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好三有风采|生科院分子影像与转化医学团队
于科研之中绽放,亦如黎明中的晨星
——记第四届“三好三有”研究生导学团队之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分子影像与转化医学团队
■通讯员 姬宇
分子作瞳,影像化眼,
诊疗协同,攻关克坚。
——原创歌曲《只争朝夕》
11月28日下午,在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王忠良教授的指导和带领下,分子影像与转化医学团队通过精彩生动的演讲、声情并茂的朗诵、婉转悠扬的旋律以及振奋人心的口号,生动地将其丰富、优秀的团队精神与文化呈现给在场的所有人,并收获一致的认可与掌声。紧密围绕“三好三有”的内涵,团队不仅展现出其融洽的师生关系、先进的学风文化以及饱满的科研热情,原创的内容与形式更展现出了团队的精神面貌和独特风采,最终在现场评委的严格评审下,团队荣获“三好三有”研究生导学团队称号。
【团队故事】
分子影像与转化医学团队于2014年9月成立,致力于多模态分子影像与肿瘤精准诊疗方面的研究,是一支起点高、国际化、年轻化、创新型的多学科交叉研究团队。五年来,团队始终贯彻“以人为本,创新共赢”的基本理念,制定完善的个性化培养模式,注重学风文化的建设与凝练,努力营造勤学务实、认真严谨、合作共赢、自由开放的团队氛围,为成员的全面发展与进步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团队以王忠良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现有8位教师、6名博士和30余名硕士,人才框架日渐完善,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分子影像团队之一。依托分子与神经影像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团队先后建成了探针研发实验室、细胞和动物实验室以及先进的成像设备室,在大小事务分级管理、公共事务轮流负责、特殊事务专人专管等一系列完备的管理制度下,团队分工明确,工作井井有条,为学院打造了坚实的科研平台和人才培养基地。
脚踏实地,硕果累累
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项目的支持下,团队紧密围绕恶性肿瘤诊治领域的国家重大需求与临床问题,致力于多模态分子影像技术的研究,借其慧眼精准洞察病灶、实现诊疗协同,把 “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的科研目标落到实处,创造新探针、发现新功能、开拓新应用也成为了团队在领域内继续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标杆,整个团队正昂首阔步地迈向国际研究领域的最前沿。
至今,团队在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SCI论文50余篇,,其中3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并受邀在高水平期刊撰写综述,多篇文章发表后被期刊选为亮点报道、专题新闻或期刊封面。受理美国专利2项和中国专利近20项,授权美国专利1项和中国专利6项;主持或参与国家和省部级以上的科研项目10余项,总经费1000余万元;曾荣获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陕西青年科技奖、中国肿瘤青年科学家奖、首届西部药学之星、以及多个省级优秀论文奖等。
春风化雨,济济一堂
“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团队导师以更高的自我要求,在立学立德上为学生树立典范。同时又注重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科研兴趣,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为学生全面发展指引方向。团队还通过积极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来学院讲学,并举办学术会议、学术研讨会等,在拓展学生兴趣和视野的同时,营造了开放活跃的学术氛围。团队多名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学术会议奖励,同时在多项科技创新创业大赛上取得优异成绩。
丰富活动,全面发展
以人文本,全面发面,造就有用之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开展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也是团队建设的重要内容,六月的毕业欢送会是团队每年最热烈的庆祝,师生精心准备,热情参与,愉快的氛围中寄托着祝福与期望。元旦、教师节等节日组织的团建已成为大家庭树立团队归属与集体荣誉感的重要活动。组内的体育竞技如篮球、网球、羽毛球等活动让师生放松身心、强健体魄。同时老师重视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文体活动,团队成员活跃于竞技场与舞台,并取得优异的表现与成绩。师生团结一心、同侪携手共进的氛围已在团队蔚然成风!
