而中华才艺的现场则另有精彩:选手们穿上了鲜艳的中国民族服饰,喜气洋洋的灯笼舞、声音高昂的中华歌曲、优美的水袖独舞等博得全场喝彩。最具有传统文化韵味的包粽子比赛也毫不逊色,粽叶在选手们的巧手中上下翻飞,一个个绿油油的粽子整齐地摆在桌面上,活动现场粽香四溢。大家在比赛中体验着传统节日带来的乐趣。
最后经评委们的认真评议,各个比赛小组的冠军一一产生。在闭幕式暨颁奖仪式上,皇太后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黄建军表示,此次端午节活动孔子学院邀请了8所市区学校和18所山区民办学校的600多名师生参与,人数众多,可谓是再创新高,活动深受学生欢迎,学生们在此次活动中都有着极其优异的表现。孔子学院也会继续牢记传播汉语和中华文化的使命,带动更多学生学习汉语,走近在中国传统节日,体会中华文化之美。
绿粽飘香迎佳节,端午文化进课堂
当地时间6月7日,菲律宾大学孔子学院的下设教学点苏比克大都会管理局的师生们,在飘满粽香的教室里上了一节别具一格的汉语课。
课前,孔子学院教师为苏比克大都会管理局汉语班的同学们准备了端午粽子,没尝试过粽子的同学们纷纷表示非常期待粽子的味道。孔院老师首先介绍了端午节的起源和习俗,重点介绍了赛龙舟、吃粽子、插艾草等端午节习俗,引发了学生们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浓厚兴趣。接着让同学们通过品尝粽子进一步感受端午节的习俗,同学们最大的体验就是口感特别,但是味道很不错。
一层一层的粽叶包裹的不仅仅美味的粽子,也沉淀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情感。将传统节日带入课堂不仅让课堂气氛活跃,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提高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
端午遇初冬 饺子同样是节日的味道
当地时间6月6日,新西兰已进入初冬季节,恰逢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前夕,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志愿者在所任教的新西兰北帕默斯顿环太平洋大学(IPU)举办了一场迎端午“饺子宴”活动。汉语课堂上的外国学生、在新西兰留学的中国学生以及在学校工作的老师,欢聚一堂,共享饺子盛宴。
由于粽子的制作周期长达五六个小时,所以孔子学院教学点的汉语教师志愿者决定以包饺子的方式来庆祝端午节,希望能通过这次活动让新西兰的学生通过中国食物了解中国文化,让身在海外的中国学生和老师感受到家的温暖。
对于身在海外的中国人来说,“每逢佳节倍思亲”,而饺子对中国人有着特别的意义,它既是中国人民的日常食物,又是节日的必备品,有饺子的每一天都像过节,有饺子的地方就有怀念的中国味道!
也许是饺子的香味传到了学校的办公楼里,很多老师都闻着香味来了,大家口耳相传,总是不断有新的老师来到这里,他们说出的每一句“Delicious!”“好吃!”“谢谢!”都是对孔院和孔院汉语教师志愿者最好的回馈。
据悉,厦门大学承办的英国卡迪夫大学孔子学院、波兰弗罗茨瓦夫大学孔子学院、加拿大圣玛丽大学孔子学院等多所孔子学院近期也将组织端午文化讲座、龙舟赛等庆祝活动。厦门大学共建孔子学院在端午节前后举办的一系列活动,让海外民众和师生在热闹的节日气氛中了解了端午节的习俗和背后的故事,体验了端午节特有的韵味,增进了对中华文化的了解。不少海外民众表示,孔子学院在中国传统节日期间举办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
(厦门大学汉语国际推广南方基地/孔子学院办公室)
责任编辑:黄伟彬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厦门大学共建孔子学院开展多彩活动迎端午
相关推荐
- 我校网络育人专栏在全国高校思政网上线
- 美国佐治亚州校友会成立
- 首届“中国-马来西亚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暨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赛国际赛道马来西亚区域赛举办
- 学校举办“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系列活动
- 河南日报专文:“豫”见厦大 古今佳话 ——厦门大学与河南的校地情缘
- 【支部好案例】内外联动形成党建合力 “走心”“走实”是行动关键
- 校党委副书记赖虹凯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调研
- 化学化工学院召开青年教师发展论坛
- 我校举行系列活动纪念 “一二?九” 运动
- 学校召开迎接教育部2020年度科研实验室安全检查布置动员会
- “一‘马’当先”知识竞赛掀起校园理论学习热潮
- 马来西亚分校师生在“美丽世界”国际学生公益媒体艺术展上获多个奖项
- 【初心笔谈】用初心使命奏响教育爱国赞歌
- 我校与宁夏海原县对口帮扶工作交流座谈会召开
- 展课磨课促一流——厦门大学第七期骨干教师研修夏令营圆满结束
- 科技日报:尤延铖:守初心,为空天动力发展探路
- 化学化工学院洪文晶教授课题组单分子电子学研究新进展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 医学院李炜教授团队与分子影像及转化医学中心刘刚教授团队跨学科联合开发角膜病治疗新技术
- 【红色筑梦之旅】胶秆成板 扶贫环保——我校“秸秆进化论”项目团队赴三明市尤溪县开展项目对接
- 学校举办线上本科招生校园开放日活动
新闻公告
- 附属翔安医院器官移植8个月突破50例 08-26
- 我校招生录取工作圆满结束 生源质量稳步提升 08-26
- 铜陵市代表团一行来访我校 08-26
高考招生
- 厦门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4
- 厦门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4
- 厦门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4
- 厦门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4
- 厦门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4
- 厦门大学2010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章程 08-04
- 厦门大学2011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章程 08-04
- 厦门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4
- 厦门大学2008年招生章程 08-04
- 厦门大学2009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章程 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