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新闻公告 >

三好三有风采|通信工程学院Shannon团队

2020-12-17 0 新闻公告 来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新闻网

信息理论 常研常新

——记第五届“三好三有”研究生导学团队之通信工程学院Shannon团队

■通讯员 周陈

由通信工程学院白宝明教授带领的Shannon团队演绎的 “经典汉明码编译码”带领大家走入了信道编码的世界,同时三幕实验室日常场景,以小见大,展示了团队的培养模式、学术氛围,以及良好的师生关系。经过学校严格的评审环节,Shannon团队荣获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第五届“三好三有”研究生导学团队称号,并以响亮的团队口号“信息理论,常研常新,上天入地,可靠保障”响彻西电。

【团队故事】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Shannon团队创建于2005年,隶属于ISN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白宝明教授的带领下,团队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信息与编码理论;编码调制技术;量子信息论及编码;网络信息论;网络编码;无线通信及信息安全等。经过近15年的发展,团队现有教师17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0人、讲师3人、博士后1人,在读硕博研究生100余人。自成立以来,团队不断为无线通信领域输送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多名毕业生成长为高校教授、研究所科研骨干、公司技术骨干等。同时,团队教师积极与国内外同行合作,学习先进技术,先后完成了与Philips公司、Panasonic公司、法国电信等合作项目4项。目前团队中有80%的教师有在国外著名高校学习和从事合作研究的经历。

在学术研究方面,团队注重以研促教、以研促学,先后承担了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2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此外,团队还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0余项,发表SCI、EI等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著作2部。所提出的Hash-Polar码被3GPP国际组织确定为5G通信Polar编码三种候选方案之一;与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CATT)联合提出的LDPC码入选3GPP 5G LDPC编码标准。

团队201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曾获西电通院-华为无线研究部优秀技术合作奖,2018年度中国电子学会“先进集体”,并在西电召开了高移动无线通信国际研讨会和现代通信与信息理论国际研讨会。同时,团队为航天测控、无人机、移动卫星通信等系统研制了各类FEC编译码器,开发研制基于DSP和FPGA的IMT-A协作通信节点硬件平台,团队成员也获得多项最佳论文奖。

在教育管理方面,老师们对学生严而有度,与同学们真诚相处,本着每个学生都是可造之才的观点,以兴趣为导向,老带新、结合研究课题合理安排,让学生能够各得其所、乐于其所。此外,团队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合作精神,服务于国家社会的意识,鼓励学生出国交流深造。团队的各位老师通过了解学生,走进学生,宽容真诚对待学生,深受学生爱戴。在日常的科研生活中,老师们认真思考解答同学们的疑问,同时耐心聆听同学们生活上的烦恼,并给予引导,亦师亦友,共同成长。

“一脉相承,创新不止”,Shannon团队全体师生将不忘初心,始终在信息传输与编码的研究道路上不断创新,砥砺前行。

【导师说】

我们团队的宗旨是立德树人,教师们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座右铭,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长期坚守在教学科研第一线,爱岗敬业,勤奋工作,具有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在学院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及学术梯队的建设等方面均做出了重要贡献。

“潜下心来教书,静下心来科研”是团队负责人白宝明教授30年来的工作写照。他严格的自我要求,严谨的处事态度,亲切的待人交流,无私的言传身教,这样的人格魅力时刻熏陶着周围的同事和学生。“积极主动”更是白宝明教授常年挂在嘴边的实验室精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研究过程中,白宝明教授不断的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与时俱进,将布鲁纳“课堂教学与创造能力培养”的理论运用于教学中。课堂上,经常结合基本概念、方法与科研实践,讲述一些启发性的故事,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勇于创新。因为热爱,他执着而无悔地耕耘在教坛上,言传身教地培育了一批又一批青年学子,激励他们成长和成才,同时也展现了一名高校教师的师德风范。白宝明教授于2011年荣获“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018年荣获“陕西省师德标兵”称号。

师生关系上白宝明教授认为学生与老师是平等互助的,他说过,“相互关心,相互鼓励,我的学生都很好,学生之间相处都很融洽。不管是科研项目,学术活动还是会议,学生都踊跃来帮忙服务。在讨论的时候,我们都是平等的,不能说老师说的就是对的,学生说的就是错的,并且我也鼓励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想法。”

【同学说】

2016级博士生余忠洋即将毕业,他说:“我到现在还记得刚进入实验室时的忐忑,所幸在导师、师兄、师姐的帮助下很快就适应了研究生生活,这让我充分感受到实验室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每周的例会、周内的集体运动和周末的集体聚餐以及实验室的春游和秋游等,都让这个大家庭更加融洽。此次“三好三有”评比活动,实验室的每个人都积极参与,贡献自己的一份力,更是增加了我们实验室的凝聚力,让实验室这个大家庭更加和谐。”

2017级博士生李双洋现在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尔士大学进行联合培养,为了此次活动,还专门录制了视频,对他来说,白老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严谨的科学研究和教学态度深深影响着他。

夏家宝同学是刚入学的2020级硕士生,他说:“在此次评比活动中,听了孙蓉老师的答辩,让初入实验室的我对团队取得的诸多成果深感自豪,同时对实验室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通过参与团队精神风貌展示,并在其中扮演解调器的角色,让我更快速地融入了这个大家庭,同时对团队口号“信息理论,常研常新,上天入地,可靠保障”有了更深的理解,感觉自己所要从事的研究方向真是太有意思了。在排练的过程中,我们彼此了解,彼此磨合,最后展示的就是我们实验室的日常生活。总之,参与此次评选活动除了收获了大满贯以外,感受颇深。”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三好三有风采|通信工程学院Shannon团队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