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各界深情送别张乾二先生
著名理论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农工民主党第十一、十二届中央常委,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人民教师奖章获得者,厦门大学教授张乾二先生于2020年5月3日20时33分安详辞世,享年93岁。
张乾二先生送别活动5月7日上午在集美福泽园敬亲堂举行。根据疫情防控要求,送别活动要求自行前往并实行预约制。治丧期间,校党委书记张彦、校党委常务副书记李建发登门慰问家属。校长张荣、校党委副书记赖虹凯、副校长江云宝等校党政领导、老领导,各机关部处、学院领导,离退休老同志,师生代表及张乾二先生生前亲朋好友满怀崇敬与不舍前来送别,缅怀他光辉的一生,寄托无限的哀思。在哀乐声中,大家缓步来到张乾二先生遗体前肃立默哀,向张乾二先生遗体三鞠躬,并向家属表示慰问。
张乾二先生离世的消息发布以后,社会各界纷纷通过各种方式向先生的辞世表示哀悼,向先生的家属表示慰问。告别厅摆满了花圈,寄托着人们深切的哀思。国家部委,福建省,厦门市,兄弟院校、科研院所、学术组织等单位和领导;国内外专家学者;厦门大学党政领导、各单位负责人,张乾二先生生前的同事、亲朋好友,学生和世界各地校友会、校友敬献花圈近四百个。广大师生通过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并以网络祭拜形式深切缅怀先生。
张乾二先生1928年8月13日出生于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崇武镇,先后在集美中学、厦门大学化学系就读,1954年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他历任厦门大学化学系主任,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所长,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常务委员。
青年张乾二
1954年7月1日,欢送厦大化学研究所毕业同学留影
张乾二先生毕生致力于结构化学和量子化学领域的研究,在配位场理论方法、休克尔分子轨道理论图形方法、多面体分子轨道理论、多电子理论的群论方法、价键理论方法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研究成果。他在国内外著名刊物发表了200多篇学术论文,出版了《配位场理论方法》《休克尔矩阵图形方法》《多面体分子轨道》《角动量理论与原子结构》《有限群基础理论及其在物理与化学中的应用》等专著。他带领团队将价键理论应用建立在从头算的水平上,提出“键表酉群方法”,解决了价键理论的基函数问题,发展了从头算价键计算程序XMVB,目前成为了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从头算价键程序。他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二等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福建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厦门大学南强杰出贡献奖等。
1986年,张乾二(第一排右一)在物构组政治学习会上
张乾二先生从教六十余载,他治学严谨、教书育人,爱生如子、甘为人梯,深受师生爱戴。他热爱教学,注重基础理论研究,多年主讲《物质结构》《高等物理化学》《量子化学》《群论》《角动量理论与原子结构》《分子光谱》《配位场理论》等十余门课程,培养了一大批理论化学、结构化学领域的优秀人才。张乾二先生先后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福建省先进教育工作者”“福建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福建省‘五一’劳动模范”。
1990年,张乾二(右)与卢嘉锡讨论原子簇化合物
张乾二先生一生淡泊名利、诚朴严谨、求真惟实,在管理岗位上无私奉献,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了全部智慧和力量。在担任厦门大学化学系主任和化学化工学院院长期间,极为重视中青年学者的培养,引进了一批国际名校博士,这些年轻人迅速成长为各学科方向的带头人,多位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在中科院福建物构所工作期间,布局形成了一支基础扎实、锐意创新、思想活跃、朝气蓬勃的结构化学和新技术晶体材料科研梯队,并大力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和科研成果产业化,为福建物构所在上述两个领域取得举世瞩目的科技成果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8年6月,张乾二在第十届全国量化会上致开幕词
张乾二先生积极推动理论化学的对外交流与合作,为中国理论化学学术地位的提升作出了突出贡献。他亲力亲为,发起举办海峡两岸理论与计算化学系列会议,积极推动两岸化学人才的学术交流。
张乾二先生担任全国政协委员期间,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他于1993年与其他政协委员联名提交组建集美大学的提案,得到中央和国家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有力推动了集美大学的顺利筹建。
张乾二先生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里仍在关心理论化学的发展,他的高尚品德、家国情怀和献身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张乾二先生的一生,是忠于党的教育事业、热爱祖国的一生,是为我国科技进步和学术繁荣呕心沥血的一生。他的辞世,是厦门大学的巨大损失,也是我国教育界、科学界的重大损失。
(宣传部 化学化工学院)
责任编辑:林济源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社会各界深情送别张乾二先生
- 上一篇:学校总值班工作会议召开
- 下一篇:学校召开全校实验室疫情防控工作动员视频会议
相关推荐
- 两会期间多家媒体采访张荣校长 聚焦相关教育热点问题
- “当代中国国家理论的发展与创新”学术研讨会举行
- 【媒体看厦大】智慧教室里容不得“花里胡哨”
- 黄冈市领导一行来访我校
- 化学化工学院汪骋课题组在Nature Catalysis发表CO2氢化研究进展
- 我校组织陈嘉庚奖学金院校联盟师生赴陕西开展社会实践
- 教育部网站报道我校认真做好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各项工作
- 我校师生羽毛球队在福建省第三届两岸高校师生羽毛球邀请赛获佳绩
- 【初心笔谈】以制度建设固化主题教育成效
- 航空航天学院肖望强团队为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提供关键技术保障
- “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专场文艺晚会圆满落幕
- 我校生命科学学院欧阳高亮教授课题组在《Cell Reports》发文揭示Periostin蛋白促进肠炎相关肠癌发病机制
- 校领导率团出访古巴、美国和墨西哥
- 学校举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知识竞赛
- 科技日报:尤延铖:守初心,为空天动力发展探路
- 厦门市政协人工智能专业招商小组来校调研
- 我校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 “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 不忘初心 守望相助——厦大出版社助力闽宁出版协作
- 【青春实践路】助力乡村教育,探路乡村振兴——“囊萤之光”暑期社会实践队教学调研活动圆满结束
- 我校团队研制的义务教育常用词表在京发布 ——《义务教育常用词表(草案)》出版座谈会举行
新闻公告
- 附属翔安医院器官移植8个月突破50例 08-26
- 我校招生录取工作圆满结束 生源质量稳步提升 08-26
- 铜陵市代表团一行来访我校 08-26
高考招生
- 厦门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4
- 厦门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4
- 厦门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4
- 厦门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4
- 厦门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4
- 厦门大学2010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章程 08-04
- 厦门大学2011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章程 08-04
- 厦门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4
- 厦门大学2008年招生章程 08-04
- 厦门大学2009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章程 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