【导师说】
为师身必正,授业尚德行
“身正为范”一直是团队导师所奉行的育人理念,导师张象涵教授表示:“培养好学生是我们作为老师的责任,也是我们团队阔步进取、迈向未来的基础,学生不仅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具备良好的德行,做事之前先做人,只有具备这两点,我们的教育才算成功。”同时导师宁蓬勃教授说道:“做科研确实辛苦,要做出好的成果更是不易,我们的团队今天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离不开每一位老师与学生的努力与付出,我一直骄傲的是团队学生与老师之间不立文字、亦师亦友的良好关系,我坚信这是团队蓬勃发展最好的催化剂。生活中,我一直把学生当作我的孩子,在科研做得好的同时也希望他们拥有一段充实美好的旅程。”
需求为导向,原创是生命
团队负责人王忠良教授为团队的发展一直尽心尽责,说到一路以来所遇到的曲折苦难时他也会感慨万千,但谈到团队的发展与未来他充满了自信与憧憬。“‘以人为本,创新共赢’是团队发展一直贯彻的基本理念,注重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科研兴趣,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使其得到全面发展是我们教育的目标,这样优秀的人才培养和输出为我们团队的蓬勃发展铺下扎实的道路。与此同时,在科研的道路上,原创是生命、合作创共赢,团队为此努力凝练和营造了自由开放、交流合作的学风文化氛围。在这个基础上,我相信只要我们脚踏实地,我们必定能在群星璀璨的夜空中找到属于我们的位置。”
回顾本次“三好三有”研究生导学团队评审活动,王忠良教授表示:“我很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这样一个凝练文化、展示自我的平台。在参加评选的过程中,我们不断提升团队文化建设水平,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拥有了更强的团队凝聚力。同时也感谢团队老师同学为此付出的汗水,为团队留下了珍贵的回忆和印记。”
【同学说】
学术当严谨,科研务要精
追逐中国梦,携手创共赢
“老师在我的心中好比是一盏明灯,不仅在茫茫大海上为学生指引方向,更照亮了我们光明的未来。学业中,他们给予我们科研上悉心指导和无条件支持;生活中,他们不仅教会了我们如何正确地为人处事,而且对学生的大事小事关怀有加。作为团队带头人,他们默默付出、以身作则,经常工作到深夜,为了统筹团队的项目和学生的课题;出现困难时,他们总是第一时间站出来鼓舞士气并和我们一起攻克难关砥砺前行;在科研上,他们一丝不苟、科学严谨、目光高远,对我们严格指导又不失耐心,意在培养我们的科研能力,塑造我们的科学思维方式。他们不仅是我们人生路上的重要导师,还是家人般的挚友,更是我们日后奋斗拼搏的榜样。”闫浩浩同学激动地说道,代表所有同学表达出对导师深切的崇敬与感激。
当谈到在团队里的学习与成长,作为所有同学“大师兄”的王永东博士表示,“回想从硕士再到博士,无论是科研能力还是对待科学的认知和态度上,在团队中我成长了很多,从而实现了自我的蜕变。团队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模式注重因材施教,不仅考虑学生的专业背景、知识储备、实验能力,还要重视其个人兴趣,从而拟出一套适合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方案。导师通过讨论调动学生科研兴趣,让学生在课题选择上有一定的自主性,同时导师对课题的创新性和可行性做出严格把关。课题分配上十分重视体系性和交叉性,既能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又能提高团队科研效率。除此之外,导师们通过积极举办学术会议,并在组会上营造开放自由的讨论氛围,意在提高学生交流合作能力,创造高效共赢的科研氛围。与此同时,导师会经常与我们交流如何正确地为人处事,提高我们作为社会个体的综合素质。而我们作为学生,可以做的就是严谨细致地对待科研,认真完成我们的任务和工作,助力团队的发展,实现自我价值,对社会有所贡献,这也是我们对团队最好的回馈。”
团队硕士姬宇谈起本次活动表示:“对于‘三好三有’研究生导学团队评审活动的前期准备工作,学生们在老师的支持下付出了很多心血,从申报到评审这半年当中,所有成员都积极参与、团结一致,不断地通过凝练与总结让团队的文化建设进一步得到升华,同学之间以及师生之间因此建立起更深的羁绊,并进一步加强了我们的协同合作能力,这也是团队在本次活动中最大的收获。为了展现出团队最好的文化,我们设计出很多原创的内容形式,包括朗诵、歌曲,精心编排既体现出我们的态度又呈现出最好的精神面貌,结果让我们喜悦。我相信经过这次经历,我们团队会更加众志齐心,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能够踏足收获的季节!”
路漫漫,任重而道远,我们奋力求索,只争朝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三好三有风采|生科院分子影像与转化医学团队
相关推荐
- 陕西省十佳辅导员|王朱丹:助浪奔涌 聚光成芒
- 西电多措并举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学生服务工作
- 党委书记查显友看望慰问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人员
- 芜湖市委书记潘朝晖一行来校考察洽谈
- 广州研究院美育堂系列课程“悦纳传统之美,庚续中华厚重文脉”之传统文化茶艺体验
- 一如初见 再话别离 计科院软件工程专业2020届本科毕业生代表茶话会召开
- 电子工程学院召开中法合作办学项目教师座谈会
- 丁香2号书院党史校史宣讲团走进周点名开展专题宣讲
- 三好三有风采|通信工程学院Shannon团队
- 西电计科院院友捐赠物资助力母校抗疫
- 细微之处见真功——北校区巡架活动如期举行
- 西电马院教师参加“四史”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发展研讨会
- 机电院翻转课堂重细节 严抓过程出实效
- 空间学院党委组织教师赴北理雷科创新园进行调研交流
- 西电举办欧美同学会首届双创大赛西部赛区决赛
- 西电举行2021级新生辅导员第二期培训
- 2020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发展论坛暨“树芯计划”启动仪式举行
- 通信工程学院顾华玺教授参加全国高校电子信息学院院长(系主任)年会并作大会报告
- 经管院赴苏坊镇开展“党建+乡村振兴”结对帮扶活动
- 计科院举行“弘扬科学家精神 加强学风建设”专题培训会
新闻公告
- 西电举办中国军队直招军官政策宣讲视频会 03-16
- 西电2022年春季兵启航奔赴军营 03-16
- 西电广研院传统刺绣美育公开课 03-15
高考招生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本科招生章程(2015年) 08-05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