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新闻公告 >

九支队伍进书院|附属中学走进书院开展“四史”学习主题报告

2020-12-14 0 新闻公告 来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新闻网

西电新闻网讯(通讯员 陈诗瑞 肖雪燕)为贯彻落实学校职能部门和管理干部进书院相关工作安排,助力学生“四史”学习教育,12月11日下午,基础教育集团负责任人黄大林老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附属中学历史教师魏少锋老师走进海棠9号书院开展“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崛起”主题报告并与学生进行现场交流。

本次报告的主讲人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附属中学历史教师、西安市教学能手魏少锋老师。报告从“意气风发入京都“、”三千里外觅封侯“、”劳劳车马未离鞍“、”秋风宝剑孤臣泪“四个部分讲述了著名历史人物李鸿章的政治生涯,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堂生动的“四史”课堂。

“四十年来,中国大事无一不与李鸿章有关系。”作为晚清重臣和权臣,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领袖之一,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西式海军,一生参与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甲午战争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代表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可以说,李鸿章的功过一生是中国的近现代史的一个缩影。

在行政无能、满人堕落、腐败普遍的社会背景下,面对前所未有的危局,李鸿章实行办团练创建淮军、更仿夷军;洋务运动期间,李鸿章引进西方技术以实现“自强求富”的目的,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足以见其异于常人的报国之志和使命担当。但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劳劳车马未离鞍“的李鸿章代表清政府签订了屈辱的不平等条约,从此背负上”卖国贼“的骂名。

赋闲期间,李鸿章收到邀请出访欧美,在参观了他们的工厂与军舰后,大为感慨,感受到了“变法通强”的重要性。回国后,一直竭尽所能支持变法,直到去世之前,还上奏到:“举行新政,力图自强”,并且作遗诗——“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内尘氛犹未靖,诸君莫做等闲看。”李鸿章死后,清廷特旨予谥文忠,晋封一等侯爵。

在腐败没落的晚清时期,李鸿章始终是处在矛盾中心的一个关键人物,正如魏少锋老师所说:“短短的一个小时,我们不可能将这么富有争议性的人物讲解透彻。但李鸿章身上所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值得我们肯定和学习。”同时,魏老师也鼓励同学们要厚植家国情怀,肩负起社会责任和使命。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九支队伍进书院|附属中学走进书院开展“四史”学习主题报告

标签