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厦门大学 > 新闻公告 >

厦门大学三位博士后获2020年度“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资助

2020-06-23 0 新闻公告 来源:厦门大学新闻网

近日,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公布了2020年度“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资助人选名单,全国共资助400人。我校3人入选,分别为化学流动站博士后张瑷珲、孙文静,化学工程与技术流动站博士后胡程奕。

“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博士后制度的意见》(国办发〔2015〕87号),于2016年新设立的一项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旨在加速培养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青年科技创新人才,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型青年拔尖人才的又一重要举措。2020年起,国家给予的资助金额为每人两年63万元,其中40万元为博士后日常经费,20万元为博士后科学基金,3万元为国际交流经费。此外,学校每月给予8000元奖金(2年)。

【个人简介】

张瑷珲,男,1989年出生。2019年博士毕业于厦门大学,师从化学化工学院方柏山教授;2019年12月起于厦门大学化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为化学化工学院洪文晶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单分子酶学、代谢工程等。以第一作者身份在iScience、AIChE Journal、Biotechnology and Bioengineering等国际高水平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篇,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2018年获得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先后获得厦门大学“三好学生”、“优秀三好学生”荣誉称号。

孙文静,女,1990年出生。2019年博士毕业于厦门大学;2019年9月起于厦门大学化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为公共卫生学院陈洪敏教授。实际在公共卫生学院开展工作,研究领域为分子影像和纳米医学,主要从事多模态分子影像探针和生物医用纳米诊疗剂的研究。在Advanced Materials、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等国际高水平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5篇(其中第一作者9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参加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得亚洲分子影像联合会优秀壁报奖(2018)、第一届全国影像材料与技术会议Wiley学术优秀壁报奖(2018)、2019年厦门大学鑫展旺奖学金、2019年“养生堂创新之星奖学金”,并多次获得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分子影像暨转化医学研究中心的“最佳科研奖”等奖励。

胡程奕,男,1990年出生。2019年博士毕业于厦门大学;2020年4月起于厦门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为化学化工学院郑南峰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二维材料的合成、组装及其在催化和分离方面的应用研究。以第一作者(含共同一作)在Chem、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等国际高水平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篇。2014年获得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化学化工学院)

责任编辑:杜筠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厦门大学三位博士后获2020年度“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资助

相关推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